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臻知拙见(9)医生,临床工作累成狗,你该怎么看文章?

2017年12月19日
作者:郑于臻博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微信号:zhengyuzhendyl)
来源:微信公众号“郑正有词”

臻知

微信图片_20171219100921.jpg

小医生成长日记   |   大医生不用看了

返程高铁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思绪也随之泛动起来。

随意翻动、重新审视过去的文字(臻知拙见(8)再说临床医生学临床的方法论),发现不少瑕疵,也随之有了一些新的心得与体会。

因此,我想谈谈本期的话题——

医生,临床工作累成狗,

你该怎么看文章?

微信图片_20171219100944.jpg

拙见

1、为什么要看文章?

“人们对年龄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活得长,见识就长,懂得就多。年长的人喜欢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可是,我一直觉得,阅历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而是由生活的密度决定的。

单纯地计算经历过多少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的印记。有些人只需要几年就能走过一些人一辈子走过的路。”

以上文字为偶然瞥见,但是我认为也能很好地反推到医疗行业中:

积累有效的医疗密度是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个有效医疗密度,在我看来不是给多少病人办理出入院、写了多少病历。作为医生,确实有义务做好这些最基础、最琐碎的临床工作。必须承认的是,单纯地写好病历并不会对个人成长起到多大的帮助。

有效医疗密度,是基于临床素材的临床思考,简单来说,对临床素材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一个提炼过程

可以说,一个临床医生想成长,就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医疗密度,也就是不断的临床素材的积累与提炼。

这个就要求医生仔细对待自己经管的每一个患者,并将其总结成文字、凝聚成思考。但是仅仅如此,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很多个人文字究其价值仅仅是“孤芳自赏,自说自话”而已。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倾听,倾听他人言论并与他人思想交流沟通,而文献阅读正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临床经验往往脱口而出,但是总结成论文却往往难上加难,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的严谨的逻辑思考与反复推敲的。通过对这些总结性文字的仔细阅读,就可以在临床工作之余,有效地增加我们的医疗密度,让我们更快地成长起来。

2、单纯看文章就够了么?

为什么说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因为,读书和旅途都是一个让自己接触到新思想、新事物的有效方法,这些新思想、新事物经过提炼以后又能成为自身成长的养分。

成长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没有客观指标可评判。换句话说,并不是书本或旅途本身促进人的成长的。

“读万卷八卦娱乐书,行万里无脑约炮路”,则恐怕会耽误我们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171219100951.jpg

读书、旅途,意味着接触不同的思想、遇见不同风景,其本质都是反复求新的过程,而这个新正是促进深刻思考的有效的人生素材。反观,不经思考的拿来主义、人云亦云,只能成为聊天的谈资,而不足以成为成长的关键。

我们也应该以此态度对待文献阅读。

南京鼓楼医院麻醉科谷万杰老师曾说过,“一点之见即可成文”。

任何研究在开始之前,都面对一个选择,即这个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优劣?那就尽量把接受不同治疗手段的人群基本条件进行匹配后(比如目前很流行的PSM方法)再进行分析。

是分析某个治疗手段的疗效?那就尽量将以此手段为主要治疗方式的、长期密切随访的人群纳入进行分析。

是单纯分析总体人群的分布特点?那就将总体人群不加选择地纳入分析。

……

一个研究在设计层面上,往往只能兼顾1-2个研究点进行严谨的设计,那么自然而然,最终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结果中,也就只有这1-2个结果是真正严谨的。至于其余成果,只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么一种状态。

正因如此,很多论文中的大部分结论,只适用于他们的那个研究人群。

就算经过了严谨的实验设计所呈现出来的“conclusion”,也往往充满着各种偏倚(不信的话可以看讨论中常规出现的“偏倚分析”那一部分内容)。

一项研究、一篇论文,不论其影响因子多高、也不论其研究者影响力多大,其本质上只是一个学术组(甚至一个人)对一组数据的解读;只能作为一家之见,仅供参考而已。

对研究结果具备基本的甄别能力,才能让我们快速、高效地“基于他人结果,得到个人感悟”,才能真正高效地增加自己的临床密度。

3、数据那么多,怎么记呀?

熟读文献很重要,能牢记其中数据当然最好。“引经据典,舌灿莲花”的受众人仰望的感觉确实不错。

But!大部分普通人并不具备一目十行又过目不忘的能力。

从大处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了解到既往工作的不足并总结经验与教训,其意义在于大方向的把握。但是,大数据的研究结果在个人解读方面则较为乏力,正如为什么医生不告诉你,肺癌切了以后还能活多久?,我们无法从大数据分析结果预测病友的生存时间与治疗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服务单独个体的临床医生,将很多时间花在牢记各种研究的数据就显得代价过高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数据,而是没必要对每个数据做到牢记“π=3.1415926……”这种水平。

举例而言,在论文汇编(1)一线Osimertinib、肾上腺寡转移、新辅助生活质量、肺上沟瘤)中,我摘抄论文关键数据

“一项meta分析指出,在EGFR突变患者中,一线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其中位PFS 11.0月,而一线化疗中位PFS 仅仅5.6月”,

但实际情况下,我是如此记忆的,“EGFR突变一线TKI,中位PFS差不多1年,一线化疗差不多半年”。

4、怎么看文献才好?

这也不行,那也有错,那到底怎么看文献才好嘛?

恩,各位看官,如果不是有这种感悟,我是不会写出以上文字的。

微信图片_20171219100954.jpg

看好文献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篇论文的基本构架(我说的是我们目前最常见的原创性文章,即original article)。

其基本构件包括:摘要Abstract、背景介绍Introduction、入组方法Material、研究结果(包括图表)Result、讨论Dicussion、利益陈述Funding、引文介绍Reference。

其中,摘要旨在浓缩研究最关键结果、背景介绍旨在介绍该研究开展的原因与意义、入组方法旨在说明研究设计、研究结果我就不用说了吧、讨论则主要针对研究的每一项发现进行深入的解释。至于利益陈述、引文则多不在我们日常阅读的范畴内。

郑医生对论文一般是这么阅读的(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摘要——通读,作为甄选是否进一步阅读全文的关键;

背景——通读,理解研究开展的背景与意义,对于更好地发散思维是十分有帮助的;

入组——选择性通读,这里强调弄清楚研究设计本身,即这个研究对象是如何选取的,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一项缺乏明确入组标准与治疗方案的研究,不管其样本量多大,只能算IIC类临床证据(比如SEER/NCDB数据库相关文章)……详参臻知拙见(2) 如何正确解读低级别临床证据?

结果——选择性通读,既然图表是研究最亮点所在(不是最亮点,作者花那么多时间作图作表又是为什么?),我往往是先看图表再看文字。强调对重要研究结果的重点把握,而不花太多的时间在那些”为呈现研究严谨性而特别陈述的“或”文章必须出现但是本质上无多大价值与意义的“文字中。

讨论——讨论是体现一个人背景知识、学术底蕴的最关键时候,但是,大部分讨论都好长……郑医生有一个取巧的办法,即分人阅读。对于那些”非大牛期刊、非大牛团队“的”双非研究“,我多以一种选择性通读的方式进行,即跳着看;而对于那些来自大牛期刊或大牛团队的研究则采取通读的方式进行。亲测有效、屡试不爽……

微信图片_20171219100957.jpg

最终希望达到的一个状态就是,在熟悉研究背景的前提下,在了解研究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甄别,则其善者而从之~

相比传统的全通读方法,这种方法层次清晰,逻辑清楚,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且不怎么花时间,简直是”居家旅行、消灭文献的必备良药“

微信图片_20171219101001.jpg

基于以上感悟,郑医生决定开辟“悦读”系列,旨在以此方法快速地跟进肿瘤研究进展,欢迎大家多多关注、保持交流、共同提高~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170912104030.jpg

作者微信公众号:

微信图片_20171218124602.jpg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