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沈琳教授、叶颖江教授:精准检测,精准治疗,实现GIST理想诊疗模式

2021年03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3月7日,由基石药业主办的第一届基石胃肠间质瘤(GIST)高峰论坛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线上线下联动,设北京、南京、广州和海口4个线下分会场,汇集中外GIST领域行业领袖,以“基因驱动、极致所及”为主题,聚焦GIST学术进展,推动GIST精准治疗之路。会后,【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本次高峰论坛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叶颖江教授,就GIST的诊疗现状和精准治疗发展方向进行专访。

               
沈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2019年北京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

               
叶颖江
医学博士、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家委员会结直肠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性学会结直肠肛门功能外科分会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希思科基金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协作组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器官功能保护学组主任委员

GIST临床诊疗,需求远未被满足

沈琳教授:GIST是较少见的瘤种,约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1%,预计全国发病人数在5万例以上。其之所以引起大家热切的关注,是因为GIST是针对某一突变基因行靶向治疗的先驱,是精准治疗的代表。20多年前伊马替尼的问世开启了GIST的靶向治疗时代,也引领了实体瘤靶向治疗的发展。

GIST靶向治疗问世之初,只有伊马替尼这一个药物用于新辅助或术后辅助以及一线治疗,但该药对某些基因类型如PDGFRA外显子18,特别是D842V突变者无效,后续获批的二线和三线药物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亦对该突变无效。在阿伐替尼出现以前,该类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以往,由于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患者无有效药物,导致临床上对GIST基因检测的重视度不够,非针对性的无效用药除了使患者承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更深入地认识GIST基因分型及其耐药机制,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疗效的提高非常重要。当然GIST的靶向药物也不够多,目前国外获批的GIST药物有7种,而中国只有3种,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

阿伐替尼问世,开启GIST精准治疗新时代

叶颖江教授:目前,GIST治疗仍以分线治疗模式为主,即药物选择并非基于基因突变类型,而是按照一、二、三线分线靶向药物治疗的模式。作为基因驱动性疾病,GIST分线治疗的模式存在明显缺陷,该模式不能使特殊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最有效的治疗,并且无效患者还要因此承受相关副作用。

阿伐替尼是全球首款靶向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GIST药物,已于2020年初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突变)GIST成人患者,开创了GIST基于驱动基因分型的精准靶向治疗新时代。而且对于该突变GIST患者,其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6%,相比于既往几乎为零的临床疗效,阿伐替尼的问世可以说为这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精准检测,精准治疗,实现理想诊疗模式

叶颖江教授:GIST是基因驱动的疾病,理想的GIST诊疗模式应该是针对具体的基因类型进行精准的治疗。首先基于GIST原发肿瘤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其基因突变类型,针对性选择高效靶向药物。当肿瘤耐药或疾病进展时,再次取组织活检,行基因检测,并针对突变基因进行精准靶向治疗,从而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但患者即使是接受了精准的靶向治疗,在用药一段时间后,仍可能会发生基因的继发突变从而导致耐药,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加快新药研发,重视并规范病理检测,加强临床医师在新药新方法方面的培训,为实现GIST的理想诊疗目标而努力。

沈琳教授:其实精准治疗对于GIST的重要性业界早已知晓,但由于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相当有限,因此临床上基因检测的积极性不高,基因检测的实施率很低。阿伐替尼是基石药业研发的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突变)GIST患者的高效药物,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达100%,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可获益,肿瘤缩小人群占比80%以上,有效率远超针对KIT外显子11突变的伊马替尼。虽然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在整个GIST人群的占比不高,但阿伐替尼对这一人群的治疗非常精准,因此,未来对于GIST一线治疗,抑或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基于基因分型的精准治疗无疑是发展方向,而精准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基础,只有精准找到正确的治疗药物,才会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

阿伐替尼中国上市可期,造福众多GIST患者

叶颖江教授:阿伐替尼在2020年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目前尚未在中国获得新药上市许可。阿伐替尼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突变)人群ORR高达86%,尤其是为既往无药可治的D842V突变患者带来了希望,期待阿伐替尼在中国尽早上市。

此外,尽管阿伐替尼已于美国上市,但国内仍有很多临床工作者对该药知之甚少,尚需在更多的医疗工作者和GIST患者中进行宣教和推广,使更多医患人员知晓,该突变人群如今已有药可医。

GIST高峰论坛——中外互动,聚焦精准

沈琳教授:本次会议是基石药业主办的第一届GIST高峰论坛,会议内容非常丰富,从外科、内科到病理,多方面、多层次展现了GIST的药物研发历程及GIST精准治疗新进展。本次会议除了邀请到国内GIST领域的顶级专家参会,还邀请到著名的国际专家Michael Heinrich教授线上分享晚期GIST精准治疗新进展,中外专家线上线下联动,不仅对GIST当前的治疗进展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更对领域的治疗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从本次会议中,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是GIST精准治疗的快速发展期,阿伐替尼因其高选择性和高效性已成为GIST精准治疗的杰出典范。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Alissa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3月15日
麻青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阿伐替尼是全球首款靶向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GIST药物,已于2020年初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突变)GIST成人患者,开创了GIST基于驱动基因分型的精准靶向治疗新时代
2021年03月14日
闫爱华
三门峡黄河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1年03月14日
闫爱华
三门峡黄河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