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论著】I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1年06月09日
来源: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年度十佳优秀论文

2020年第4期

作者:梁磊磊、曾嘉、姚洪文、安菊生、黄曼妮、李晓光、张蓉、吴令英

通信作者:吴令英

摘  要

Abstract

目的   探讨ⅠB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宫颈癌根治手术±术后治疗的305例ⅠB1~ⅠB2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伴淋巴结转移31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转移的因素。

结果  3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2例复发转移,3年无瘤生存率为94%(29/31);1例死亡,3年总生存率为97%(30/31)。ⅠB1期(肿瘤≤4cm)、ⅠB2期(肿瘤>4cm)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2%(22/267)、 24%(9/38)(P<0.01)。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阳性(P<0.01)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P<0.01)与ⅠB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结果显示LVSI阳性(P=0.016)为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B期宫颈癌患者中肿瘤>4cm、伴有LVSI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LVSI阳性为独立危险因素。ⅠB期宫颈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经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为女性第 4 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恶性肿瘤的首要致死病因,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淋巴结转移作为宫颈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据报道,早期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83%。相比之下,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45.8%[2]。本文旨在对我院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分期标准采用2009年FIGO宫颈癌分期标准。由我院两位以上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根据治疗前妇科检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根治手术±术后治疗的305例ⅠB1~ⅠB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方式为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体外放疗盆腔照射野包括原发病灶、宫旁组织、宫骶韧带、3cm以内的阴道,以及盆腔淋巴结引流区(总剂量为45~50Gy),如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则行腹主动脉延伸野。同步放化疗方案为1次/周的顺铂(30~40mg/m2)增敏化疗。ⅠB1期宫颈癌患者267例,ⅠB2期宫颈癌患者38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31例伴淋巴结转移,均为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宫旁受侵且切缘均为阴性。本文对31例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本次研究。

     2. 随访

     采用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的方式,随访日期截至2020年9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9~65个月)。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

       3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49 岁(29~59岁)。病理类型为29 例鳞癌,2 例腺癌。ⅠB1期淋巴结转移 22 例,转移率为 8.24%(22/267);ⅠB2期淋巴结转移 9 例,转移率为 24%(9/38)。31 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复发2例(复发率6%),分别在术后 9 个月及 34 个月复发。其中 1 例局部复发,另 1 例肺转移,均伴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atic vessel space infiltration, LVSI)和宫颈间质浸润深度 > 1/2。

       2. 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结果显示ⅠB期宫颈癌患者中ⅠB2期(肿瘤> 4 cm)(P < 0.01)、伴有LVSI(< 0.01)、宫颈间质浸润深度 > 1/2(P < 0.01)的患者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SI阳性(= 0.016)为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余详见表1。

      3. ⅠB期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

      3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手术治疗,其中30例接受了术后辅助同步放化治疗,1例拒绝术后治疗。2例复发,1例死亡,3年无瘤生存率为94%,3年总生存率为97%。复发患者中1例39岁患者术后拒绝术后辅助治疗,于术后9个月复发(阴道残端复发),并且复发后放弃治疗,于复发后6个月死亡。另1例29岁患者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术后34个月出现肺转移,行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肺切除术后无残存肿瘤,并予术后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巩固化疗6个疗程,复发后随诊至今12个月无进展生存。

       4. ⅠB期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肿瘤分期、LVSI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与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关,详见表2、表3。

讨   论

       宫颈癌发病率仍然较高,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3]。早期宫颈癌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预后4],但对发生转移的患者,预后往往不佳。淋巴结转移作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转移方式,是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5],对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6-10]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随着分期上升而增加,据以往文献报道,ⅠB期淋巴结转移率为11.5%~21.7%,ⅡA期为10.0%~26.7%,ⅡB期为28.6%~43.4%[11-13]。姜桦等[14]报道ⅠA1~ⅡB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分析,ⅠB期转移率为10.51%(47/441),ⅠB1期转移率为9.0%(34/376),ⅠB2期转移率为18.3%(13/71)。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ⅠB1期、ⅠB2期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24%、 23.68%, ⅠB2期较ⅠB1期有更高的转移率。

      文献报道有关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中肿瘤大小、LVSI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等均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15-16]。程玺等[17]将302例ⅠB~Ⅱ期宫颈癌患者以4cm肿瘤大小为分组进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得出,相对于肿瘤≤4cm(31/153)患者,肿瘤>4cm(35/83)更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周滢和姜继勇[18]纳入280例ⅠA1~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显示LVSI阳性一定程度上能更早地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潜在风险,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陆婕等[19]对220例ⅠA~ⅡB期根治性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分析提示肿瘤大小>4cm、 LVSI阳性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均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ⅠB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伴有LVSI和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均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LVSI阳性为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一般预后较差[20-21]。据报道,ⅠB~ⅡB期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3、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和94.0%、87.3%;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3、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4%和64.0%、68.2%[22-24]。本研究结果显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ⅠB期患者术后辅助规范化的同步放化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即使复发,遵循国际国内指南积极治疗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5-28]

      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宫颈癌预后相对较差。FIGO 2018年对宫颈癌的分期进行了修订,对于2009年分期为Ⅰ~ⅡA期合并淋巴结转移者均归属于ⅢC期。对新的ⅢC期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略)

本文首发于《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20年第4期。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引用本文: 梁磊磊, 曾嘉, 姚洪文, 等.  Ⅰ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分析 [J] .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20,03 (04): 274-277. DOI: 10.3760/cma.j.cn101548-20201029-00164.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亚楠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0月06日
陈秀娟
曲阳县恒州医院 | 肿瘤内科
ⅠB期宫颈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经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2021年09月12日
章耀鸿
潮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值得认真学习的一篇好文章!
2021年09月06日
汪惠斌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早期宫颈癌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