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文明教授:关注骨髓瘤MRD检测,优化浆细胞疾病治疗

2021年05月31日
来源:肿瘤资讯

为进一步提高浆细胞病的诊疗水平,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MRD)检测水平,2021年5月28日~29日,2021年多发性骨髓瘤高峰论坛及浆细胞疾病新进展学习班在北京举行。会议上,【肿瘤资讯】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进行专访,介绍本次会议的特点,骨髓瘤和单克隆球蛋白相关性肾病等的诊疗进展。

图片2.png                
陈文明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

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编辑部主任

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团队及多发性骨髓瘤重点专业带头人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亚洲骨髓瘤网(AMN)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学组副组长、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常委

2021年多发性骨髓瘤高峰论坛贴近临床,关注MRD检测方法和新型药物优化应用

陈文明教授:多发性骨髓瘤高峰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和其他会议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更加实用。我们从2007年以来一直在全国推广骨髓瘤MRD的检测,今天同样用半天时间重点介绍了MRD在骨髓瘤中的检测技术。过去已经介绍过MRD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本次会议更多谈到方法学的问题,包括PET-CT和核磁等影像学,质谱技术,二代测序和二代流式技术。另外还将关注新型靶向药物的优化应用,使这些药物更好地临床于服务,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特点。

骨髓瘤治疗新药不断,如何排兵布阵、优化策略是关键

陈文明教授:骨髓瘤治疗有几大类药物,一个是蛋白酶抑制剂,包括硼替佐米,伊沙佐米,和即将上市的卡非佐米;第二大类是免疫调节剂;第三大类药物是以CD38抗体为代表的单克隆抗体;第四大类是小分子靶向药;第五大类是CAR-T。这些是目前可以选择的代表了国际前沿的药物。如何从这些新型药物中获得更多获益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以这次会议的重点是进行新药的研讨,以将这些药物更好地应用在复发难治骨髓瘤中。

早诊早治,多学科协作,改善单克隆球蛋白相关性肾病患者预后

陈文明教授:浆细胞病不单是多发性骨髓瘤,还有很多其他浆细胞相关疾病。随着M蛋白的检测和穿刺技术的发展,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有了更多新型治疗手段,把这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疾病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次会议重点介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相关内容。此外,肾科和血液科的多学科的合作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Ervin
排版编辑:Dawn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1月27日
陈熙
南华大学 | 衡阳医学院
关注骨髓瘤MRD检测,优化浆细胞疾病治疗👍
2021年06月01日
宋颖秋
辽宁省肿瘤医院 | 放射治疗科
关注骨髓瘤MRD检测,优化浆细胞疾病治疗
2021年06月01日
郑超
邯郸明仁医院 | 肿瘤科
本次会议重点介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相关内容。此外,肾科和血液科的多学科的合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