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大会前瞻】骨髓瘤一线治疗格局剧变,中美四大研究揭示NDMM诊疗新风向

11月1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即将于2025年12月6日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的风向标,每年的ASH大会都预示着未来一年的临床诊疗方向。在今年公布的众多摘要中,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 领域迎来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从美国真实世界中“四药”方案的强势崛起,到全口服联合方案为老年患者带来的新希望;从中国多中心队列验证口服蛋白酶抑制剂的普惠价值,到苏大附一院团队重新定义“功能性治愈”的高标准——中美两国的顶尖团队共同描绘了一幅“更强效、更便捷、更深层缓解”的未来图景。【肿瘤资讯】特此整合四篇重磅摘要(Abs #9042, #10442, #14282, #13853),带您抢先洞悉ASH 2025上的骨髓瘤诊疗新趋势。

一线治疗范式升级——从“三药”走向“四药”

随着单抗药物的普及,NDMM的一线治疗正在经历从“三药联合”向“四药联合”的跨越。两项来自美国的重磅研究分别从真实世界选择和特定人群优化的角度,佐证了这一趋势。

真实世界的大势所趋:DVRd正在重塑一线标准(摘要号:9042 | 讲者:Mayo Clinic, Sikander Ailawadhi)

虽然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Rd)目前仍是不适合移植患者的标准方案,但来自Mayo Clinic的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含硼替佐米的四药方案(DVRd)正在快速渗透临床实践。

谁在用四药? 研究发现,接受一线DVRd治疗的患者相比DRd组更年轻(中位68岁 vs 78岁)、体能状态更好(非虚弱比例 65% vs 28%),但高危细胞遗传学比例更高(29% vs 17%)。这表明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为那些“身体底子好”但“肿瘤负荷/风险高”的患者选择更强效的四药打击。

增长迅猛: 从2019年到2024年,DVRd的使用人数激增了20倍以上。这预示着,随着CEPHEUS等III期临床数据的公布,四药联合有望在未来成为不适合移植患者的新标准,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更深缓解的高危患者。

老年患者的“全口服”四药新解:Dara-IRd方案(摘要号:10442 | 讲者:MGH, Andrew Yee)

对于老年及不适合移植患者,如何在升级为“四药”的同时避免注射痛苦和神经毒性?麻省总医院(MGH)牵头的AFT-41 II期研究给出了答案:使用口服蛋白酶抑制剂伊沙佐米替代硼替佐米。

高疗效与低毒性的平衡: 在这项包含近半数7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中,Dara-IRd(达雷妥尤单抗+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方案展现了惊人的92.4% ORR和92%的1年PFS率。

护神经,更便捷: 最令人欣慰的是,该方案未出现≥3级的周围神经病变。这一发现对于老年患者至关重要,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享受四药强效的同时,免受手脚麻木等长期后遗症的困扰,且治疗过程更加便捷(除单抗外全口服)。

中国之声——真实世界获益与治愈新标准

在本次ASH大会上,中国血液学者的声音愈发响亮。两项来自中国顶尖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分别从药物可及性和深度缓解监测两个维度,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

中国真实世界验证:伊沙佐米方案的普适性(摘要号:14282 | 通讯作者:邱录贵/安刚)

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治疗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同样关键。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血液病医院)的NICHE-MM数据库研究,为伊沙佐米(Ixazomib)在中国NDMM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广泛覆盖: 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五大地理区域的患者,即便在近半数患者处于ISS III期、65%伴有合并症(如高血压、肾病)的复杂情况下,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仍取得了82%的总体缓解率。

生存获益: 12个月OS率高达98%,PFS达到24.2个月。这证明了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全口服或联合方案,是中国不适合移植患者——特别是伴有合并症群体——一个高效、低毒且依从性极佳的一线优选。

重新定义“治愈”:双模态MRD阴性逆天改命(摘要号:13853 | 通讯作者:吴德沛/傅成城)

多发性骨髓瘤能否实现“功能性治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通过一项242例患者的队列研究,给出了极其硬核的判断标准:NGS+NGF双模态持续MRD阴性。

挑战高危天花板: 研究采用了极为严苛的监测标准(NGS和NGF双平台均达到10-6灵敏度)。结果发现,只要能达到并维持这种深度的MRD阴性,高危细胞遗传学(甚至双打击)患者的生存曲线可以被完全“拉平”,3年PFS率高达94.3%,与标危患者无异。

丧失阴性的警示: 研究同时指出,一旦失去这种持续阴性状态,疾病进展将显著加速。这提示我们,未来的骨髓瘤治疗目标不应止步于CR(完全缓解),而应追求持续的、深度的MRD阴性,这可能是通往“功能性治愈”的必经之路。

总结与展望

纵观这四项即将在2025 ASH大会上汇报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NDMM治疗的演进脉络:

  • 强度升级: 一线治疗正全面迈向“四药时代”,不仅是为了活得更久,更是为了追求更深的缓解深度。

  • 体验优化: 随着伊沙佐米等口服药物在四药联合(Dara-IRd)及一线维持中的应用,治疗的便捷性和耐受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目标重塑: 简单的生存已不再是唯一终点,通过高灵敏度MRD监测(NGS+NGF)确认的“持续阴性”,正在成为克服高危预后、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新金标准。

12月6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中国之声与国际前沿在奥兰多的精彩碰撞!

参考文献

1. Ailawadhi S, Yin X, Chinaeke E,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atterns of nontransplanted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treated with daratumumab, bortezomib,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DVRd) or daratumumab,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DRd) in the frontline setting. ASH 2025. Abstract 9042.
2. Yee A, O'Donnell E, Nadeem O, et al. A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f daratumumab, lenalidomide, ixa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transplant-ineligible or deferred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Alliance Foundation Trial 41 (AFT-41). ASH 2025. Abstract 10442.
3. An G, Zhou J, Liu Y,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receiving ixazomib as initial therapy: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real-world historical database analysis from China. ASH 2025. Abstract 14282.
4. Peng Y, Yao L, Zhu M, et al. Sustained MRD negativity via multimodal NGS/NGF overcomes high-risk cytogenetics and predicts long-term survival in transplant-eligible multiple myeloma: A real-world cohort study. ASH 2025. Abstract 13853.


本文基于ASH 2025官网已公布摘要整理,最终数据请以大会现场报告为准。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 Asheli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