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1ASH研究者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解析POLARIX研究一线治疗DLBCL最新结果和治疗新进展

2021年12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一年一度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即将再次来临,此次会议已是63届,定于2021年12月11-14日举行。其中,探讨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R-CHP方案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POLARIX最新结果入选今年ASH的LBA专题。【肿瘤资讯】特别采访了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为我们介绍了DLBCL复发难治的原因及治疗现状,并对POLARIX治疗相关研究结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解读,详情如下。

头图.jpg222.JPG

见微知著:DLBCL复发难治的原因和治疗策略

宋玉琴教授:首先,我们回顾DLBCL治疗史上的重要节点:第一个里程碑就是蒽环类药物问世,在上世纪80年代,蒽环类药物的出现造就了CHOP治疗方案。在CHOP一线诱导治疗后,30%~40%的DLBCL患者就能够达到完全治愈。第二个里程碑就是利妥昔单抗的问世,使得初治DLBCL患者治愈率上升至50%~60%。

尽管免疫化疗能使2/3患者治愈,但仍有30%~40%的DLBCL患者会经历复发或进展,而导致患者难治、复发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患者肿瘤细胞本身就存在原发耐药;第二,疾病进展至晚期,肿瘤负荷较大,或者是侵袭性强,进展快,或者有明显不良预后因素,比如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分患者预后明显的差于那些早期低肿瘤负荷患者(IPI评分0~1分),此类患者也是难治复发高危人群。除此之外,还包括患者身体体能和状况不好,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对R—CHOP方案耐受性差等。

对于一线治疗后复发进展的DLBCL患者,目前国内的治疗策略与国际上类似。对于年轻低危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指南首选是二线挽救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约30%~40%的患者仍可根治。对于不能进行移植治疗的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如老年患者或合并各种基础疾病或移植后又复发进展的患者,可以考虑新型治疗手段如CAR-T细胞免疫治疗,已有多项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数据证明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有效率高,缓解持续时间长。另外,在抗体药物方面,单抗、双单抗、多单抗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临床结果也令人欣喜,也有相关药物获批上市,为患者带来重要的治疗选择。

披荆斩棘20年,POLARIX研究为DCBCL一线治疗带来新希望

宋玉琴教授:虽然R-CHOP方案一直是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选择,但对有些患者的疗效不令人满意,比如高危(IPI≥3)患者,全球研究者也一直在探寻有效方案。第一类方案是在R-CHOP方案中,递增化疗剂量或者增强化疗密度,然而该类研究结果并没有产生临床获益。第二类方案是在R-CHOP诱导治疗结束以后患者进行药物维持治疗。截至目前的一些研究探索,全球范围内获得阳性结果的只有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也仅限于60-80岁未来不考虑移植的患者,如今已被作为2B类推荐。

第三类方案是在R-CHOP诱导治疗中增加一个新药“X”来进一步提高疗效。基于该研究思路,我们参加了全球很多相关研究,如PHOENIX研究(“X”为伊布替尼)和ROBUST研究(“X”为来那度胺)。但很遗憾,两个研究均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POLARIX研究中是使用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ADC)Polatuzumab vedotin(以下简称“Pola”)替代了R-CHOP方案里面的长春新碱,即Pola与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和强的松联合组成Pola-R-CHP方案。

POLARIX这项国际 III 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 879例患者被随机分组,440例接受Pola-R-CHP治疗,439例接受R-CHOP治疗。中位年龄为65岁(19~80岁),大多数患者IPI为3~5(62.0%)。截止至2021年6月28日,经过28.2个月的中位随访后,Pola-R-CHP组与R-CHOP组相比,PFS提高了6.5%,CR率提高了4%左右。研究结果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总生存无明显差异。Pola-R-CHP组安全性适中。尽管结果显示2年PFS仅仅提升6.5%,但对DLBCL初治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帮助高危DLBCL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上一层楼。这是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所有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中首个实现了提升R—CHOP方案疗效的研究。因此,POLARIX研究入选了今年ASH会议,并且在12月14号《新英格兰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将全文刊登相关数据分析,包括Pola-R-CHP能够降低初治DLBCL高危或中高危患者27%的疾病进展/复发风险,也降低了死亡风险。

百花齐放,为优化DLBCL治疗添瓦加砾

宋玉琴教授:尽管POLARIX研究(Pola-R-CHP方案)结果为患者带来了超越R-CHOP疗效的曙光(2年PFS为76%),但我们仍然希望高危DLBCL患者能够像低危患者一样,达到80%~90%的治愈率。目前正在探索的联合治疗方案很多,值得期待的研究如双抗联合R-CHOP方案,或者其他某些新型药物,如CD19 ADC药物Loncastuximab Tesirine(Lonca),或小分子靶向药物核输出蛋白抑制剂Selinexor。细胞免疫疗法CAR-T也有望往前推动(比如用在某些预后非常差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5线治疗),尤其是R-CHOP 4个周期治疗达不到较好缓解的患者,或者是说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如双打击、三打击或者非特指性。

               
宋玉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北京抗癌协会淋巴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及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  专家组成员及秘书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秘书
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进行博士后基础研究工作、在美国进修淋巴瘤临床诊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课题6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省级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等多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译学术专著3部。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