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结直肠癌的左右之分:当下的临床实践需要修正吗?

2016年10月17日

编译:Eva

来源:肿瘤资讯


在今年早些时候,已有研究证实了左右半结肠癌在治疗和预后上大相径庭,而近期JAMA Oncology杂志报道了今年ESMO会议上关于“结直肠癌左右之分”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介绍如下。

基于两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在RAS野生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原发性肿瘤位于左侧者经靶向化疗药物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客观治疗有效率(ORR)等指标明显优于肿瘤位于右侧且经靶向化疗药物治疗者。

因此,对于右半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更为可靠的治疗策略。

在后续关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试验中,应在分层标准部分纳入考虑原发性肿瘤位置,尤其是治疗药物涉及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因为肿瘤位置将会对此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Tejpar教授及其团队纳入142例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中左侧肿瘤起源于结肠左曲、降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等部位,并开展了一项临床III期随机对照研究(CRYSTAL),比较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方案的效果。

自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加入FOLFIRI方案(氟二氧嘧啶、亚叶酸钙和伊立替康)之后,所有左侧发病的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期和客观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有了明确改善。

在今年早些时候,Venook教授等纳入了1137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其中肿瘤位于左侧者中位总体生存期为33.3个月,而肿瘤位于右侧者中位总体生存期仅为19.4个月。

有研究人员纳入157例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开展了一项临床III期随机对照研究(FIRE-3),比较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与FOLFIRI方案联合贝伐单抗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左侧结直肠癌的患者,两种治疗方案在客观治疗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上杰并没有明显差异,然而,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组的总体生存期明显优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组。

此外,一项研究表明71例右侧结直肠癌患者对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的治疗方案并没有效果,其中33例来自CRYSTAL试验和38例来自FIRE-3试验,肿瘤起源于阑尾、盲肠、升结肠、结肠右曲或横结肠。因此,此类患者经标准治疗方案后获益有限。

在排出性别、先前辅助疗法、BRAF基因突变情况等诸多变量后,研究结果仍然发现原发性肿瘤的位置与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会产生明确影响。

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治疗方案中添加西妥昔单抗后,右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而左侧结直肠癌患者则可以明显获益。

由于EGFR抑制剂敏感性基因表型死于在左侧肿瘤患者中更为常见,后续将会有更多试验去探究RAS野生型右侧转移性结直肠癌是否会从西妥昔疗法中获益。

既往研究表明,右侧结直肠癌患者更倾向于女性患者,且伴有多处转移,而左侧结直肠癌似乎仅存在肝脏转移。这就意味着,左右侧结直肠癌患者在疾病进程和预后上存在明显不同。

临床实践或可需要修改

上述研究结果或可影响当下的临床实践,并产生一系列的改变和修正。原发性肿瘤发病位置或可潜在预示疾病预后,这不仅会影响临床试验的设计,还会影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这种“半侧效应”首先于2001年首先被发现,至今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除了先前提到的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现有研究正在分析原发性肿瘤位置是否可作为帕尼单抗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关于其预测和预后作用的具体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以提供关键的提示信息。此外,这些研究数据是否可应用于结直肠癌早期阶段、RAS突变型或其他遗传型结直肠癌,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分析。

版权属良医汇肿瘤资讯App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资讯App”

责任编辑:Lilith


参考文献

Left vs Right Difference in CRC: Now Practice Changing?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7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