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创新机制,精准强效:期待地舒单抗“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新适应症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

2022年07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晚期实体瘤患者中,骨是最常受累部位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NKL)在破骨细胞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1]。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RANKL,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肿瘤诱导的骨破坏。2019年5月,地舒单抗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骨巨细胞瘤,随后于2020年11月获批“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

地舒单抗创新机制,打破癌症骨转移“恶性循环”,骨转移治疗进入生物靶向时代

地舒单抗是目前中国首个且唯一的RANKL特异性骨靶向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独特,通过高亲和性/特异性结合RANKL,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存活,彻底打破癌症骨转移的“恶性循环”过程,从而抑制骨转移肿瘤生长[1]。相比传统非生物制剂,地舒单抗不仅可作用于破骨细胞,还会抑制破骨细胞前体分化成熟,真正意义上实现骨靶向治疗。

图片1.png

图1.地舒单抗作用机制

扬帆起航,地舒单抗捷报频频,疗效全面超越传统非生物制剂

回顾地舒单抗的研发历程,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5年骨保护素(OPG)首次进入人们视野,随后,科学家通过重组融合技术筛选出了可以与OPG结合的配体,并确定了RANK-RANKL通路在破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后期RANKL抑制剂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抗体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21世纪初,针对该机制研制出了生物效应类似于骨保护素分子的人工合成的RANKL单克隆抗体地舒单抗,自此开启骨靶向精准治疗之门。[2]

11.png

图2.地舒单抗研发历程

基于一系列循证证据支持,地舒单抗先后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批用于骨质疏松、实体瘤骨转移、骨巨细胞瘤、恶性肿瘤高钙血症等领域。2019年5月地舒单抗被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2020年11月20日,地舒单抗迎来了国内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以延迟或降低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或骨手术)的发生风险。从全球首款到如今国内首款治疗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单克隆抗体,地舒单抗一路高歌,以其显著优于传统非生物制剂(双膦酸盐)的疗效,创造多个突破性进展。

地舒单抗不经肾脏代谢,打破肾功能不全患者无药可用困境

传统非生物制剂(双膦酸盐)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清除[3],可影响肾功能。指南推荐在使用双膦酸盐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唑来膦酸的剂量需相应进行调整甚至禁用[4]。而地舒单抗通过网状内皮系统代谢,不经过肾脏清除[5],是目前唯一无需通过肾脏清除的骨靶向药物,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或延迟治疗。基于地舒单抗在临床证据中的优异表现,ASCO指南和NCCN指南均一致推荐地舒单抗作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优先选择[6,7],填补了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空白。

22.png

图3.地舒单抗代谢过程

地舒单抗治疗骨转移适应症成功进入医保,惠及广大患者

传统双膦酸盐主要通过静脉输注,便利性差。地舒单抗经皮下注射用药,无需住院,方便疫情期间患者用药,节约医疗资源。此外,为惠及广大患者,地舒单抗积极参加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增补工作,自2021年3月起,地舒单抗骨巨细胞瘤适应症成功纳入医保,同时价格从5298元/支降至1060元/支,降价幅度高达80%。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每月仅需皮下注射一支,月治疗费用即1060元。地舒单抗将继续参加2022年医保谈判,期待地舒单抗骨巨细胞瘤适应症成功续约医保,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新增适应症亦能纳入医保,进一步提高药物可及性,为广大骨转移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多生存希望。

参考文献

1.Ning Zhang, Zong-Kang Zhang, Yuanyuan Yu, et al. Pros and Cons of Denosumab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and Implication for RANKL Aptamer Therapy. Front. Cell Dev. Biol., 14 May 2020 | https://doi.org/10.3389/fcell.2020.00325

2.Lacey DL, Boyle WJ, Simonet WS, et al. Bench to bedside: elucidation of the OPG-RANK-RANKL pathwa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nosumab. Nat Rev Drug Discov. 2012 May;11(5):401-19. doi: 10.1038/nrd3705. PMID: 22543469.

3.Hanley DA, Adachi JD, Bell A, Brown V. Denosumab: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t J Clin Pract.2012;66(12):1139-1146.

4.Lee OL, Horvath N, Lee C, et al. Bisphosphonate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myeloma bone disease. Intern Med J. 2017 Aug;47(8):938-951.

5.Narayanan P. Denosumab: A comprehensive review. South Asian J Cancer. 2013;2(4):272-277. doi:10.4103/2278-330X.119895

6.Anderson K, Ismaila N, Flynn PJ, et al. Role of Bone-Modifying Agents in Multiple Myeloma: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J Clin Oncol. 2018 Mar 10;36(8):812-818.

7.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ultiple Myeloma. V2. 202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rystal

                   

评论
2022年07月17日
李占林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地舒单抗创新机制,打破癌症骨转移“恶性循环”,骨转移治疗进入生物靶向时代
2022年07月10日
赵建国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期待地舒单抗“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新适应症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
2022年07月10日
吴占波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 肿瘤内科
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RANKL,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肿瘤诱导的骨破坏。2019年5月,地舒单抗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骨巨细胞瘤,随后于2020年11月获批“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