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HOW WE TREAT UC】虞巍教授谈尿路上皮癌的精准治疗

2021年05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蜂蜜浏览器_最新16比9.jpg

2021年5月23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CSCO尿路上皮癌高峰论坛暨HOW WE TREAT UC 2021”会议在首都北京盛大召开,会议上专家学者云集,共同奉献一场学术盛宴。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围绕尿路上皮癌的精准治疗进行分享。

               
虞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委员

抗癌协会家族性遗传肿瘤协作组泌尿生殖肿瘤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CUA尿控中青年医师联盟成员

主持2项国家自然课题,并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基因检测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

虞巍教授:尿路上皮癌是异质性特别高的肿瘤,我们需要了解肿瘤的预后以及对治疗策略的影响。基因检测在了解肿瘤的生物多样性、异质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膀胱癌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国际上对膀胱癌的基因分型有了共识性的推荐意见,将膀胱癌分为luminal型和basal型两大类,以及在此基础上涵盖的六个小类。此分类不但具有预后预测价值,而且对临床治疗决策也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当诊疗决策存在困难时,基因检测就很有必要。例如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失败后,是选择膀胱全切?还是选择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或者采用更强的膀胱灌注治疗?这些都需要基因检测提供方向。此外,化疗和免疫治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是目前临床中需要解决的,此时基因检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尽管化疗是目前转移性膀胱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有相当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疗,免疫治疗在PD-L1高表达,以及高肿瘤突变负荷人群中疗效可观。未来基因检测在膀胱癌各个阶段及治疗措施的选择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尿路上皮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虞巍教授:目前膀胱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是指FGFR受体抑制剂,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主要用于化疗失败后膀胱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若患者存在FGFR突变,则二线治疗可以选择FGFR抑制剂;若无突变,二线治疗则可选择免疫治疗。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改善和对药物不良反应管理认识度的提高,可能未来的趋势是铂类化疗进展后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此时,就需要检测基因突变的类型看是否存在驱动基因的突变。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是未来二线治疗的方向。浸润性膀胱癌术后不愿接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靶向治疗是否作为此类患者的辅助治疗?这是我们未来共同努力的研究目标。

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的筛选

虞巍教授:免疫治疗疗效的筛选人群需要根据肿瘤侵袭性来定,一线接受含铂化疗的患者,不论是一线维持治疗,还是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免疫治疗都是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不需要筛选人群,应该努力改善免疫治疗毒副反应的管理能力,让更多的患者在更早的阶段更有效的应用免疫治疗。而一线铂类不耐受的患者,需要考虑是选择其他的化疗方案,还是选择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是PD-L1高表达、高肿瘤突变负荷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是选择其他化疗方案还是免疫治疗值得进一步思考。随着免疫治疗药物可及性的改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

责任编辑:Zack
排版编辑:Halo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5月30日
李占林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学习掌握提高临床疗效
2021年05月28日
戴夕春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尿路上皮癌的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