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清流激湍论免疫,映带左右思如虹:江苏省第十二次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学术会议|曲水流觞专场

2021年05月31日

“曲水流觞”分会场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魏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彭智教授、邓婷教授、吴胤瑛教授、邱妙珍教授、王志杰教授作为特邀讲者,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授课。王锐教授、顾晓怡教授、王德强教授、刘永萍教授、陈晓锋教授、胡文蔚教授、茆勇教授、杨觅教授、黄明德教授、刘凌翔教授、龚新雷教授、吴晨教授、房良华教授、魏嘉教授、韩高华教授、李伟教授、陈勇教授、杨磊教授、于韶荣教授、韩亮教授、黄桂春教授、樊卫飞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深层次的点评与讨论。

biomarker谈胃肠道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

特邀讲者:彭智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持与圆桌讨论嘉宾:王锐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顾晓怡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王德强教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刘永萍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

彭智教授指出,MSI-H/dMMR、TMB高、POLE突变、PD-L1(CPS≥5)、EBV阳性、ECOG评分好、HER2阳性等胃肠肿瘤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胃肠免疫治疗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MSI-H可被进一步分型,MSI-H1型患者,免疫抑制因素更多,预后反而更差;同时,不同实验室之间还存在检测解读差异和良莠不齐的检测水平等问题。总的来说,所有的分子标志物都不完美。对于胃肠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只是临床实践中需要考虑的一部分,还需要综合考虑肿瘤部位、肿瘤负荷、患者体力状态以及治疗目标等。通过综合分析biomarker,基于多组学数据的精准人群筛选、精准联合治疗、精准克服耐药,有助于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设计临床研究。
 
EGFR通路在晚期肠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特邀讲者:婷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主持与圆桌讨论嘉宾:陈晓锋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胡文蔚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茆勇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杨觅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黄明德教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婷教授从大肠癌EGFR单抗联合PD-1单抗的机制、相关临床研究以及其他抑制剂联合PD-1单抗的探索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授课。首先,邓教授指出,EGFR单抗联合PD-1单抗的机制包括:介导ADCC效应,诱导固有免疫;Treg肿瘤浸润及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左半结肠免疫微环境以NK细胞浸润为主;促进免疫细胞的肿瘤浸润;促进肝转移灶免疫浸润等。其次,邓教授分析了几项大肠癌EGFR单抗联合PD-1单抗的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EGFR单抗联合PD-1单抗在KRAS/NRAS/BRAF野生型、MSS、既往接受过或未接受过EGFR单抗治疗的mCRC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最后,邓教授列举了EGFR通路的其他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如多靶点RAS抑制剂、MERK抑制剂、BRAF V600E抑制剂等,但对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尚不尽人意。邓教授最后指出,MSS的大肠癌,EGFR单抗联合免疫警察的治疗的方式有希望且具有挑战;EGFR通路的其他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仍在探索中。
 
从免疫治疗耐药机制看胃癌免疫治疗联合策略

特邀讲者:胤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持与圆桌讨论嘉宾:刘凌翔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新雷教授(南京金陵医院),吴晨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房良华教授(齐鲁制药临床研究中心)。


吴胤瑛教授首先指出,胃癌免疫耐药包括原发性耐药、适应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具体包括内在机制,如:MAPK通路改变或PTEN表达缺失,IFN-γ信号通路缺失,肿瘤抗原表达缺失后导致T细胞反应减少,组成性的PD-L1表达;外在机制,如:CTLA4和其他免疫检查点,T细胞衰竭和表型改变,免疫抑制细胞上调(Treg、MDSCs),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和肿瘤代谢物的释放(CSF-1、TGF-β、腺苷酸等)。其次,吴教授介绍了克服免疫治疗耐药的策略:联合治疗。主要包括促进免疫细胞活化、持续活化T细胞,如联合化疗、放疗、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双免联合等;消除TME免疫抑制状态,如靶向免疫抑制细胞(IL-23、STATS/PI3K抑制剂、MET抑制剂等),靶向肿瘤基质(抗TGF、抗IL-1、COX2抑制剂等),靶向代谢产物(抗CD73/CD39、IDO),促进血管正常化(LIGHT、抗VEGF等);动员共刺激信号,支持TME中免疫细胞的效应。
 
PD-1抗体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适应人群

特邀讲者:邱妙珍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持与圆桌讨论嘉宾:魏嘉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韩高华教授(泰州市人民医院),李伟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勇教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邱妙珍教授首先介绍了CheckMate 649和ATTRACTION 04两项研究中PD-1抗体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及食管腺癌ORR及PFS短期数据结果一致,均反应了治疗的优越性,CheckMate 649在全人群的OS亦有显著获益,且全人群是分配了α值的次要终点。其次,邱教授指出,PD-L1 CPS不是唯一疗效预测指标,且其检测尚欠缺可行性。因此,晚期胃癌患者中除了PD-L1 CPS>5,MSI-H、HER2阳性、EBV阳性或许也可能是PD-1抗体治疗的获益人群。最后,邱教授指出免疫治疗前移是大势所趋,且PD-1抗体未增加明显安全隐患。
 
肺癌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

特邀讲者:王志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持与圆桌讨论嘉宾:杨磊教授(南通市肿瘤医院),于韶荣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韩亮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黄桂春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樊卫飞教授(江苏省老年医院)

王志杰教授首先强调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从肺癌免疫检查点治疗中获益,免疫检查治疗耐药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难题。他指出,可通过多生物标志物联合筛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人群、对使用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耐药监测、联合治疗以期协同获得更佳的药物抗肿瘤疗效、不断开发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新药物等来精准筛选、动态监测、联合增效,克服免疫耐药。他还展望,未来可通过免疫单细胞测序等方式,构建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图谱、多组学分析探索肿瘤微环境动态变化、多组学分析揭示肿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认识肿瘤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最后,魏嘉教授进行了总结,并向受邀专家、参会者们致谢。本场会议聚焦了胃癌、大肠癌、肺癌免疫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各位专家都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分析,并结合自身的科研和临床实践,深入探讨、交流,使与会者都对于肿瘤免疫治疗有了更加深入的新的体会,是一场精致学术聚会,一次精彩的知识盛宴。
 


本文转载自南京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微信公众号

患者指南系列丛书,点我领取>>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