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百科电台
本期电台主播
科普文字
我们通常所说的肺癌就是一种来自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占据总肺癌人群的90%,大部分可手术切除的肺癌都是非小细胞肺癌。我们今天强调的肺癌,专指非小细胞肺癌。
2017年1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共同发布了最新版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标准。与此同时,Rahman等学者以新的分期对2010-2013年间接受治疗的,总共127,09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分期情况下的生存时间:
IA1——3年生存率75%
IA2——3年生存率70%
IA3/IB——3年生存率62%
IIA/IIB——3年生存率44%
IIIA——3年生存率34%
IIIB/IIIC——3年生存率20%
IV——3年生存率10%
这些数据如何理解呢?
我们通俗来说,“3年生存率”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活过3年的几率”
那么IA1期的3年生存率75%,就可以理解为你有75%的机会活过3年。
尽管这个数据对临床医生、对统计学家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反应一定人群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在个体患者预后解读方面则受到明显的限制。
最浅显的理解就是,个人无法通过目前的平均人口寿命来预测自己将活多少岁。
那有人就会问,那如果无法通过平均水平来预测生存,那能不能通过描述大部分患者的治疗结果来反推自己的治疗效果呢?
这种思维逻辑,反映到现实上应该就是这个问题:
“医生呀,你治了这么多病人,他们大多数能活多久呢?”
关于这个问题,郑医生想用统计学上的“置信区间”进行解释。
置信区间指的是,根据样本计算得到的生存率以一定的置信度去估算总体生存率。
非常拗口。
我们以收入为例进行解释
一个地区的平均收入是10000,95%的收入波动范围在3000-23000,那这个区间(3000-23000)就是我们临床所谓的大多数人群了。
但是这个数值在临床工作中对个体患者意义也不大。
很简单的例子“你儿子将来的身高应该介于1.6m-1.9m之间”
此外,虽然病理分期系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生存预测系统,但仍有许多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
这里面包括了基因分型(即目前最热门的靶向治疗)、性别、年龄、病理、生活习惯、治疗手段等等等等。
因此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象就是,即便在同一个分期的人,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的生存时间与治疗效果。
所以,为什么医生不告诉你,肺癌切了以后还能活多久?
那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蒙不对……
但是,虽然郑医生不知道具体到个人的治疗效果如何,但确实是有一些手段可以改善肺癌的治疗效果。
1. 完善病理检查,明确基因分型
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精准化的时代,单纯的病理分期已经不足以决定进一步的后续治疗方案。郑医生提倡的是,只要经济能力足够,都接受积极的检查确定基因分型。因为,一旦发现有效的治疗靶点,将会为后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延长生存,提高治疗效果。
2. 保持乐观心态
乐观的心态能够让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而这两点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极为重要。
3. 戒烟
吸烟不仅是肺癌的第一大诱因,也会干扰肺癌的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在肺癌患者中,那些继续抽烟的人群治疗效果较差,而且表现为抽烟量越大,疗效越差。所以,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
4. 合理膳食结构
研究证实,果蔬摄入更多的人群不容易出现叶酸缺乏。
而叶酸缺乏则会导致DNA结构不稳定导致肿瘤发生,即便在肿瘤患者中,多摄入果蔬的人群也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5. 按时复查
恶性肿瘤从诊断的那天就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从病理学上就是,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进一步播散到全身范围。在理论上来说,肿瘤是不可能被治愈的,随时都有可能复发。只是这个复发几率在早期患者更低而在晚期患者更高。
复发并不可怕,及早发现的复发病灶经过处理一样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目前的肿瘤治疗的最佳效果就是实现一种“长期的带瘤生存”状态。
研究发现,在手术以后2年内复发几率最大,而在5年以后趋于稳定。因此,目前常用的随访方案包括常规随访与应急随访两个系统。
常规随访要求定时进行,2年内3月复查1次,2-5年半年复查1次,5年以后1年复查1次。
应急随访也就是医生口中的“不适随诊”,也就是说一旦出现用常规原因无法解释的不适随时来医院就诊。
6. 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习惯
慢性基础疾病的长期存在会显著增加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举例而言,高血压、糖尿病时血管内膜损害,而肺癌血液高凝进一步促成血栓形成,甚至诱发脑中风。
此外,其他的一些慢性基础疾病也会对人体的免疫力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而缺陷的免疫力将会导致“免疫监视”缺失,导致肿瘤提高复发。
早睡早起、适量运动,也有助于身体获得足够的休息并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更多专业肿瘤科普内容,请关注良医汇患者指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