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长TALK】曾亮教授:CROWN研究亚洲亚组5年数据革新临床实践,ALK阳性NSCLC患者治疗迈向“临床治愈”新纪元

11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2025年CSCO年会上,CROWN研究亚洲亚组及中国人群5年随访数据进行了重磅发布,研究数据显示,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亚洲亚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达到63%,而中国人群的数据更高,达到了70%;且中位PFS尚未达到,创下了晚期实体瘤单药靶向治疗的新纪录。同时,在亚洲以及中国人群中的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5年的脑转移累积发生率为0%。【肿瘤资讯】特邀湖南省肿瘤医院曾亮教授深入解读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为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曾亮
肿瘤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新药研究病房
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
湖南省委组织部“湖湘青年英才”
长沙市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 医学骨干人才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临床科研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少见罕见突变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肿瘤免疫治疗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委员会  委员/秘书
湖南省老年医学会临床肿瘤学分会秘书长
湖南省老年医学会肿瘤研究与转化分会 委员
湖南省医促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在JCO、JTO、MED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

CROWN研究中国人群5年PFS率70%,奠定“好药先用”一线治疗原则

曾亮教授: CROWN研究亚洲亚组及其中国人群的5年数据在今年的CSCO年会上进行了重磅发布,这是ALK阳性晚期NSCLC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我认为,这为我们临床医生的一线治疗决策带来了三个层面的深刻启示:

首先,确立了“好药先用”的治疗原则。CROWN研究的全球数据显示,洛拉替尼组的5年PFS率达到了60%,数据非常惊艳。而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亚洲亚组的5年PFS率为63%,中国人群的数据则更高,达到了70%。在长达5年的随访后,其中位PFS仍未达到。这是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不仅是晚期NSCLC在单药靶向治疗中最长的PFS数据,甚至在实体瘤中建立了新的标杆。这组数据强有力地回应了关于治疗策略的长期争论。在2025年WCLC上公布的一项模型研究预测,以洛拉替尼为一线起点的“3→2”治疗模式,其累积PFS可长达12.3年(147.0个月);而以二代TKI为起点的“2→3”模式,累积PFS仅为7.4年(88.4个月),两者相差近5年。这表明一线治疗的获益是后续治疗难以弥补的。因此,在初治的“黄金窗口期”,选择能够带来更长的PFS药物,是实现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的关键。

其次,我们对治疗目标的期待从“慢病化管理”提升到了追求“临床治愈”的更高层面。过去我们谈论的是将晚期肺癌“慢病化”,而现在,高达70%的5年PFS率,以及模型预测的8-10年甚至更长的中位PFS,让我们有底气和患者探讨更长远的生存目标。此外,中国人群数据显示,洛拉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0%,且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仍未达到。这说明洛拉替尼不仅能长期控制疾病,更能带来深度且持久的肿瘤缓解。

最后,“中国答案”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临床信心。以往我们更多依赖全球数据,现在如此优异的中国本土人群数据,证实了洛拉替尼在中国患者中的卓越疗效与全球、亚洲人群高度保持一致,甚至在数值上更优。这为中国人群的一线治疗方案制定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总而言之,CROWN研究为中国人群的一线治疗决策带来了非常明确的方向,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机会。

5年脑转移累积发生率0%,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革命性转变

曾亮教授:脑转移是ALK阳性NSCLC患者全程管理中最大的挑战之一。约20%-30%的患者在初诊时即伴有脑转移,超过半数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一旦出现脑转移,不仅会带来头痛、癫痫等严重症状,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颅内病灶并且预防新发脑转移,是决定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CROWN研究亚洲亚组和中国人群中的基线无脑转移患者5年脑转移累积发生率为0%,这一数据的临床影响力是革命性的:

第一,它将基线无脑转移患者的管理策略从“被动应对”转向了“主动预防”。过去,对于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一种观点是可以使用其他TKI,将洛拉替尼这样的高效入脑药物作为后线“兜底”选择。然而,发生脑转移后再换用洛拉替尼,其作为后线治疗的PFS获益明显短于一线使用时。而CROWN研究的数据告诉我们,通过一线使用洛拉替尼,我们可以将新发脑转移的风险降至0%(在亚洲和中国无基线脑转移人群中)。这证明了“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是更优的选择。这种将脑转移管理前移的“主动预防”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模式。

第二,它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获益。“0%脑转移”意味着患者可以避免一系列痛苦。他们无需承受脑转移带来的神经系统症状,也避免了因脑转移而接受放疗,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这也减少了患者频繁进行脑部MRI检查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以及相关的经济支出。这体现了“不仅要让患者活得长,更要活得好”的治疗宗旨。

因此,“0%”的数据不仅是一个数字,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通过优化一线治疗的选择,将疾病最严峻的威胁之一——脑转移,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为患者的长期、高质量生存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从“慢病化”迈向“临床治愈”,我们距离ALK阳性NSCLC的治愈还有多远?

曾亮教授:“临床治愈”这个词,过去我们在晚期肺癌领域是难以想象的。但以洛拉替尼为代表的创新药物,尤其是CROWN研究5年数据的公布,确实让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在晚期NSCLC中“临床治愈”的定义。它不应仅仅是肿瘤标志物正常或影像学病灶消失,更应该是一种长期、稳定、高质量的生存状态:患者仅需最少的医疗干预(如每日一次口服药),没有疾病带来的症状困扰,能够完全回归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肿瘤不再是其生活中的主旋律。

从这个标准来看,CROWN研究中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这种状态:

  • 长期无进展:中国人群5年PFS率高达70%,意味着大部分患者在5年内疾病都未进展。

  • 高质量生存:通过有效预防脑转移,避免了对患者生活质量最大的威胁。

  • 最小化干预:患者通过简单的单药口服治疗,实现了长期的疾病控制。

可以说,洛拉替尼已经成功地将ALK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带入了从“慢病化”向“临床治愈”过渡的全新阶段。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让所有患者都达到“临床治愈”,我们仍面临挑战:

  • 耐药机制的攻克: 虽然洛拉替尼显著延缓了耐药的发生,但最终仍有患者会出现进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耐药机制,特别是旁路激活等ALK非依赖性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如第四代ALK-TKI、ADC药物等。

  • 个体化精准治疗:仍然有少数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不佳或出现快速进展,我们需要找到预测这部分人群的生物标志物,并为他们探索更优的个体化初始治疗策略。

  • 超长期管理模式的建立:随着患者生存期迈向8年、10年甚至更长,我们需要建立全新的长期管理模式,包括优化随访策略、管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患者因年龄增长而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

总而言之,我们距离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实现“临床治愈”还有挑战,但CROWN研究的数据表明,这条路不仅方向正确,而且我们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在未来,“临床治愈”将从少数幸运患者的“例外”,逐渐成为大多数患者可以企及的“常态”。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1月21日
吕志国
益阳市大通湖区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中进步学习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