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沈琳教授:食管癌治疗现状与未来研究

2016年07月31日

来源:肿瘤评论


在中国,主要高风险因素是吸烟、饮酒和家族遗传倾向,以及地方性饮食习惯等。饮酒史和吸烟史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两者都有,则ESCC发病率更显著。同时,研究发现饮酒和吸烟引发的基因调控,以及从分子水平方面也有所不同,所以将来的研究可能也需要关注异质性问题。最近,国内研究显示HPV感染与ESCC相关,高风险HPV基因型为HPV-16、-18和-33,而且ESCC与HPV-16的表达和调控相关。

中国在食管癌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些研究并没有转化为临床实践。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沈琳教授认为这与研究投入有关,大量资金投入到病因学研究,非常遗憾的是,ESCC的发病率虽略有下降,但是在初发患者几乎是不存在的,初发患者数量仍在增加,每年大约有30万新发患者。

ESCC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较差,特别是持续的有效治疗时间较短,即便是比较早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非常低,如果是局部进展,和手术、放疗结合的生存率基本不超过20%,如果是IV期,则比胃癌预后还要差。总的来讲,食管癌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一年,虽然食管与胃是难兄难弟,在药物治疗方面,胃癌是滞后的,但是食管癌更滞后。

新药的研究主要是西方国家在做,而且结果全都失败。ESCC中EGFR的表达非常高,在大肠癌中抗EGFR治疗的效果很好,而且头颈癌中效果也很好,但是ESCC抗EGFR的治疗都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的入组人群很少进行筛选,食管鳞癌和腺癌是混在一起的。

在临床上,ESCC也有很多不同。对于局部进展期的食管癌,沈教授介绍了1例18岁女性患者,患有食管颈段肿瘤,侵犯器官以后引起气到堵塞,这样患者的治疗有急性期的表征,对此该如何治疗,药物治疗何时进行,何时进行放疗或手术治疗,这些都需要探索;一些患者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肝肺转移,这也是非常常见;还有一些患者是食管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浸润能力较强,会引起出血、气管损伤、食管纵隔瘘。ESCC在局部侵犯方面比胃癌和食管腺癌都要强得多,所以在治疗前要解决感染问题,进食通道的问题,有时需要做支架。所以说对于这些患者显然是不能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法,研究已经发现ESCC在临床特征方面不同,不能用一个综合方法治疗所有人群。

在临床上,ESCC治疗首选手术。对于颈段食管,放化疗结合与手术的治疗效果类似。药物治疗主要是围手术期治疗,包括术前和术后。对于局部进展期食管癌,药物还没有突破放疗的地位。对于广泛转移,目前还是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局部侵害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有时需要结合放疗。

食管腺癌和鳞癌的不同有基因组学证据支持,鳞癌与非鳞癌存在明显不同,所以混为一谈的话,无法得出客观的治疗结果。ESCC没有研究成果,于是通过与头颈癌进行比较,由于都是鳞癌,生物学特性可能会相似,目前国内外都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两者基因组之间的匹配度较高。而且通过与头颈鳞癌和NSCLC中的鳞癌进行比较,发现ESCC与头颈鳞癌基因组更相似,与肺鳞癌差别较大,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目前没有治疗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ESCC可以参照这两种鳞癌进行治疗,这也为药物选择和后续治疗提供了一些依据。

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如HER2表达。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食管腺癌,但是研究显示,ESCC中HER2阳性率在3%-20%,所以在下一步研究中也将对针对这一人群进行特殊治疗。

在ESCC基因谱中的一些通路与其他实体瘤存在很多相似,但是一些通路的亚人群比例较高,这与胃癌不同,胃癌一般是在1%-5%,而ESCC都是在10%以上。这些通路涉及到细胞循环、细胞增殖和干细胞通路的指标,这些领域中都有新药在研发,但是并没有用于这些人群。总的来说,抗EGFR、抗HER2、FGFR、多靶点TKI、CDK4/6抑制剂、STAT3、WNT,以及免疫检查点药物等几个方面在未来都是非常有前景的。沈教授所在医院使用尼妥珠单抗进行的一个单组II期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人群中一部分人获益明显,特别是局部进展期患者。基于这个研究,目前正在进行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研究刚刚开始。

在CDK4/6-CyclinD-Rb信号通路方面,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已经开始应用,一些关于ESCC的临床前动物模型研究也开始进行。研究发现,CDK4/6抑制剂本身的效果较弱,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但是与其他药物结合主要是在G0期,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药物,如果与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则毒性较大,未来还需要进行研究。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大领域。研究发现,在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人群中PD-1表达较高,在结直肠癌与非结直肠癌中,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人群的PD-1治疗效果非常好,这个人群中PD-L1表达也非常高。在食管癌中,PD-L1表达水平在20%-40%,与结直肠癌不同,食管癌的分期越晚,表达水平越高,而且PD-L1、PD-L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在将来,ESCC中PD-1和PD-L1表达很可能成为免疫治疗很好的适应人群,但是还需要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国外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如KEYNOTE-028研究针对Pembrolizumab,筛选了PD-L1表达≥1%的人群,目前结果中ORR都是在20%-30%,具有很好的前景。除了Pembrolizumab,还有Nivolumab,这两种药物都在做ESCC的研究。

总结

ESCC治疗的研究进展非常有限,比其他实体瘤滞后很多,而中国ESCC占了全世界的50%以上。精准治疗是一个研究方向,但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将来的研究进行探索。ESCC具有很大的治疗需求,每年中国的发病患者有30万,其中20万死亡,因为治疗一旦无效,很难找到其他方法,医生也不愿意接诊这类患者。沈教授认为,针对EGFR靶点的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未来几年ESCC治疗中的最大成果。

责任编辑:Janet

相关阅读
评论
2016年08月09日
135****5900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心胸外科
真心希望有食管或者贲门靶向药出来,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晚期食管癌有好办法。贲门癌恶性度高,我们临床做过一个贲门癌,术后如期化疗,效果很好,6个月出现肺转移,没有病理,临床诊断,口服卡培他滨,目前肺部情况消失,术后13个月了。
2016年08月01日
安徽省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 | 肿瘤科
总结的很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