您好,欢迎您

【阔然开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一例Ⅲb期肝癌治疗病例分享

2022年02月24日
来源:肿瘤资讯


图片1.png                
曹宽
主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

发表SCI论文六篇

参与完成省市级课题六项

擅长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诊治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孙某,男,56岁。

主诉:腹痛伴纳差1月。

现病史:患者2020年2月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伴纳差,当地医院查消化系彩超示肝左叶巨大占位,3月至我院门诊行上腹部增强CT示,肝胃间隙巨大团块影,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收住入院。

MRI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AFP> 2000ng/ml、PIVKA-Ⅱ:45876 mAu/ml。

病毒检测结果:HBsAg (+)、HBsAb (-)、HBeAg (-)、HBeAb(+)、HBcAb (+)、PreS1Ag(+);

HBV-DNA:5.21E+02。

临床诊断结果:

  1. 原发性肝癌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手术治疗:

  1. 术中探查:无腹水,肝脏质地稍硬,呈轻度肝硬化表现,肝左外叶见一巨大肿瘤,大小约20*12*10cm,包膜完整,周围可见多枚卫星灶,肿瘤侵犯累及胃小弯侧部分胃壁及大网膜,术中超声探查肝右叶未见转移结节,肝门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2. 手术方式:左半肝切除+胃部分切除+胆囊切除术。

术后病理:

  1. 肝:肝细胞性肝癌(中-低分化),肿瘤大小21*14*9cm,未见明确神经、脉管侵犯,断面未见癌累及;

  2. 胃壁组织:见癌累及。(Ⅲb期)

诊疗方案:

按照2019版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术后1月(2020年4月)给予患者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

2020年5月27日复查CT示:术区前腹壁下结节25*20mm,患者继续口服索拉非尼给予治疗。

2020年8月24日复查CT及肿瘤标志物:AFP升高,肿块较前增大,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

2020年11月23日复查肿瘤标志物:AFP继续升高,患者第二次行TACE治疗。

2021年2月25日复查PET/CT:肝胃间肿块考虑肿瘤复发;左肺结节增大,考虑转移。患者出现肺转移。给予患者进行“泛癌种用药基因检测-A”基因检测,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KRmIHC-5)分型检测。

基因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检测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该患者携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拷贝数扩增(5x),提示可能对仑伐替尼、培唑帕尼等FGFR抑制剂药物敏感。

肿瘤免疫微环境检测结果:通过分析肿瘤区和间质区的CD8、PD-L1、PD-1和PanCK免疫微环境相关指标,表明该患者的免疫微环境类型属于CD8和PD-L1双阳性的获得性免疫耐受型,预测该患者对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可能敏感。

根据基因检测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检测结果提示给予患者改用仑伐替尼(8mg qd)+卡瑞利珠单抗(200mg q3W)联合方案治疗。

2021年12月29日复查CT及肿瘤标志物:肝胃间肿块消失,肺部结节消失,AFP降至正常。

AFP变化趋势图

腹腔肿瘤变化趋势图

肺部转移结节变化趋势图

2021年2月25日

2021年12月29日

病例处于Ⅲb期的患者肝脏巨大肿瘤伴胃侵犯,术后短时间内出现肿瘤复发,但既往用药治疗及措施未达到显著控制,经基因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检测后更换一线治疗的靶向药物,同时联合使用免疫治疗后,患者复发及转移性肿瘤病灶消失,且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使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该案例提示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肝癌患者进行肿瘤基因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检测,获得了相关的分子信息后,有利于临床医生结合指南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责任编辑:Jelly
排版编辑:Halo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2月26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一例Ⅲb期肝癌治疗病例分享
2022年02月25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病例中又有新的体会
2022年02月25日
董鑫
徐州市中医院 | 肿瘤科
建议肝癌患者进行肿瘤基因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检测,获得了相关的分子信息后,有利于临床医生结合指南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更多的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