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淋巴瘤微课19】CLL14研究4年随访和GLOW研究初步结果

2021年08月20日

【淋巴瘤微课】系列课程作为“淋巴瘤亿站”的子栏目,致力于用最精简的课程内容,高效传递肿瘤诊疗新知识,从而提高诊疗的规范性。

朱华渊教授:各位同道,大家好。我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朱华渊医师,欢迎大家走进这期的淋巴瘤微课EHA抢先看。

摘要编号为S146,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用于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4研究的4年随访结果。

CLL14研究将初治伴合并症的432名CLL患者随机1:1分配为接受12个周期的维奈克拉联合6个周期的奥妥珠单抗,或12个周期的苯丁酸氮芥联合6个周期的奥妥珠单抗进行治疗。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关键的次要终点是安全性、应答率、MRD和OS。

今年EHA提供了CLL14研究的最新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目前所有患者治疗结束至少已有3年。

中位随访52.4个月,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中位数PFS未达到,而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仅36.4个月。 随机化分组后4年,两组预估的PFS分别为74.0%和35.4%。TP53异常患者,两组4年PFS分别仅为53.0% 和20.8%。IGHV未突变患者,两组4年PFS分别为 68.0%和19.8%。两组分别有35例和122例出现疾病进展。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组到下一次治疗的时间明显更长, 4年TTNT为 81.1%,而对照组为 59.9%。两组出现疾病进展后,大多数患者接受BTK抑制剂单药治疗并对其有反应,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组为57.1%,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组为55.6%。 

治疗结束后30个月对外周血进行二代测序评估MRD, 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组26.9%的患者仍然uMRD(<10-4), 21.8%为低(L)-MRD(≥10-4和< 10-2),13.4%为高(H)-MRD(≥10-2),而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组为3.2% uMRD、8.8% L-MRD和28.2% H-MRD。两组在OS上没有观察到差异。随访4年后,两组 OS分别为85.4%和 83.1%。两组出现继发恶性肿瘤的比例分别为18.9%和 14%。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事件。 

从CLL14随访的4年结果证实,有限疗程的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与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相比,具有更长的PFS和深度缓解率。大多数患者在完成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治疗三年后仍未复发。尽管TP53突变/缺失等不良预后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固定疗程的维奈克拉联合奥妥珠单抗仍然是初治伴合并症CL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摘要编号为LB1902,固定疗程的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对比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Ⅲ期Glow研究的初步结果     

伊布替尼和维奈克拉具有协同作用机制。GLOW研究是第一个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一线固定疗程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GLOW研究入组了年龄≥65岁或18-64岁累积疾病评分>6或肌酐清除率<70 mL/min的患者。排除del(17p)或TP53突变的患者。按IGHV突变和del(11q)状态分层,将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或标准剂量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组,其中伊布替尼420 mg/天给药3个周期,每个周期28天,维奈克拉剂量爬坡至400 mg/天,之后12个周期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主要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使用二代测序检测骨髓的uMRD(临界值为10-4)和CR率。

今年EHA报道的结果显示:106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105例被随机分配至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0岁,其中34.1%的患者年龄大于等于75岁;57.8%为男性。两组CIRS>6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9.8% 和58.1%。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患者分别为48.6%和 33.0%。 

中位随访27.7个月,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的中位PFS未达到,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组PFS为21.0个月。CIRS>6和年龄≥65岁的亚组分析中,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PFS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研究者评估的PFS与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结果相似。治疗结束后3个月,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uMRD率分别为51.9% 和54.7%。而对照组骨髓和外周血中的uMRD率仅为17.1%和 39.0%。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中,84.5%的患者从治疗结束后3个月到12个月维持了外周血的uMRD。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的CR率(包括CRi)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独立评审委员会的结果分别为38.7% vs 11.4%,研究者评估的结果为 45.3% vs 3.3%。两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13.8个月和 5.1个月。伊布替尼导入期后,84.6%的患者,因肿瘤负荷大有较高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降为中低风险。最常见的≥3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为34.9%、腹泻为10.4%、高血压为7.5%。目前,尚不具备分析总生存期,两组分别出现了11例和12例患者死亡。 

从今年的EHA报道的Glow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线CLL,全口服、每日一次、固定疗程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方案的PFS优于苯丁酸氮芥联合奥妥珠单抗,且与CIRS评分和其他变量无关。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显著改善了CLL患者的缓解深度和疗效持续时间,从而延长了下一次治疗的时间。治疗结束后1年,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患者大部分维持uMRD。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组的安全性与老年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一致。首次公布的随机数据证明了固定疗程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在老年患者中的积极临床效果。 

这期的淋巴瘤微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看。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哈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