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新指南 新进展—2021年第五届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与新进展研讨会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09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9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抗癌协会及湖北省肿瘤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与新进展研讨会暨中国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研讨会”在线上线下同步召开。


妇科肿瘤的诊疗,一直是妇产科领域的难点。规范化诊疗,将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此次会议邀请到了多位著名的妇科肿瘤专家,以专题讲座、嘉宾交流、多学科团队参与的形式,系统学习了2021年6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2021版》,探讨了如何运用新指南为患者制定规范的个体化诊疗策略;同时还交流了妇科肿瘤诊疗的新进展以及晚期、复发、疑难患者的诊疗。这是一次内容丰富精彩的大会。

开幕式

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及大会主席黄奕教授致开幕词


开幕式上,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湖北省癌症中心主任、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教授以及大会主席黄奕教授分别致辞,欢迎学员们的到来,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学术讲座大咖云集

2021年9月11日上午

会议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冬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陈刚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的田小飞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的李泉教授共同主持。

吴小华教授: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V1)解读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指出:新版指南的5大更新要点包括:更新遗传基因检测时机,风险管理思路转变;更新卵巢肿瘤组织病理分类,紧跟WHO最新版本;更新一线化疗方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与维持治疗内容,汇总最新药物进展;更新复发卵巢癌的处理原则及治疗,多种手段结合。吴教授对更新的依据做了详尽的阐述,深入指导了广大学员对卵巢癌患者的全程管理。

张国楠教授: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初始治疗:PDS  or NACT?

来自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张国楠教授指出: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是晚期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当患者病变广泛或者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的时候,PDS可能增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这时,术前的新辅助化疗(NACT)成为初始治疗的替代选择。PDS与NACT的选择,临床上还存在争议甚至滥用。张教授通过对几个重要的RCT研究的剖析,指出选择PDS还是NACT,需合理平衡治疗获益与风险,应规范化、个体化地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式。

刘继红教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2021版)

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继红教授为大家解读了新版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刘教授指出:5%的子宫内膜癌具有家族遗传性,需对所有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Lynch综合征的筛查,对Lynch综合征的患者需规范管理。刘教授强调了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个体化,术后的辅助治疗需依据风险分组来进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须有阳性的生物标记物,复发患者的处理需个体化,并结合临床中的真实案例,解读了如何利用分子分型指导子宫内膜癌患者个体化的治疗。

李力教授:子宫内膜癌分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力教授指出:目前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方法包括TCGA及ProMise分型,两者各有利弊,后者更为常用。李教授详细阐述了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治疗药物的选择中的重要意义。

王静教授: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解析----真实世界的声音

来自湖南省肿瘤医院的王静教授阐述了维持治疗助力打破卵巢癌治疗困境以及PARP抑制剂用于一线维持治疗及PSR患者的维持治疗带来的获益,接着,王教授分享了四例卵巢癌患者的管理经验,包括一线维持治疗、铂敏感复发的维持治疗、铂耐药复发的维持治疗以及铂敏感复发患者的治疗。王教授通过来自真实世界的声音,揭示了PARP抑制剂对于改变卵巢癌患者的传统治疗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使广大卵巢癌患者看到了新希望。

高雨农教授: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高雨农教授从子宫肉瘤病理类型、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新版子宫肉瘤诊治指南。高教授指出:子宫肉瘤相对少见,且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前诊断困难,目前仍缺乏最佳治疗方案以及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共识,因此,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存在很大困难。高教授强调:应重视保持术中标本的完整性,切忌在腹腔内施行肿瘤粉碎术。高教授还指出:对于部分早期低级别的子宫肉瘤的年轻患者,可谨慎保留一侧卵巢。

蔡红兵教授:妇科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应用

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蔡红兵教授详细解读了MDT的概念、起源、发展过程以及NCCN指南对MDT的推荐等,并明确了MDT的优势---可提供多样性、创新性的诊疗选择、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改善患者的预后。蔡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指出:MDT可为各科医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蔡教授还指出MDT尚未能大规模推广的原因包括: MDT理念未普及、团队专业化不足以及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拒绝接受等。

嘉宾交流

李琳教授、张媛教授、李新教授、陈长春教授、赵迎超教授、郭芳教授、居文惠教授针对该环节的内容以及临床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真实病例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2021年9月11日下午

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的潘凌亚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李蓁教授共同主持。

吴令英教授:妇科肿瘤的手术原则——重视无瘤技术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吴令英教授,从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着手,详细的剖析了妇科肿瘤手术中无瘤原则的六个要点,并强调不论是开腹手术还是内镜手术都应该重视“无瘤原则”。吴教授分享了临床中真实案例并指出:违反术中的无瘤原则,将对患者的治疗结局造成重大影响。吴教授分享的触目惊心的案例,将妇科肿瘤手术中无瘤原则的理念植入了学员们的脑海。

向阳教授: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向阳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讲解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诊断、FIGO分期与治疗。向教授指出:低危患者的进一步分层处理,将有助于提高疗效。向教授还指出了复发耐药性GTN的综合治疗策略,强调了手术的价值。向教授用协和医院的数据,分析了GTN免疫微环境的特点,提出免疫治疗可能是复发难治患者的一个有效选择。通过临床案例的分享,向教授指出免疫治疗与血管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将为难治患者带来完全缓解的希望。

崔恒教授: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决策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崔恒教授指出:卵巢癌的治疗既要规范化,又要注重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应依据初治时的分期以及复发时手术的目的来制定。崔教授指出:影响卵巢癌手术决策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指南及大型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临床治疗决策的核心依据是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或特性。崔教授依据临床研究结果,分析了新辅助化疗的选择以及淋巴结清扫的争议,并通过自己中心开展的研究指出:卵巢癌的淋巴结清扫,上界需达肾血管水平。崔教授还指出了叶酸类似物术中成像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

杜欣教授:年轻女性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思考

来自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杜欣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两次复发的年轻患者,并分享了自己的临床思考及团队的MDT讨论思路。通过对交界性肿瘤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的深度剖析及相关文献的回顾,杜教授最终为患者选择了单孔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不仅完美地切除了复发病灶,同时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及内分泌功能,最佳地诠释了卵巢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张师前教授:妇科肿瘤生殖的现状及发展

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张师前教授为大家阐述了肿瘤生殖学的形成与发展、辅助生殖技术的进展以及妊娠期妇科肿瘤的治疗模式。张教授介绍了遗传性妇科肿瘤高风险人群管理专家共识、妇科肿瘤治疗模式的改变、肿瘤治疗后生殖功能恢复的安全性评估及方案制定。张教授最后提出:借助广大的肿瘤学专家、生殖专家和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学者的通力合作,将使妇科肿瘤患者实现保留生育及生殖成为可能。

王世宣教授:转化医学理念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实践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王世宣教授为大家讲解了转化医学的概念,从B1,Bedside: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问题;B2,Bench: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与验证;到B3,Bedside:新型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的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团队对于“HPV整合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的实验研究及结果,并指出:通过对浙江省龙游镇6000例样本行HPV区段二代测序、HPV整合检测及三年的随访,证实了HPV整合将增加宫颈癌变的风险。王教授介绍了HPV整合技术专利及技术的优势、临床价值,真正地诠释了“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嘉宾交流

黄乔教授、张志安教授、刘玉兰教授、邱大胜教授、肖凤仪教授、张庆芳教授、刘修莉教授、蒋蕾教授针对专家们的专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对临床医疗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2021年9月11日晚上


会议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的李志英教授主持

姚书忠教授:子宫及直肠整块切除治疗阴道直肠隔恶性肿瘤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姚书忠教授带领大家回放了一例罕见的阴道直肠隔恶性肿瘤患者的精彩手术视频。姚教授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手术技巧,为患者设计了子宫及直肠的整块切除,完美地遵循了无瘤原则,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

高庆蕾教授:卵巢癌一线精准诊治的新策略探索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高庆蕾教授指出: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预后差的根本原因是难于早期诊断。高教授团队建立了超声人工智能卵巢癌早期诊断模型,该模型具有便捷、高效、可视化的特点,有望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以提高卵巢癌的早诊率。在马丁院士的带领下,高教授团队还建立了国内首个国家级卵巢癌大数据平台(NUWA), 该项目将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快速开展各类临床研究。利用研究结果,改进临床决策、开展预后风险评估,引领卵巢癌的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最后,高教授介绍了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PARPi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探索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治疗时采用尼拉帕利单药治疗后的R0切除率,期待在疗效相近的同时,有效避免铂耐药的诱导。

洪莉教授:子宫颈癌的筛查及异常管理

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洪莉教授首先详细讲解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现状,指出WHO关于在全球消除宫颈癌的战略愿景;然后介绍了HPV感染及致癌机制,HPV感染的临床过程及结局,提出HPV整合是宫颈癌发生和进展的驱动改变;指出国际公认的宫颈癌的筛查还是三阶梯技术,最后洪教授对ASC 2020版的子宫颈癌筛查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对普通人群及高危人群需采取不同的筛查及管理模式。

嘉宾交流

李晓兰教授、冯同富教授、黄利红教授、严浩教授针对专家们的专题,与讲者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对临床医疗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2021年9月12上午

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孙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邱惠教授和江大琼教授主持

周琦教授:2021CGCS子宫颈癌诊治指南更新

来自重庆市肿瘤医院的周琦教授指出:2021版宫颈癌指南的修订参照了宫颈癌诊疗领域的新进展,更新要点涉及诊断、分期及治疗。诊断上参照了2020WHO的病理分类;分期上参照了影像与手术,特别将FIGO2018Ⅲc期、TNM分期纳入;治疗更新涉及生育能力的保留、Ⅲc期患者的治疗选择、复发/持续性/进展宫颈癌的治疗、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放疗的更新以及意外发现宫颈癌的处理。周教授对指南的更新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盛修贵教授: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盛修贵教授围绕近距离治疗的靶区勾画、放射源、剂量、治疗流程、后装机等关键问题,探讨了妇科肿瘤近距离放疗的质量控制,并详细讲解了涉及放射剂量的计算、治疗流程、后装机及临床各环节的QA与QC。盛教授指出:只有近距离治疗的各个环节均做好质控,才能真正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王泽华教授:早期宫颈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生存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的王泽华教授,回顾了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发展史,阐述了腹腔镜技术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优势。近年来,由于LACC研究结果的公布,动摇了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王教授分享了自己团队的研究结果,还汇总了不同地区、不同中心的微创和开腹手术的预后情况。王教授分析:研究设计及人为因素等混杂因素可能影响了LACC研究的结果,他通过自己的研究结果指出:单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早期宫颈癌的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在OS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李贵玲教授:宫颈癌的免疫治疗的2.0时代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李贵玲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数据,通过回顾宫颈癌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介绍了免疫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进展,强调宫颈癌治疗由传统手术+放化疗的模式已经转变为手术、放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的模式;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导致针对单一靶点的免疫疗法效果欠佳,需建立多靶点/单靶点免疫疗法序贯应用或联合化疗、放疗、抗血管生成等治疗新策略,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李教授还通过经验回顾及典型病例分享,明确了改善晚期、复发宫颈癌患者疗效的新希望。

熊慧华教授:化疗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熊慧华教授指出: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包括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以及系统性化疗。熊教授梳理了多项针对宫颈癌患者化疗的临床研究,指出新辅助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直接手术均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同步放化疗/直接手术仍应该作为宫颈癌的首选治疗。辅助化疗对于多数初治患者的价值有限。对于复发性宫颈癌予以含铂化疗联合贝伐单抗可以让患者有更大的获益,应该作为首选方案。

王丹波教授:CGCS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2021年版)指南解读

来自辽宁省肿瘤医院的王丹波教授详细的介绍了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以及预防,对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及生育功能的问题进行了解读。王教授详细介绍了特殊类型的阴道恶性肿瘤的诊治,对于恶性黑色素瘤,阐述了粘膜黑色素瘤在化疗、辅助治疗、靶向治疗中的进展。最后,王教授还解读了复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处理。

林仲秋教授:外阴癌诊治进展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仲秋教授参照FIGO 2018及NCCN 2021.1指南,指出外阴癌的治疗应该以手术为主,主要包括:外阴病灶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林教授从缩小手术范围、外阴病灶个体化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改进、外阴重建和皮瓣转移4个方面阐述了手术的改进;他强调:手术治疗趋势是尽可能保守、推荐三切口技术,局部广泛切除是标准术式,需个体化手术范围,还要重视综合治疗。最后,林教授阐述了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要点。

黄奕教授:临床研究在妇科肿瘤中的开展

最后,本次大会的主席,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的黄奕教授对临床研究的定义、历史、分类、研究者职责、流程、知情同意及伦理等各方面作了详细的梳理,指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的结果将影响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指南的制定;黄教授还分享了自己中心开展的临床研究及体会,分享了患者受益于临床研究的经验。最后,黄教授介绍:湖北省肿瘤医院已经开设的省内唯一的临床研究专科门诊,将为大量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嘉宾交流

张水蓉教授、陈亚君教授、韩娜教授、方绳权教授、杨勤教授、李志玖教授、苏小岩教授、周莹莹护士长,针对各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2021年9月12日中午,精彩纷呈的学术活动圆满拉落下帷幕。这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吸纳了1750名学员注册学习,逾千例学员参与了会议内容的测试。与会同仁纷纷称赞:会议的内容丰富详实,基础与前沿并重,实用性非常强,学习意犹未尽;同时也表示,将把学习到的新理念用于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

大会主席黄奕教授对24位学术大咖、28位嘉宾、广大学员的莅临、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期待通过会议交流,有效提高妇科肿瘤的诊治水平,造福更多的患者。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3月07日
匿名
清远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妇科肿瘤的诊疗,一直是妇产科领域的难点。规范化诊疗,将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
2021年11月27日
侯国栋
平遥兴康医院 | 外科
2021年第五届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与新进展研讨会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10月26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治疗药物的选择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