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大会前瞻】范磊教授深度解读对局限期ENKTL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优化

11月24日
撰写:江苏省人民医院杜心怡医师
点评:江苏省人民医院范磊教授
来源:肿瘤资讯

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是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2025年第67届ASH年会于12月6日~9日在美国奥兰多召开,会议将公布最顶尖的血液学领域研究摘要,分享和探讨全球前沿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及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摘要一经公布,【肿瘤资讯】第一时间邀请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范磊教授,就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点评,内容如下。

范磊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 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 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淋巴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南京医学会血液分会 副主任委员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大学附属纽约长老会医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淋巴肿瘤的精确诊疗

Abstract abs25-10662:低剂量放疗后EBV清除与复发模式在局限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一项155例患者的单中心研究

原标题: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ost-treatment EBV clearance and relapse patterns in localized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low-dose radiotherapy: A single-center analysis of 155 patients

作者:Yoon Sang Eun, Dongryul Oh, Junhun Cho, Seok Jin Kim, Won-Seog Kim

研究背景

放疗和门冬酰胺酶(L-ASP)为基础的系统化疗是局限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鼻型的主要治疗策略。目前国际共识推荐的局部放疗剂量为50-56Gy,研究者中心则采用了低剂量放疗(40Gy/20次)联合每周顺铂同步化疗,后序贯巩固化疗的治疗策略,旨在系统评估该模式下患者的长期结局、复发模式及EBV-DNA清除的预后意义。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至2022年间收治的155例局限期ENKT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200cGy/天×20次)联合同步顺铂(每周30mg/m²)。其中141例(91.0%)接受了后续化疗(CCRT-CTX),14例(9.0%)仅接受CCRT。化疗方案包括含L-ASP或不含L-ASP的方案。根据EBV状态、治疗反应和复发模式分析结局,并记录继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

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50岁(范围15-82岁),男性占64.5%。大多数患者(65.2%)处于IE期,89.0%存在鼻腔受累。69.0%的患者为PINK 0分,85.8%的患者为PINK-E 0-1分。

在141例(91.0%)接受CCRT-CTX治疗的患者中,85.8%达到完全缓解(CR)。而14例仅接受CCRT治疗的患者中,57.1%获得持续CR。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范围62-8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2个月,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CCRT-CTX治疗组的PFS显著长于单纯CCRT组(p=0.004)。不同化疗方案(VIDL、VIPD、MIDL、GDP)及门冬酰胺酶使用与否对PFS和OS均无显著影响。治疗后EBV DNA转阴对PFS的改善呈现有利趋势(p=0.092)。但当结合治疗反应分析时,达到CR且EBV转阴患者的PFS(p<0.001)和OS(p=0.061)显著优于未达CR或EBV持续阳性的患者。

在全部155例患者中,54例(34.8%)出现疾病复发,其中原发部位复发29例,远处复发25例。采用低剂量放疗(40Gy),原发部位控制率为81.3%(126/155)。在长期毒性方面,继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低(3例:乳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这表明采用限制性放疗野和低剂量策略或可降低第二肿瘤的发生风险。

研究结论

在局限期ENKTL中,采用低剂量、限制性放疗野联合同步顺铂的方案展现出良好的长期预后且继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在CCRT后追加化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治疗后EBV DNA转阴且达到CR的患者预后更佳,可作为实用的预后标志物。与既往采用高剂量放疗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取得了相对更优的治疗结果,提示对于特定患者群体,实施放疗剂量递减策略或许是可行的。
 

范磊教授点评


ENKTL是一种与EBV感染高度相关的侵袭性淋巴瘤,约80%的早期患者需要接受联合治疗,初始治疗通常以放疗为基石,联合含门冬酰胺酶的方案化疗[1]。既往研究认为,放疗疗效存在剂量依赖性,采取高剂量放疗辅以扩大受累野照射,与更好的疾病控制和生存获益相关[2]。本研究通过对155例患者长达73个月的中位随访证实,采用40Gy低剂量放疗联合同步顺铂及后续巩固化疗的方案,在保证长期生存获益(中位PFS 142个月,OS未达到)的同时,降低了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这一发现对国际通行的50-56Gy放疗标准提出了有力挑战,为当前ENKTL放疗剂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期中国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治疗中期EBV DNA阳性和治疗中期疗效评估(SD/PD)是早期ENKTL患者P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指出EBV DNA动态检测是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治疗调整的重要工具[3]。本研究则基于EBV DNA和治疗反应,创新性地提出了“EBV DNA清除联合CR”的复合评估模型,较单一指标能更精准地识别预后良好的患者群体。


尽管本研究存在回顾性设计的固有局限,但其所倡导的“低剂量同步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及生物标志物监测”的治疗模式,为实现ENKTL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向,特别为低危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Qi SN, Yang Y, Zhang YJ, et al. Risk-based, response-adapted therapy for early-stage extranodal nasal-type NK/T-cell lymphoma in the modern chemotherapy era: a China Lymphoma Collaborative Group study. Am J Hematol. 2020; 95(9):1047-1056.
[2]    Yang Y, Cao JZ, Lan SM, et al. Association of Improved Locoregional Control With Prolonged Survival in Early-Stage Extranodal Nasal-Type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 JAMA Oncol. 2017;3(1):83-91.
[3]    Zhong H, Cheng S, Xiong J, et al. Dynamic change in Epstein-Barr virus DNA predicts prognosis in early stage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 with pegaspargase-based treatment: long-term follow-up and biomarker analysis from the NHL-004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y. Haematologica. 2025;110(11):2714-272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lva


评论
11月24日
夏乐敏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这个研究不错👍很有收获
11月24日
尹青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 | 病理科
局限期ENKTL中,采用低剂量、限制性放疗野联合同步顺铂的方案展现出良好的长期预后且继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在CCRT后追加化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