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 大会前瞻】lisaftoclax单药治疗BTKi耐药R/R CLL/SLL患者,带来高缓解和持久PFS

11月2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Oral Abstract Session

Session Title

642.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Treatment of CLL in Relapse and in Richter Transformation

摘要号

abs25-13909

英文标题

Results of a registrational Phase 2 study of lisaftoclax mon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CLL/SLL) who had failed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BTKis)

中文标题

Lisaftoclax单药治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的注册性II期研究结果

讲者

周可树

讲者机构

The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Cancer Hospital, Zhengzhou, China

研究背景

BCL-2抑制剂在CLL/SLL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尽管维奈克拉单药已获批(中国以外地区)用于治疗伴17p缺失[del(17p)]的CLL/SLL患者,但对于既往接受BTKi治疗失败、尤其是既往接受过以CD20为基础免疫化疗(ICT)方案或携带高危(HR)因素的CLL/SLL患者,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在中国,存在高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研究方法

该关键性II期研究(APG2575CC201;NCT05147467)入组的复发/难治性(R/R)CLL/SLL患者需满足以下双重标准:(A)既往接受过≥1线BTKi治疗后疾病进展;(B)既往ICT治疗失败或携带高危(HR)因素(如del(17p)/TP53突变、IGHV未突变、染色体复杂核型[CK])。入组患者接受每日口服lisaftoclax(一种新型BCL-2抑制剂),采用5天快速递增给药方案(从20 mg至600 mg目标剂量),以28天为周期重复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疗效由研究者和独立评审委员会(IRC)根据血液学、影像学及骨髓(BM)检查结果,依据NCI-WG-CLL标准和2014年Lugano NHL标准评估,包括完全缓解(CR)、伴不完全骨髓恢复的完全缓解(CRi)和部分缓解(P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OS)、微小残留病(MRD)及不良事件(AEs)。

研究结果

截至2025年7月25日,共入组77例患者,末例入组患者完成≥18周期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2.01个月。入组患者中位年龄63岁,其中,59.7%为男性,31.2% ECOG PS评分为2。68例(88.3%)为CLL患者,66例(85.7%)为Binet B/C期,45例(58.4%)为Rai II-IV期。9例(11.7%)为Rai III/IV期SLL患者。35例(45.5%)对BTKi和ICT均耐药或不耐受;其余42例(54.5%)为BTKi治疗失败且携带高危因素。30例(39.0%)患者存在del(17p)和/或TP53突变;33例(42.9%)患者存在复杂核型(CK);21例(27.3%)患者为高复杂核型(异常染色体数≥5);41例(53.2%)患者为IGHV未突变。在33例CK患者中,21例(63.6%)患者同时存在del(17p)或TP53突变。在72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62.5%(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和58.3%(研究者评估)。中位PFS为23.89个月;中位至缓解时间(TTR)为3.68个月;中位DOR为18.53个月。中位OS未达到。几乎所有患者均对既往BTKi耐药(非不耐受);14例(18.2%)患者曾换用不同BTKi,仅5例达到PR。单因素分析显示,伴del(17p)/TP53突变和复杂核型患者的mPFS为11.2个月,而无del(17p)/TP53突变或复杂核型者为29.6个月;高复杂核型与非高复杂核型患者的mPFS分别为12.9个月和29.6个月。这两类人群占总人群近30%,比例远高于既往研究报道的数值。在55例MRD可评估患者中,12例(21.8%)达MRD阴性;在11例骨髓MRD可评估者中,6例(54.5%)达到MRD阴性;在11例外周血与骨髓MRD均可评估患者中,6例(极少数)达MRD阴性。需要注意的是,因研究在COVID-19疫情期间开展,许多患者因感染无法坚持治疗或获得满意疗效。55例(74%)患者出现≥3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常见(≥10%)TE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28.6%)、血小板减少(23.4%)、贫血(15.6%)和感染性肺炎(11.7%)。40例患者(53.2%)出现≥3级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27.3%)、血小板减少(16.9%)、白细胞减少(7.8%)、贫血(9.1%)和感染性肺炎(3.9%)。无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无lisaftoclax治疗相关死亡发生。

研究结论

本研究显示,lisaftoclax单药治疗经多线治疗且对BTKi耐药的复发/难治性CLL/SLL患者中具有显著客观缓解率和持久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接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lv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