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stjuwalker
来源:肿瘤资讯
在带大家了解这几项研究前,我们先来看看本届ASH的一些花絮吧。
本届大会在会场中摆有跑步机,听了那么多大咖讲座,看了浩如烟海的壁报想必比肯定是累了。没关系,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为大家考虑得很周到,累了随时可以在跑步机上跑两步或者用印有ASH会徽的杯子喝一杯咖啡缓解疲劳。
罕见病领域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ASH也不例外。在今年大会的会场中主办方用沙子建起了一座镰状细胞贫血的雕像,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雕像反应怎样,反正我是有挺多感触的。
扯完蛋了我们来正式进入主题吧。
摘要号613:存在微小病变的滤泡型淋巴瘤使用Obinutuzumab或利妥昔单抗一线免疫诱导和维持治疗的III期GALLIUM研究
滤泡细胞淋巴瘤(FL)一线治疗后检测患者微小残留病(MRD)水平可以反映治疗效果并预测预后。GALLIUM研究目前正在全球进行随机3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obinutuzumab(Gazyva,G)+化疗 vs rituximab(R)+化疗作为新确诊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诱导和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GALLIUM研究共纳入1401例新确诊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1202例属于滤泡性淋巴瘤。既往的研究结果表明,G+化疗在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优于R+化疗。本次ASH会议中,研究人员公布的是中期诱导化疗(MI)期间和结束诱导化疗(EOI)患者的MRD水平。
通过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PB)和骨髓(BM)MRD水平,MI检测PB MRD,EOI检测PB和BM MRD。在EOI后可供分析的696例患者PB或BM样本中,G+化疗组患者MRD响应率明显高于R+化疗组 (92% vs 85%; p=0.0041);BM残余肿瘤细胞清除率方面,G+化疗组亦高于R+化疗(93% vs 83%; p=0.0014)。但EOI后两组患者的PB残余肿瘤细胞清除率相似。治疗早期MRD清除方面:MI期间,G+化疗组 VS R+化疗组患者外周血达到MRD阴性的比例为94% VS 89%。两组患者中EOI后PB/BM达到MRD阴性的CR/PR患者PFS也更长。
EOI后不同MRD水平患者PFS
该探索性分析数据支持接受免疫化疗治疗的FL患者,EOI后评估MRD具有潜在判断预后价值。与R+化疗相比,以G+化疗的诱导治疗方案可以快速且更有效的清除肿瘤细胞。在诱导治疗PB和BM缓解深度方面,G也更有效。
摘要号182:Adcetris对比甲氨蝶呤或Bexarotene治疗CD30阳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存在显著临床疗效的III期Alcanza 研究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CTCL)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晚期预后差。目前的治疗方案很少能达到持续缓解,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新药对患者的预后较标准治疗方案(例如甲氨蝶呤或贝沙罗汀)好。
既往的二个2期单臂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D30单抗( brentuximab vedotin,BV)治疗CTCL非常有效,总反应率(ORR)大约70%。 ALCANZA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开放的3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BV VS 医生选择方案(MTX或Bex,PC)治疗复发CD30阳性CTCL患者的疗效。
研究人员共纳入131例患者,意向治疗人群128例(97 MF, 31 pcALCL),按照1:1比例随机接受BV( 1.8 mg/kg IV,每3周1次)和MTX(5–50 mg PO,每周1次)或Bex(300 mg/m²,PO,每天1次)治疗,最多接受16个疗程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除BV组皮肤外疾病患者更多外,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类似。主要研究终点是ORR4(ORR持续≥4个月),次要研究终点包括CR率、PFS和症状困扰(symptom burden)。
中位随访17.5个月,BV组和PC组ORR4的比例为56% vs 13%,中位PFS为16.7 vs 3.5个月。BV组(n=43)ORR为63%,CR率为16%;PC组(n=13)ORR为20%,CR率为2%。症状困扰方面,BV组患者也显著低于PC组(-27.96 vs -8.62; p<0.0001).
该研究是首个比较新药 VS 标准方案治疗CTCL的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BV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PC组,BV可以显著提高患者ORR4(44%)和PFS(13.2个月)。此外,BV组患者ORR率、CR率及症状困扰减少方面均优于PC组,且安全患者可以耐受,也是基于此研究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蕈样真菌病(MF,mycosis fungoides)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相信CD30很快会被批准用于CTCL的治疗。
摘要号145:LyMa研究: 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的年轻MCL能够延长生存期
套细胞淋巴瘤(MCL)大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初始治疗效果好但最终不可避免的会复发;因此在早期和晚期复发时控制或清除残余MCL细胞非常重要。既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MCL患者用R-CHOP方案治疗后再用R维持支持可以延长总生存期。目前年轻MC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大剂量阿糖胞苷诱导治疗后行A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ASCT用R维持治疗是否能使患者获益目前还没有研究开展。
LyMa研究是一项全球随机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ASCT后用R维持治疗能否使新确诊的年轻MCL患者获益。4个疗程R-DHAP方案化疗(21天/疗程)后行ASCT,移植前如果没有达CR的患者再额外接受4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14天/疗程),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为R-BEAM。移植后缓解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接受R维持治疗,每2个月一次,共3年,主要研究终点是EFS,次要研究终点是PFS和OS。
从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共纳入290例新诊断的年轻MCL患者,中位年龄57岁。ASCT后共有240例患者进入最后分析,接受R维持治疗组vs 未接受R维持治疗组4年EFS分别为78.9%和61.4%,4年PFS和OS分别为 82.2% vs 64.6%和88.7% vs 81.4%。
该研究首次证实了年轻MCL患者ASCT后接受R维持治疗可以延长EFS、PFS和OS。因此,4个疗程R-DHAP方案化疗后行ASCT,再用利妥西单抗维持治疗(每2个月1次,持续3年)是年轻MCL患者新的治疗标准。
摘要号229:GLLM1研究: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使免疫化疗后残存病变的高危CLL患者获益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线免疫化疗后可以用遗传标记和MRD来判断出预后差的患者。CLLM1研究旨在用双盲的方式评估来那度胺 vs 安慰剂维持治疗CLL的疗效,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CLLM1研究共招募了5个国家、62个研究中心468例患者,经过筛选最后进入分析的有89例患者。按照2:1比例(来那度胺组60例,安慰剂组29例)随机接受来那度胺或安慰剂维持治疗,来那度胺的量从第一疗程的5mg逐渐增加至第7个疗程的15mg,后期是否增加来那度胺的量需根据MRD水平(6个月/次)决定。
截止数据收集时所有患者共接受中位10个疗程治疗(来那度胺,11疗程(0-42);安慰剂,9个疗程(1-35)),因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来那度胺组有27例患者退出治疗,安慰组有21例。来那度胺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障碍、皮肤病发生率较安慰组高,但感染及血管疾病发生率两组类似。
中位观察17.7个月,PFS的危险比为0.198。安慰剂组PFS为14.6个月,截止数据收集时来那度胺组PFS还未达到(见图1)。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免疫化疗治疗后残存病变的高危CLL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以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