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名咖会客厅】 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选择众多,口服SERD新药能否引领HR+乳腺癌治愈之路?

2021年11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作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占总人群的70%~80%。相对而言,HR+乳腺癌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尽管内分泌治疗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了临床获益,但仍有很大的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因此,HR+乳腺癌患者亟需新的治疗选择。【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担任主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宋传贵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袁芃教授作客本期名咖会客厅,三位专家共同对HR+乳腺癌的临床诊疗现状及治疗困境、新药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应用前景展开深入探讨。

分段视频可直接点击下文中链接

Q1.根据分子分型,CSCO指南把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型和基底样型,这对于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其中,HR+/HER2-乳腺癌整体发病情况和预后如何?还面临着哪些治疗困境?

宋传贵教授:在2011年,针对乳腺癌免疫表型检查的结果确定了乳腺癌的四种分型类别。此后,基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治疗成为了目前的临床诊疗标准。HR+乳腺癌作为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型,占比超过70%,治疗方案主要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周期长、疗效相对较好,因而相较于三阴性乳腺癌或HER2阳性乳腺癌,HR+乳腺癌的预后更好。

对于HR+早期乳腺癌,在手术和化疗之后需要继续进行内分泌辅助治疗,不同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维持时间不尽相同,部分患者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治疗时长。当然,对于绝经前HR+早期中高危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可首先采取卵巢功能抑制,而后在此基础上联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尽管HR+乳腺癌的预后较好,目前的治疗手段众多,但仍然存在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当下我们更需要关注高复发风险的HR+早期乳腺癌人群,探索适用于这类人群的辅助治疗新策略。对于HR+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除了AI、氟维司群等药物之外,目前还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这一新药。

袁芃教授:正如宋传贵教授所言,HR+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是HR+乳腺癌患者术后仍然存在两个复发高峰,20%~3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随着乳腺癌治疗的不断发展,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型药物层出不穷,改善了HER2阳性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然而,HR+乳腺癌患者人群基数大,但HR+乳腺癌治疗的发展速度却不及前者,所以我们更需要关注HR+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

Q2.HR+乳腺癌治疗药物选择众多,如内分泌治疗药物AI、SERM、SERD等,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等,然而耐药不可避免。这些药物常见耐药机制是什么?各位专家如何看待克服内分泌耐药策略?    

袁芃教授:HR+晚期乳腺癌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或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CDK4/6抑制剂目前尚无明确耐药分子标志物,而对于内分泌耐药机制,目前已有多种理论提出,其中较为明确的是ESR1基因突变。有研究显示,未经AI治疗的HR+乳腺癌患者中,ESR1基因的突变是罕见的,甚至<5%,但经过AI治疗患者的ESR1突变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数据显示,可高达15%~50%。除此以外,内分泌耐药还与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最为常见。由于该通路为上游信号向下游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因而该信号通路的活化往往预示着患者预后会较差。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人群中,关于PI3K/AKT信号通路突变谱系特征的研究显示,约40%的患者存在PIK3CA突变。因此,PIK3CA突变是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一大因素。当然,内分泌耐药还涉及一些其他机制,包括表观遗传改变以及相关基因突变,如FGFR1扩增,NF1、KRAS、BRAF异常,HER2突变/扩增等。

张剑教授:HR+乳腺癌患者术后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会迎来两个复发高峰,在术后2~3年的第一个复发高峰过后,为何还会复发?是否存在特殊的耐药机制?

宋传贵教授:众所周知,在初治的HR+乳腺癌患者中,内分泌治疗往往通过拮抗雌激素受体(ER)信号通路来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因此,早期常用的内分泌药物都是经典的ER通路抑制剂,但是正如袁芃教授所介绍的,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逐渐会产生ESR1突变以及旁通路的异常激活,如PI3K-AKT-mTOR通路、CDK4/6通路激活等。基于此,这些患者会在术后第二个5年,尤其是6~7年迎来第二次复发转移高峰。但与此同时,PI3K-AKT-mTOR、CDK4/6亦是逆转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耐药的治疗靶点,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图片1.png

图1.PI3K/AKT/mTOR通路活化

Q3.HR+乳腺癌患者是新药研发的重点关注人群,准备上市和取得突破的新药众多。目前用于HR+乳腺癌的新型药物中哪些具有较好潜力?口服SERD是一种颇具潜力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其中代表性新药Giredestrant(GDC-9545)是一种怎样的药物,它如何发挥抗肿瘤作用?在GDC-9545的Ⅰ期研究中,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表现如何?

宋传贵教授:过去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他莫昔芬、AI及氟维司群,其中氟维司群是一种通过肌肉注射的SERD类药物。为克服内分泌耐药,目前相关新药在不断研发,但与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相比,口服用药更便利,药物可及性更高。因此,口服药物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口服SERD的代表性新药为Giredestrant(GDC-9545),Giredestrant可以与ER强效结合,导致ER无法激活靶向基因的转录,并促使ER蛋白降解,从而更彻底地阻断ER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另外,Giredestrant半衰期较长,半抑制浓度(IC50)较低。目前Giredestrant的Ⅰ期及Ⅱ期研究中期数据已经公布。Ⅰ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剂量下,患者均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患者的ER、PR、Ki67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基于Giredestrant所展现出的药代谢动力学/药效应动力学(PK/PD)特点和初步的抗肿瘤活性,总体而言,Giredestrant的疗效可能更优于氟维司群,并且使用便利性更大,患者的耐受性更强。因此,我们由衷期盼这类口服制剂能够进入临床,代替其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以及静脉注射药物,助力HR+乳腺癌治疗。

图片2.png

图2. Giredestrant的作用机制

图片4.png

图3. GO40987研究Giredestrant各剂量组的ER活性

袁芃教授:内分泌治疗仍然是HR+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可以称为HR+乳腺癌治疗的“左膀右臂”。随着内分泌治疗新药的不断涌现,我们需要优中选优,并联合靶向治疗,使得疗效最大化。Giredestrant作为SERD类药物,与其他内分泌药物相比特点突出:一方面,它可以完全抑制ER信号通路;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与 ER 结合降低其稳定性促使其被胞内蛋白酶体降解而显著降低ER 水平。此外,Giredestrant对ESR1突变人群也显示出抗肿瘤活性。目前,Giredestrant的Ⅰ期及Ⅱ期研究结果显示,Giredestrant是一款高效、口服,安全性更好的药物,在疫情期间,也能够使得肿瘤患者接受更为便利的治疗。总体而言,Giredestrant是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更优选择。

图片5.png

图4.Giredestrant的Ia/Ib期研究GO39932

张剑教授:个人认为Giredestrant可能会突破传统SERD类药物的瓶颈,在更高剂量下,可尝试用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目前关于Giredestrant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火热开展,在2021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中,有学者提出LidERA研究正在进行,该研究旨在探索早期乳腺癌Giredestrant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明年即将在国内三十余家中心开展。正如袁芃教授在前文中提到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是HR+乳腺癌治疗的“左膀右臂”,期待此项研究未来能够获得阳性结果,改变当前内分泌辅助治疗的格局。

Q4.氟维司群是经典的SERD,在乳腺癌中应用多年。新型口服SERD药物 Giredestrant和氟维司群有何区别?在药理学、疗效和给药方式等方面有何特点和优势?

宋传贵教授:新型口服SERD类药物 Giredestrant与氟维司群相比,优势突出。第一, Giredestrant可以规避传统SERD类药物的耐药风险;第二,Giredestrant通过口服用药代替肌肉注射,具有便利性的关键优势;第三,体外研究与Ⅰ期、Ⅱ期研究结果显示,Giredestrant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第四,Giredestrant与ER结合率更高,同时半衰期较长,IC50较低,是高效、长效药物,优势突出。 

此外,Giredestrant单药及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在不断开展,包括在HR+晚期乳腺癌中对比Giredestrant与其他内分泌单药治疗、比较Giredestrant与传统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在HR+早期乳腺癌中比较Giredestrant单药与传统内分泌辅助治疗、对比Giredestrant与其他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用于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近日在2021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了coopERA研究的中期数据,该研究结果显示,Giredestrant不仅口服便利,而且还具备更好的抗肿瘤增殖活性,是备受期待的内分泌治疗新药。

袁芃教授:Giredestrant作为新型SERD类药物,具有高效、低毒、便利的特点,并且Ⅰa/Ⅰb期、Ⅱ期研究显示,Giredestrant疗效与安全性俱佳,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和潮热,但并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或剂量降低的情况。其余不良反应如关节痛、背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AI类药物。当然,我们更期待正在开展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Giredestrant的疗效与安全性。此外,Giredestrant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其中位半衰期约25小时,可每日一次给药,血药浓度稳定,并且对于经过氟维司群治疗的患者仍有显著疗效,所以未来Giredestrant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Q5.P024、PROACT、ACOSOG Z1031等临床研究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有助于缩小HR+肿瘤,有利于保乳,且临床缓解率和新辅助化疗类似,而如何进一步提高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今年ESMO公布了一项Giredestrant+哌柏西利对比阿那曲唑+哌柏西利新辅助治疗的coopERA研究,能够请您就试验数据进行解读?该研究的部分阳性结果对未来新辅助治疗是否有重要意义?

袁芃教授:Ⅱ期coopERA研究旨在对比Giredestrant与阿那曲唑分别联合哌柏西利用于ER+/HR2-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了202例患者,随机分为Giredestrant组与阿那曲唑组,所有患者接受为期两周的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2周后Ki67相对减少比例。在ESMO报道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在83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Giredestrant组的2周Ki67相对减少比例更显著(80% vs 67%,95%CI 72%~85%,P=0.0222),并且在基线Ki67≥20%的患者中,Giredestrant组相对减少比例更高(83% vs 71%)。此外,在第2周时,Giredestrant组完全细胞周期停滞率(CCCA)明显高于对照组(25% vs 5%)。综上,coopERA研究初步证明了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的ER+/HR2-早期乳腺癌,Giredestrant疗效较AI更优。当然,这一结论还有待后续结果来进行验证。

图片7.png

图5.coopERA研究设计

图片9.png

图6.coopERA研究主要终点:治疗2周后Ki67相对减少比例

张剑教授:在前文中,袁芃教授指出,新辅助治疗中AI联合CDK4/6抑制剂在很多临床研究中的疗效并未达到预期。那么,Giredestrant联合CDK4/6抑制剂的治疗前景如何?在辅助治疗阶段,我们应如何看待Giredestrant和他莫昔芬/AI头对头比较的探索?

宋传贵教授:自CDK4/6抑制剂出现后,大家都期待在新辅助治疗领域能够联合内分泌治疗,达到很好的疗效,尤其是能够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但是既往HR+早期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pCR相对较低。目前一些评价疗效的新指标不断涌现,如CCCA、Ki67等,部分研究显示,Giredestrant治疗两周可使Ki67明显下降,但是实际中患者术后Ki67的变化并不明显,因此这些疗效预测指标值得未来进一步探索。Giredestrant与氟维司群相比,药效学特性更显著,因而我们对Giredestrant联合CDK4/6抑制剂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十分期待,希望能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获益。

在辅助治疗阶段,极少有氟维司群与他莫昔芬/AI的头对头比较研究,实际上这三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均是通过ER来阻断ER信号传导通路。然而,Giredestrant与上述药物相比,不仅可以阻断ER通路,还可以促使ER蛋白降解,从而下调ER的表达,因此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预期。期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能够佐证Giredestrant在辅助治疗阶段的疗效。

Q6.对于HR+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将是什么?    

袁芃教授一方面,我们需要增强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如研发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Giredestrant等;另一方面,也需研发更多的靶向治疗新药。目前靶向药物一线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能够达到20月余,对于HR+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期待能够在一线治疗中寻找更好的靶点,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免疫治疗、肿瘤遗传学表观修饰入手,促使“冷肿瘤”变成“热肿瘤”。

宋传贵教授:对于内分泌药物的未来展望,除了袁芃教授所说的“高效、低毒、方便”之外,我们还应加上“低价”。在HR+早期乳腺癌中,口服药物Giredestrant可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用于解决内分泌治疗耐药等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在晚期治疗阶段,我们期待发现更多相关靶点及通路,改变传统内分泌治疗及其他治疗的格局,使理想成为现实。

张剑教授:本次名咖会客厅主要讨论的内容包括HR+乳腺癌整体的治疗格局、HR+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治疗新药的“星星之火”,如新型SERD类药物Giredestrant。此外,宋传贵教授及袁芃教授也围绕新药研究进展和未来预期,甚至免疫治疗等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相信本期内容汇集以上专家的真知灼见,带来大量的学术动态信息,会给临床带来一些新的启迪。 

               
张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行政副主任 / 一期病房医疗主任
上海市“医苑新星”杰青人才获得者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药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DE首批化药临床兼职审评员
《Diseases & Research》副主编
《Translation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编委
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Lancet Oncol》等)
荣获全国首届妇幼健康科技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宋传贵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科副主任

复旦大学(上医)肿瘤学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袁芃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 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学分会 乳腺癌学组 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 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审专家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往期回顾

评论
2022年04月03日
石常庆
沛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HR+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治疗新药的“星星之火”,如新型SERD类药物Giredestrant
2022年01月14日
何洋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内分泌耐药机制,目前已有多种理论提出,其中较为明确的是ESR1基因突变。有研究显示,未经AI治疗的HR+乳腺癌患者中,ESR1基因的突变是罕见的,甚至<5%,但经过AI治疗患者的ESR1突变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数据显示,可高达15%~50%。
2022年01月02日
郑雪珍
泉州德诚医院 | 其他
尽管内分泌治疗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了临床获益,但仍有很大的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因此,HR+乳腺癌患者亟需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