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GIST新时空”专栏丨白春梅教授&吴欣教授:晚期胃肠间质瘤治疗领域困境与突破及瑞派替尼真实世界病例探讨

2021年03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IST)是靶向治疗的先驱。目前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分别是晚期GIST的一线、二线、三线治疗选择,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GIST治疗也迎来了重大突破,两个新药获FDA批准。值得一提的是,瑞派替尼在2020年也获NCCN指南Ⅰ级推荐用于晚期GIST四线治疗,并在同年被写入《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用于晚期GIST三线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Ⅰ级推荐),并于2021年3月31日被NMPA官宣获批。


本期特邀北京协和医院的白春梅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吴欣教授探讨GIST临床进展及临床实践,结合瑞派替尼真实世界病例,分别从内、外科角度剖析晚期GIST治疗领域困境与突破,分享治疗经验。

白春梅教授.jpg1623390711(1)111.jpg

辨析GIST治疗:误区 VS 真相

传统认知的GIST诊疗与其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白春梅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当前晚期GIST治疗的一些误区与真相,引人深思。

误区1:GIST为小瘤种,不足为患

真相1:发生率可能被低估,且晚期后线放弃治疗的患者比例较高,治疗有待规范

GIST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其实际患者数可能高于报道数量。目前国内尚缺少相关大规模流调数据,几项小规模研究显示中国GIST发病率约为4.3~21.1/百万人,并且多数GIST,尤其是小GIST无症状、隐蔽性强、多在其他疾病中被偶然发现。所以,GIST的实际发生率可能被低估。另外,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显示,复发GIST患者随着治疗线数上升,放弃治疗的患者比例越高,且治疗越欠规范。

误区2:GIST疾病简单,好治疗

真相2:GIST继发突变高度异质,后线治疗获益有限

KIT和PDGFRA突变是GIST的关键发病机制。目前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分别是晚期GIST的一线、二线、三线治疗选择。晚期一线伊马替尼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8.9月,客观缓解率(ORR )为51%,治疗效果很不错,但一半以上的患者治疗两年以后也不可避免的发生耐药。而二、三线治疗中位PFS不到6个月,ORR不到7%,临床获益有限。对伊马替尼耐药机制的研究表明,晚期GIST在一线伊马替尼治疗进展后即存在多个继发耐药突变,肿瘤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高度异质性,对后续治疗有很大挑战。单一的药物很难对多个突变位点形成广泛的抑制,现有的二、三线药物仅对部分突变位点有效。因此,研发能广泛抑制各突变位点的药物成大势所趋。

至此,瑞派替尼应运而生。瑞派替尼由Deciphera公司使用其专有的激酶开关控制抑制剂技术平台而研发,作用在KIT/PDGFRA激酶活化的最后一步,同时与开关口袋和活化环结合,将激酶持续锁定在非活化构象,是一个针对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的精准且广谱的抑制剂。在INVICTUS Ⅲ期研究中,瑞派替尼较安慰剂显著改善≥四线晚期GIST患者的中位PFS(6.3个月 vs 1.0个月),ORR分别为11.8% vs 0%,中位OS分别为尚未达到 vs 6.3个月,疗效卓越。基于INVICTUS研究,2020年5月15日,美国FDA批准瑞派替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3种或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包括伊马替尼)治疗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成人患者,并在同一年被NCCN指南和《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作为晚期GIST四线治疗药物Ⅰ级推荐,并于2021年3月31日被国家药监管理局(NMPA)官宣获批。

瑞派替尼真实世界应用

真实世界临床实例探讨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项目的MDT会议中,白春梅教授吴欣教授等人讨论了1例在博鳌医疗中心接受瑞派替尼治疗的晚期GIST病例,分享治疗经验,并给出患者下一步治疗建议。

患者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6岁,既往无特殊病史。2015年,诊断为“小肠间质瘤伴肝转移”,基因检测提示KIT外显子11突变(p. Q556_V560>HF)。2015-12至2019-09期间,接受伊马替尼400mg/qd一线治疗;2019-09,复查提示肝转移瘤较前进展,肝转移瘤穿刺标本基因检测提示KIT外显子11(p. Q556_V560>HF)合并外显子17突变(p.N822K);2019-09至2019-12期间,接受舒尼替尼37.5mg/qd二线治疗;2020-01-16,疾病进展后行“右肝转移瘤、胆囊、小肠病灶,右上象限腹膜病灶”切除术,术后继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2020-05,复查CT提示肺多发小结节,转移瘤可能,之后开始口服低剂量瑞戈非尼;2020-06, CT提示肺部转移瘤较前增大,椎体转移可能,肺转移瘤穿刺标本基因检测提示KIT外显子11(p. Q556_V560>HF)合并外显子17突变(p.N822K);2020-06 ,MR提示脊柱骨病变,疑似转移性肿瘤;2020-07行“T12椎体形成术+穿刺活检”,病理提示骨转移;2020-09,CT检查显示腹腔、肠系膜多发结节,考虑转移;2020-10,针对脊柱转移瘤行局部放射治疗,期间间断口服瑞戈非尼;后前往博鳌医疗中心,于2020-11-20至今,接受瑞派替尼(150mg,qd)靶向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未观察到常见或不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2021-01-09复查CT,较既往变化如下图。前下正中腹壁下转移瘤较前缩小,肝内多发转移瘤较前无明显变化,双肺、叶间裂下多发转移,大部分较前缩小,腹膜后稍大淋巴结,腹膜多发结节,部分较前缩小,总体评价部分缓解(PR)。

1615863713(1).jpg

图1  瑞派替尼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

c890bb4a7963cf4e086fb7f009afa2d.jpg

图2  患者诊疗过程总结

白春梅教授点评

患者既往接受过标准的一、二、三线靶向治疗,也经历了减瘤手术,后续治疗疾病进展后尝试使用瑞派替尼进行治疗。从患者使用瑞派替尼治疗2个周期的疗效评价结果来看,经由瑞派替尼治疗近两个月后,患者病灶数目及体积减少,达到了PR,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疗效。


患者对瑞派替尼耐受性好,未出现食欲减退、腹痛、呕吐、肌痛、手足综合征、脂酶升高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且患者服用瑞派替尼后疼痛症状有所减轻。瑞派替尼Ⅰ期和Ⅲ期临床研究数据均表明,瑞派替尼安全性和耐受性是非常好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脱发,为1~2级,多在服药后2个月左右发生,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发生率低,且多为1~2级;贫血发生率低,未报道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对晚期后线治疗的患者来说,很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使得患者有更好的依从性,保障了患者的临床获益。 


患者原发KIT外显子11突变,肝转移瘤和肺转移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都提示KIT外显子11合并外显子17突变,从患者治疗经历来看,使用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获益有限。从目前瑞派替尼INVICTUS研究基因分型数据来看,瑞派替尼对所有原发/继发突变均有获益,包括外显子11突变合并外显子17突变的基因亚型,也验证了瑞派替尼对KIT/PDGFRA突变广谱的抑制机制,也非常期待瑞派替尼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更多临床实例的检验。


结合目前患者疗效和耐受性情况,在后续治疗中建议继续接受瑞派替尼(150mg,qd)靶向治疗。

吴欣教授点评

经过瑞派替尼四线治疗,该患者肺部、前腹壁肿瘤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了PR。就个人观点,患者肝脏转移灶虽可能尚未达到PR,但至少达到了疾病稳定(SD)。整体来看,患者治疗效果令人满意。INVICTUS研究中,85例使用瑞派替尼治疗的患者,有10例达到PR,ORR为11.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 为14.5个月,肿瘤发生退缩后有较长的窗口期,可能为部分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的机会,这也是外科医生非常关注的一点,该患者后续的肿瘤退缩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针对该患者的后续治疗,目前建议可继续服用瑞派替尼;患者肺部病灶可免于局部治疗。而对于肝脏部位转移灶,如采取局部治疗,个人建议可在肝脏核磁检查指导下,判断转移灶的体积及数量,从而考虑联合如射频治疗、微波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

乘政策之东风,期待瑞派替尼惠及更多患者

2020年5月,FDA批准了GIST的首款四线治疗新药瑞派替尼,三线治疗后进展的GIST患者终于摆脱了后线无药可医的困境。同年,瑞派替尼获得CDE优先审评,用于治疗包括已经接受过伊马替尼在内的3种或更多种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晚期GIST成人患者。一系列喜讯使得三线治疗进展的GIST患者重燃希望。2020年7月,基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项目,瑞派替尼成为首个特批可带离院区的临床亟需用药,解决多线治疗耐药后GIST患者的燃眉之急,并于2021年3月31日在中国获批,期待其可早日纳入医保,惠及更多GIST患者。

参考文献

1. Smith BD, Kaufman MD, Lu WP, et al. Ripretinib (DCC-2618) Is a Switch Control Kinase Inhibitor of a Broad Spectrum of Oncogenic and Drug-Resistant KIT and PDGFRA Variants. Cancer cell. 2019;35(5):738-751.e739.

2. Blay JY, Serrano C, Heinrich MC, et al. Ripre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INVICTUS):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21(7):923-934.

3. Janku F, Abdul Razak AR, Chi P, et al. Switch Control Inhibition of KIT and PDGFRA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A Phase I Study of Ripretinib.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38(28):3294-3303.

责任编辑:Yoly
排版编辑:Frank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3月17日
薛鹏龙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肿瘤科
胃肠间质瘤(GIST)是靶向治疗的先驱。
2021年03月17日
曹大平
思南万盛医院 | 普通外科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IST)是靶向治疗的先驱。目前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分别是晚期GIST的一线、二线
2021年03月17日
王根彩
丰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KIT和PDGFRA突变是GIST的关键发病机制。目前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分别是晚期GIST的一线、二线、三线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