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直肠癌MDT——西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出品!

2015年11月25日

作者:

张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唐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近年来直肠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逐渐得到认可,特别是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直肠癌的治疗,多学科的参与和努力成为广大患者的福音。但是,MDT的形式应该如何组织、各个学科在MDT中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在目前的中国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2015年深秋,由陕西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分会主办、西京医院放疗科承办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交流与讨论直肠癌专场”在古都西安召开。会议由西京医院放疗科主任石梅教授担任主席,特邀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金晶教授带领的结直肠MDT团队参与,陕西省内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和教授参与了交流和讨论。

此次直肠癌MDT专场会议中,西京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别带来了1例精彩的病例,来自放疗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病例进行了精彩的评述和解读,气氛热烈温馨。下面为大家分享这2个经典的案例。

案例一(西京医院提供)

病史介绍

患者,65岁,男性。

2014-09因“大便变细、带血2月”就诊。

直肠指诊:距肛门7cm可触及不规则环形肿块下缘,固定,肠腔狭窄明显。

肠镜:距肛门7-10cm直肠见溃疡性病灶。

盆腔MRI示:直肠中上段及乙状结肠管壁局限性增厚,信号异常,考虑直肠癌伴周围脂肪层、淋巴浸润。

腹部增强CT提示:左侧髂总动脉旁及腹主动脉周围多发大小不一淋巴结。

肿瘤标志物:CEA升高,6.62ng/ml。

病理诊断:直肠低分化腺癌。

临床诊断:直肠中段癌伴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T3N2M1b,IVb期。

讨论一: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科肖菊香教授:

晚期直肠癌患者应尽量争取转化、最大肿瘤退缩,再结合后期放疗的综合治疗较为理想。

医科院肿瘤医院影像科蒋力明教授:

直肠癌跳跃式转移较为少见。该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诊断推荐有条件做PETCT,无条件可做MRI,以准确分期。

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金晶教授:

如果是M1情况,首选进行系统治疗,之后根据病人转归情况,再次组织MDT,如果转化成功可行局部区域放疗或手术;如果转化不成功,针对寡转移(即除原发灶外,转移区域并不广泛的情况)和原发灶,通过局部区域的放疗,有希望达到局部根治的目的。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王新教授:

首先对临床分期的评估应准确,然后治疗目标要明确,是选择直接姑息治疗,还是在系统治疗后,争取局部治愈。因此,对于这名患者,明确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很重要。

西京医院消化外科赵青川教授:

外科医生主要关注的是手术能否将肿瘤清除干净。从这例患者来说,外科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髂总和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说,这个淋巴结出现的意义是一个提示全身转移的信号。手术从技术上可以切除,但切除的临床意义可能有限,更需要的是一个围手术期的恰当处理。

初始治疗经过

同步放化疗+靶向(2014-9-22起):

盆腔+腹主动脉旁延伸野照射:45Gy/25f,腹主动脉、髂总肿大淋巴结同期加量照射62.5Gy/25f;同期化疗:XELOX(三周方案) ×2周期;同期靶向治疗:第二周期化疗前检测K-ras阳性,行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

新辅助化疗+靶向(2014-11-07起):

FOLFOX6×3周期+尼妥珠单抗。

疗效评价:

CT影像提示:直肠中上段管壁增厚较前减轻,左侧髂血管及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较前缩小、减少;复查CEA正常。

根治性手术(2014-12-30):

“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回肠双管造瘘术”,术中一并切除腹主动脉旁残留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理:

低分化腺癌,侵及全层,侧切缘及环周切缘未见癌组织,有神经侵犯,肠系膜淋巴结(2/2)查见转移癌,并见癌结节多枚。周围粘膜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分期:

AJCC ypT3N1b。

免疫组化结果:

MLH1(+),MSH2(+),MSH6(+),PSM2 (+),c-Met(+),S-100。

术后辅助治疗: FOLFOX6×4周期+尼妥珠单抗x 8次。

病情进展

2015-5:

出现左颈部包块,伴明显疼痛。

全身PET/CT提示:左锁骨上下区、纵膈及双肺门、胸9-12椎体旁多个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

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转移性低分化癌。

基因检测提示:K-ras、N-ras及BRAF野生型。

挽救治疗

2015-5-25起

行左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照射50Gy/25f,同期肿大淋巴结加量照射62.5Gy/25f;

同期化疗FOLFORI×3周期;

辅助化疗FOLFORI×4周期;

贝伐珠单抗300mg×8次。

2015-9-10起

口服卡培他滨,继续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疗效评价:

颈部转移灶达CR;盆腔、腹部病灶CR;纵膈及椎旁病灶稳定(未照射区域)。

病情再次进展

2015-10-7

出现恶心、呕吐。

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移行处狭窄。

胃镜:十二指肠乳头远端见巨大溃疡型病变,活检质韧,管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

活检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

为解除梗阻,于外院行支架置入,后续拟进行细胞免疫治疗。

2015-11-8

出现黄疸,总胆红素189μmol/L。

讨论二:该患者治疗方案的讨论及下一步治疗方案推荐?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王新教授:

1.该病例初始治疗采用术前放疗同期联合双药化疗,再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力度都比较强,目标是希望通过手术获得局部治愈,但是从治疗结果看,该患者获得根治的可能性比较小,值得深思。

2.目前患者出现十二指肠转移、黄疸情况,如果有胆道梗阻,需要引流,支持治疗应该是最佳选择。

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金晶教授:

这名患者虽然是一个M1的病人,先行术前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也是我们MDT一个经常采用的策略。经过术前治疗,术后病理分期仍然是T3N1,没有很好的降期,提示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性差。患者在手术后短时间内再次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的范围广,我们会再次发起MDT,求助内科,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全身治疗方案阻止进一步扩散。挽救治疗时因患者有局部疼痛的症状,放疗对于止痛是有效的,按照现在的状况,后续支持治疗是最好最合适的。

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依荷芭丽.迟教授:

化疗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治疗有效,从而争取后续局部治疗的机会;第二个,其实化疗也是一个等待期间,用来观察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对这样一个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可以以系统治疗为主,择期经过MDT,后续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对于后续疼痛症状选择局部放疗是可以的,现在止痛药物的选择有很多,应该考虑使用。目前患者如果能解除梗阻,后续也许还有治疗的机会,如果不能解除梗阻,最佳的方式就是支持治疗。

病例小结

1. 肠癌患者初始治疗时准确的临床分期十分重要,规范的MRI扫描技术可起到重要的分期诊断作用,必要时应该采取多模态检查,明确分期;

2. 放疗局部控制的作用较好,须注意掌握时机;

3. 每一阶段治疗结束后,都应该及时组织MDT,准确的给予疗效评价并选择后续治疗方案;

4. 晚期患者的治疗应特别注意治疗策略的选择,避免增加过多的治疗费用及治疗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提供)

病史介绍

患者,50岁,男性。

主诉:便次增多伴便血半年余。

查体:KPS 80分,直肠指检未触及明确直肠肿物,指套无染血。

肠镜及超声内镜:直肠(距肛门缘6-11cm)可见一溃疡型肿物,病变主要位于固有肌层,侵透浆膜,考虑直肠癌。

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未见异常;CEA、CA199正常。

胸腹部CT:未见肝、肺转移。

病理:(直肠)腺癌。

直肠MR:

T2WI

DWI

冠状位

矢状位

影像科蒋力明教授:

(解读该例患者MRI分期)对直肠癌的局部分期首先推荐使用MRI,尽量能做小野高分辨率扫描+DWI扫描的结合;对病变的MRI分期以及相关MRF、EMVI状态的评估均与预后密切相关。

诊断和分期

P直肠中段腺癌,肠周LNM

MRIT3bN1M0 IIIB MRF-

高血压II级

下一步治疗

手术

术前同步放化疗

术前短程放疗

新辅助化疗

术前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

术前短程放疗→新辅助化疗

放疗科石梅教授:

该病例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治疗前的分期和评估是非常准确的,基于治疗前大量的影像资料和肠镜评估,为患者下一步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放疗科金晶教授:

目前局部晚期的直肠癌不论是NCCN指南或者是ESMO指南均推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的优化上。该病例选取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起的STELLAR研究,治疗采用术前短程放疗→新辅助化疗→TME手术→辅助化疗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术前短程放疗:(2015-5-5至5-12)

VMAT技术 6Mv-X线盆腔照射 95%PTV 25Gy/5F/5d

放疗过程顺利,无放疗中断/延迟,无放疗剂量减低

放疗反应:无乏力、恶心、呕吐;无腹泻、里急后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新辅助化疗:(2015-5-19至7-28)

XELOX (标准3周方案) × 4周期

化疗过程顺利,无化疗中断/延迟,无化疗剂量减低。

化疗反应:III度腹泻;II度白细胞下降;无乏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根治性手术:(2015-9-8)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回肠远端双腔造瘘术

结直肠外科梁建伟教授:

(展示了该例患者手术视频、未做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手术视频、长程同步放化疗后直肠癌手术视频)对于做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而言,难度确实增加了,需要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并积累经验。但是基于术前新辅助治疗对患者带来的益处,依然推荐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去做术前治疗,只要积极围手术期准备、术中仔细认真,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病理:

直肠壁可见中-低分化腺癌残存,可见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肿瘤细胞部分退变、坏死,间质局部纤维化及散在多灶粘液湖,符合中度治疗后改变(TRG 2级)。残存肿瘤侵至浅肌层,未累及直肠旁脂肪。上、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未见癌。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7)。

免疫组化:

BRAF-V600E(-),MLH1(+),MSH2(+), MSH6(+),PMS2(+)。

ypTNM分期:

ypT2N0

病理科邹霜梅教授:

直肠癌手术标本的处理有必备的程序和规范,大体标本的处理需要评估TME手术质量、墨水标记切缘等;镜下标本需要评估各个切缘特别是环周切缘情况、找到12枚以上的淋巴结、病理分期等。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病例,特别注意评价治疗后反应。做好术后病理分析非常重要,其中诸多因素对患者术后治疗以及预后有重要提示。

新辅助治疗疗效:

降期:MRIT3bN1→ypT2N0;R0切除。

下一步治疗:观察or辅助化疗?

肿瘤内科依荷芭丽·迟教授:

该例病人按照STELLAR研究的推荐,术后还是要接受2周期XELOX方案的辅助化疗。事实上,新辅助治疗后术后的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辅助化疗,目前是有争议的。目前已经有4项大型III期随机对照研究对比术前放化疗后→根治性手术后、做或不做辅助化疗的差异,结果显示术后加入辅助化疗无生存获益,这其中研究组辅助化疗的比例低可能降低了辅助化疗的效果。另外在2015年ECC会议上有一个英国的回顾性大数据报道,显示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后手术后分期为ypII期患者,如果有≥2种预后不良因素(pT4、分化程度差、<12淋巴结清除、脉管受侵、周围神经侵犯、诊断时存在梗阻/穿孔情况),则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病例小结

一个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既要参考指南推荐、也要个体化对待;MDT中的各个学科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可能作用有大小,但是缺一不可,合力才可以对肿瘤重拳出击,少了任何一个就消弱了力量。


(本文为【良医汇-肿瘤资讯】原创,欢迎转发,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