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指南解读】庄俊玲教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指南不断更新

2018年05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类异质性较高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其发病率在恶性血液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随着对MM理解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相应指南也存在显著更新,为了更全面准确的掌握MM诊断进展,【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的庄俊玲教授,深度讲解了2014 IMWG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庄俊玲
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学会全国委员
北京血液学会青委副主委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中华内科学杂志》英文摘要编辑
2008: Travel Award,美国血液学学会 (ASH)
2007: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美国骨病和矿物研究学会(ASBMR)
Leu lymphoma,Leu Research, PLOS ONE,  Bone,Am J Hematol等中英文论文3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国人员基金等

2014 IMWG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解读

庄俊玲教授: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治进展极为显著,因此2014 IMWG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也有较大更新。最主要的更新在于将超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M)纳入至症状性骨髓瘤范畴中。现将2014 IMWG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

1. 具备以下特征的冒烟型骨髓(SMM)患者纳入MM诊断,包括骨髓中浆细胞比例≥60%、受累轻链与正常轻链(FLC)比值>100、MRI发现一处以上的>5mm的溶骨性病变。研究发现这些患者两年内约80%进展至症状性骨髓瘤,因此2014标准中划归为MM。此外,2017年ASH会议的“Education Program”专门对SMM进行了新的危险分层:① 5年之内迅速转化至症状性MM者,划分为早期MM;② 5-10年内转化至症状性MM者,划分为惰性MM;③ 10年以上转化至症状性MM者,划分为MGUS。

2. 强调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BMPC)≥10%或活检浆细胞瘤为MM诊断标准之一。

3. M蛋白不再纳入至2014 IMWG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中。

争议解读

庄俊玲教授:对于M蛋白是否继续作为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标准之一,国内外指南并不一致。在2017年更新的国内MM诊治指南中,M蛋白仍继续保留为MM诊断标准之一。关于国内外指南的差异,我的见解如下:① 2014 IMWG诊断标准之所以将M蛋白移除MM诊断标准之外,主要是考虑到具有克隆性浆细胞且产生“CRAB”症状的患者,≥99%在血尿中可检测到M蛋白; ②更为核心的诊断标准是克隆性浆细胞(BMPC)≥10%,因为仅有3%-5%的MM患者BMPC不足10%。此外,CRAB并非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表现,因此,2014 IMWG标准强调诊断MM需要具备克隆性浆细胞或M蛋白相关的“CRAB”表现。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

戴安娜微信号码.jp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