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WE TREAT CANCER”是良医汇旗下的知名学术交流品牌,一直以来,秉承综合性和实用性的首要原则,传递国内外肿瘤领域最新资讯及研究进展,推广肿瘤规范化诊疗。当前,该品牌系列会议重磅回归,其中,在2022年7月9日,召开了头颈肿瘤专场会议。那么,在本次会议中,各位头颈肿瘤大咖们进行了哪些头颈肿瘤治疗思维碰撞,又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临床研究进展呢?【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他指出How We Treat栏目是良医汇主导的如何在真实状态下治疗肿瘤患者的系列学术研讨会,而本次会议是头颈部肿瘤专场会议。头颈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在本次会议中既有头颈部肿瘤指南规范的解读,也有新药的临床研究进展汇报,并且,专家们还将对近期头颈部肿瘤诊疗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及对于多学科治疗理念予以进一步推广。相信大家定能从本次会议中收获满满,亦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郭晔 教授
Session 1:国内外指南更新要点
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陈平教授
张陈平教授
2021版泛亚EHNS-ESMO-ESTRO头颈部肿瘤指南更新要点
讲者: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杨坤禹教授
杨坤禹教授针对2021版泛亚欧洲头颈肿瘤-化疗-放疗协会(EHNS-ESMO-ESTRO)更新要点进行了汇总,主要包括:其一,人乳头瘤病毒(HPV)/p16阳性口咽癌(OPC)的分期不同于HPV阴性的OPC,HPV阳性OPC患者构成一个单独的预后和治疗队列;其二,同步放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头颈里奈的肿瘤控制,对于患者长期生存有益;其三,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旅;其四,对于复发性和/或转移性的头颈部鳞癌,肿瘤中PD-L1点表达对于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杨坤禹教授
2022版CSCO唾液腺癌指南要点-外科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钟来平教授
钟来平教授在2022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唾液腺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中指出,唾液腺癌的手术原则以肿瘤根治为目标,腮腺癌需要考虑面神经保留问题,局晚期、高级别cN0者建议颈部淋巴清扫。手术方式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组织学分类、病理分级、面神经受累、术中冰冻等因素。
钟来平教授
2022版CSCO唾液腺癌指南要点-放疗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韩非教授
韩非教授在2022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唾液腺癌指南更新要点(放疗)中指出,对于早期唾液腺癌患者,只有不适宜手术的患者,才可以考虑局部放疗,腺样囊性癌建议术后放疗,其他具备高危因素的唾液腺癌患者也建议术后放疗。至于局部晚期唾液腺癌患者,推荐接受术后辅助放疗,而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单纯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模式。
韩非教授
2022版CSCO唾液腺癌指南要点-内科
讲者: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美玉教授
方美玉教授在2022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唾液腺癌指南更新要点(内科)中指出,对于复发/转移(R/M)唾液腺癌的治疗,需要经MDT讨论评估,以明确是否具备局部治疗指征。推荐R/M唾液腺癌患者进行分子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重要靶点包括:HER2、NTRK、FGFR、PI3KCA及肿瘤突变负荷(TMB)。内分泌治疗推荐用于激素受体(AR)阳性的R/M唾液腺癌,采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联合AR抑制剂。
方美玉教授
Session 2:改写临床实践的重磅研究解读
主持人:复旦大学鼻咽癌诊治中心胡超苏教授
胡超苏教授
2022ASCO|RATIONALE-309研究(替雷利珠单抗)百济专题会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
在对RATIONALE-309研究的解读过程中,张力教授指出,该研究中期分析结果达到主要终点,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8%,无疾病进展生存(PFS)时间显著延长,完全缓解率(CR)提升了2.4倍,显著提升缩瘤效果。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方案有望成为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新标准治疗。
张力教授
Session 3:国内原研药物临床研究现状
主持人: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
曹国春教授
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国内新药临床研究现状
讲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
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HNSCC)已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但一线免疫治疗仅适合部分患者,迫切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扩大获益人群。PD-1联合EGFR或VEGF/VEGFR抑制剂的研究显示出较好的协同作用,但是,需要随机对照研究的验证,并且需要关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性。对于一线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目前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迫切需要创新型的靶向药物和组合。
郭晔教授
Session 4:头颈部鳞癌论道践行
主持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安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白春梅教授
杨安奎教授
白春梅教授
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进展
讲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宋明教授
以免疫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HNSCC患者治疗中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并且,潜在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大样本的Ⅲ期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的应用。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提升头颈鳞癌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这可能是有效延长HNSCC患者总生存(OS)的基础。术后免疫辅助治疗,对于有术后高危因素的HNSCC患者的治疗颇具前景,但是,目前需要积累更多临床证据。
宋明教授
病例分享
讲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劲松教授/曹昊天博士
曹昊天博士分享了1例右舌癌术后复发伴左颈淋巴转移(rT4aN2bM0)患者的病例,经过免疫治疗之后,患者原发灶达到CR,颈部淋巴结达到部分缓解(PR),无新发病灶。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是甲减(2级)、肌炎(3级)、心肌炎(2级)。他认为,对于此类进行了免疫治疗的HNSCC患者,多学科合作是重要保障。
曹昊天博士
李劲松教授
优化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实践|默克专题会
讲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易俊林教授
易俊林教授指出对于具有顺铂毒性风险的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LA)HNSCC患者,关键Ⅲ期Bonner研究证实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较单纯放疗可以明显改善3年局部区域控制和5年生存,并且,具有易于处理的毒性特征。诱导TPF之后,西妥昔单抗+放疗与顺铂同步放化疗等效,耐受性好且更易于管理。
病例分享
讲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莫金华教授
莫金华教授分享了1例局部晚期喉癌,经过根治性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治疗之后,综合疗效达到了大PR,治疗后1年内随访病情稳定。他认为,对于高龄,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患者,若无法耐受手术及化疗,选择放疗联合靶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控制与缩小肿瘤,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西妥昔单抗不良反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减低剂量,延长每2次治疗间隔时间,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莫金华教授
HPV相关头颈部鳞癌降低放化疗强度的研究进展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陆雪官教授
对于口咽癌患者,临床上应常规检测HPV状态(p16和HPV多亚型)。尽管,HPV+和HPV-口咽癌的生物学特征有所差异,但是,目前两者推荐的治疗策略没有显著差异。HPV+口咽癌低强度治疗模式的研究已经曙光初现,结果令人期待。
陆雪官教授
Ichoice研究病例分享3例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鑫教授
周鑫教授在分享了3例纳入Ichoice研究的HPV+口咽癌患者的病例之后,指出HPV+口咽癌异质性较大,诱导化疗敏感者可以安全的减少治疗强度。在诱导化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或可筛选出更多的患者接受减强度治疗。当前,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最大的桎梏在于,化疗抵抗者预后差,如何进一步改善疗效。
周鑫教授
头颈鳞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默沙东专题会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朱国培教授
当前,HNSCC的治疗已经全面进入免疫时代,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PD-L1的表达也不完美。朱国培教授所分享的研究证明了染色体11q13扩增(CCND1、FGF3、FGF4和FGF19)以及EGFR突变与HNSCC免疫治疗疗效成负相关,可以作为HNSCC患者免疫治疗不获益的生物标志物。
朱国培教授
病例分享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窦圣金教授
窦圣金教授分享了1例放疗后复发的HNSCC患者病例,他指出对于此类患者,趴玻璃珠单抗联合西妥昔单抗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是,仍需长期随访。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疗效似乎依赖于PD-L1的表达。在真实世界的情况下,联合用药顺序、西妥昔单抗用药频率以及停药时机,均尚待进一步讨论。
窦圣金教授
在整个会议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晓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胡广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韩亚骞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邱素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向燕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树荣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林劲冠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悦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李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陆翔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林少俊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佩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朱国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陶磊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一院高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婷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烿烿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伟芳教授,分别针对学术分享话题和病例进行了学术思辨,引人深思。
大会总结
在大会最后,会议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总体而言非常成功,学术交流内容非常丰富,未来,我们还将在各个平台进一步推进头颈肿瘤,特别是HNSCC多学科诊疗理念,希望能够惠及更多患者。
大会总结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