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首届血液肿瘤及MDS/MPS专场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22年09月09日

2022年9月3日,首届血液肿瘤MDS/MPS高峰论坛于武汉隆重起航,本次会议由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论坛共设有三个亚专科专场:血液肿瘤靶向治疗专场、MDS与骨髓衰竭性疾病专场、MPN专场旨在聚焦国内外血液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传递学术与临床研究新声,助力血液肿瘤领域向靶向治疗时代迈进,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国外血液肿瘤领域专家与临床医生围绕中国血液肿瘤诊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肿瘤资讯】特此整理该论坛的精粹,与各位读者共瞩专家学术风采。

17eb5dd19306cf9272523500369adc0.jpg

大 会 开 幕

会议伊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敏教授的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邹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夏凌辉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连生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进行开幕致辞,专家们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学专家及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并指出该会议是集结了血液肿瘤临床诊疗、文献解读、前沿医学信息诠释等多种元素在内的综合性学术会议。通过立足于临床实践,推进靶向医疗新厌旧、重视血液肿瘤的治疗新进展、加强血液肿瘤学术新合作来推动中国血液学医疗事业的发展。并预祝首届血液肿瘤及MDS/MPS专场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59965b921742068aaf0848f98aad654.jpg

66b4f37b5a5090e475a99546e8d3425.jpg

32cb844b78c28175d3b62955e244239.jpg

2ecbfa4297fc52630c15bcf00f2f1c4.jpg

bff4653a68a6a20cb0499d292e0603f.jpg

4946e05ab24bfc199605ded0e0f9c05.jpg

537c510c123f7d1b013c8a38100f8b7.jpg

巅峰论道、探求真知 | 血液肿瘤靶向治疗

血液肿瘤靶向治疗专场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敏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夏凌辉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连生教授担任主席并热情致辞。

7ec7657debb9bfc83e6afdc07a902d9.jpg

272a26b03364e9731f2f2fd49a8b67f.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研究所)魏辉教授分享了“靶向治疗在unfit AML中的应用及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梅恒教授分享了“髓系白血病CAR-T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迎教授分享了“ALL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挑战”,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冯四洲教授分享了“靶向治疗时代TKI对ph染色体阳性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地位与疗效的影响”,最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钰教授给大家带来 “南方医院AML一线诊疗经验”的分享。

魏辉教授强调二联甚至三联靶向药物联合方案的探索是目前临床试验聚焦的重点,对于老年unfit伴FLT3突变AML患者群体,最有望从靶向药物联合方案中长期获益。梅恒教授表示,目前针对AML的CAR-T治疗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状态,未来将在安全性、靶标及脱靶毒性、抗原丢失等方向进行进一步探索。王迎教授认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新型抗体药物的应用,以及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的兴起为ALL患者带来更多选择,这些药物的出现使得MRD阳性患者,甚至复发难治患者有更多机会获得CMR、实现MRD阴性,从而实现长期生存。冯四洲教授分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Ph+ ALL治疗标准方案,其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移植后TKI维持治疗特别是三代TKI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缓解率和生存率。张钰教授称,AML 诊断与治疗策略制定的核心是进行分层治疗,南方医院 AML 规范分层治疗框架包含了诊断、生物学以及 MRD 驱动分层治疗,分别从 fit MRD 分层路径和 unfit 靶向治疗路径治疗不同 AML 人群,进行多样化探索过程中,着眼于使AML患者实现unfit转化为fit继而符合条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从而改善总体生存。

bab3873dccd6670f46580ad735f52be.jpg

7f29018d7f55e52ccda86c41b4bc753.jpg

ab8d5e3de7c6e2e21034f9d7b4a4a31.jpg

e199b404a2fbca2fa3f28833dba209b.jpg

7ba53ce937ceefbd6ff1dcb9d45fae3.jpg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敏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张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各位专家教授就血液肿瘤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探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读。聚焦免疫治疗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突出极具临床实践指导价值内容。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我国血液科医生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和临床治疗策略的启发。

畅言实践、格物致知 | MDS与骨髓衰竭性疾病专场

MDS与骨髓衰竭性疾病专场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敏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邹萍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担任主席,邹萍教授热情致辞。

3018ebd281f8d500f0c51b8b83b4f27.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小玉教授分享了“脐血移植治疗AA进展及病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付蓉教授分享了“PNH克隆在BMF中的意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常春康教授分享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DS”,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佟红艳教授教授分享了“MDS的亚专科建设及靶向治疗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分享了“低增生MDS与AA之前世今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MDS指南更新及IPSS-M预后分层”分享个人见解。

朱小玉教授强调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优势众多,除外脐血移植本身来源丰富、移植后GVBD发生率低或严重程度较轻等,其增生能力较强,抗肿瘤效应强且感染病毒概率低。付蓉教授认为,更多研究证实再障伴PNH克隆是免疫抑制剂治疗敏感和预后良好的预测指标,且伴PNH克隆的MDS异常染色体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AA/MDS患者中进行系统的PNH检测,以用于更好的预测AA和MDS患者的预后。常春康教授强调,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MDS的手段,由于新的表观遗传学药物的涌现,处理处于移植不同阶段患者都产生新方案。但临床实践中发现移植潜在获益人群、选择正确移植时机以及MDS移植后管理是下一步亟需解决的问题。佟红艳教授认为随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加快临床亚专科建设需医院进一步“做精、做专、做强”,加快学科发展、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培育特色专科、专病技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对MDS专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韩冰教授认为鉴别SAA与低增生性MDS关键在于把握低增生性MDS特点。其中低增生性MDS必须满足两系血细胞发育异常或一系血细胞发育异常比例超过10%,原始细胞增多、染色体异常可进一步辅助诊断。肖志坚教授强调,目前IPSS-M系统未明确指出不同分组MDS患者所适用治疗方案,这或将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并期待中国专家推出MDS规范化及标准化“中国方案”,以加速我国原创成果推广及应用,在国际的舞台上唱响中国之声。

d04a198096f80aedeafe94fa4d6a343.jpg

280fc31f94a4991303ea6b732457ccf.jpg

1242450e0ead087201a1bc2a366a2ba.jpg

8ea285b037fc69e730fc9913b915ba7.jpg

7cff3b55996f921b0468a806b309f0a.jpg

141b3c15ac23f9ed6d0356ed265ebd8.jpg

最后,会议主席张敏教授对MDS专场总结,本次专场内容极为详实,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解和细心答疑,希望日后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够成为常态,使更多临床工作者和学者有所提高和获益。

立志笃行、上下求索 | MPN专场

MPN专场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敏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江倩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孟力教授担任主席并热情致辞。

9d84630710203571b1a6c5808f3c5f2.jpg

e1c591c0b4a1dfa9f5e37eec1500731.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分享了“ET诊治进展及血栓栓塞并发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苗瞄教授分享了“MF靶向治疗进展及病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洁教授分享了“PV的诊治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徐泽锋教授分享了“MPN-MF的规范化诊治及病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娜教授分享了“骨髓纤维化移植管理及病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苏宁教授MPN-eo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见解。

张磊教授强调,规范治疗、规律随访、科学管理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制定适用中国患者血栓评分系统,进一步为患者分层提供依据。苗瞄教授表示,Non-JAK抑制剂如针对影响细胞凋亡、表观遗传调控、端粒酶等细胞内信号通路的靶标已开展单药或联合JAK抑制剂在骨髓纤维化领域的探索,最新研究成果均显示出药物的临床疗效,为骨髓纤维化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白洁教授认为,PV的主要治疗措施均无法改变其自然病程,及时治疗以避免血栓形成及降低转化为骨髓纤维化及急性白血病的风险,并可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靶向治疗药物应用及建立以临床和分子特征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治疗体系,有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徐泽锋教授简要介绍我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包括纤维化前/早期和明显纤维化期PMF的诊断标准和PMF的分子预后积分系统,并通过其所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研究结果认为IPSS, DIPSS, DIPSS-plus等不适用于 PV后MF和ET后的 MF 的预后评估。许娜教授从真实病例入手,结合文献分析,步步深入,分析了骨髓纤维化移植临床管理并进一步介绍了MTSS预后评分对于骨髓纤维化移植决策的指导价值。陈苏宁教授对指南中有关伴有嗜酸细胞增多和酪氨酸激酶融合基因的髓系/淋系肿瘤更新要点进行了概述,并指出针对这类患者,应常规进行PDGFRA、PDGFRB、FGFR1、JAK2、FLT3、ABL1等TK基因重排检测,以确认是否为MLN-TK从而采用TKI靶点药物治疗。

b4143e89b39e4aceef9c6883c850ee2.jpg

86e51938735587c990c513b6cf1e9b8.jpg

382d3a247454587678846b15abb6f66.jpg

2f77d0fb68c9e7ffa49b9d331e397e3.jpg

fe93bf6ae378851e8c0aec227e9f557.jpg

36e0a0c304f11d4edb9fe6eca429f3d.jpg

大 会 总 结

会议尾声由主席张敏教授对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专场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张敏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学术内容的分享与探讨对于我国MPN的规范化诊疗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规范地诊断与治疗MPN,加强与促进病理与临床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感谢各位讲者精辟独到的讲解,令人收获满满,同时感谢主持和讨论专家的精彩点评、讨论以及会务组的辛勤付出。本次会议完美落幕,期待明年再相聚。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2年09月10日
李海志
常州市中医院 | 乳腺外科
协和医院承办。论坛共设有三个亚专科专场:血液肿瘤靶向治疗专场、MDS与骨髓衰竭性疾病专场、MPN专场
2022年09月10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
2022年09月10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疫学会首届血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