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大会前瞻】苏大附一院团队力证:双模态MRD持续阴性可克服高危遗传学不良预后,重新定义MM功能性治愈标准

11月1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2025年12月6日至9日,第67届ASH将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召开。11月3日,ASH官方网站公布了众多重磅研究成果,相关内容涵盖血液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转化医学等多个方面。其中,来自中国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的傅成城(Chengcheng Fu)教授和吴德沛(Depei Wu)教授团队(第一作者:Yuhe Peng)报告了一项重要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摘要号:abs25-13853)。该研究利用多模态高灵敏度方法(NGS和NGF)监测微小残留病(MRD),证实了持续MRD阴性可以克服高危细胞遗传学带来的不良预后,并能准确预测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长期生存。【肿瘤资讯】特此整理,与您抢先共享血液系统疾病领域最新进展。

Session Type

Poster Abstract Session

Session Title

653. Multiple Myeloma: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Poster III

摘要号

abs25-13853

英文标题

Sustained MRD negativity via multimodal NGS/NGF overcomes high-risk cytogenetics and predicts long-term survival in transplant-eligible multiple myeloma: A real-world cohort study

中文标题

通过多模态NGS/NGF实现持续MRD阴性可克服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并预测适合移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期生存:一项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讲者

Chengcheng Fu

讲者机构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Hematologic Diseases, Jiangsu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Suzho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背景

数十项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实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代表了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模式的转变。然而,在临床实践中,MRD检测——特别是通过二代测序(NGS)和二代流式细胞术(NGF)等多模态高灵敏度方法检测到的持续MRD阴性(达到10^-6灵敏度)——其指导意义尚不明确。此外,关于标准治疗方案下MRD动态变化的真实世界研究也相对匮乏。阐明持续MRD阴性的真实世界预后意义,对于验证其在指导临床决策中的效用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提供真实世界证据,证明持续的双平台MRD阴性能够消除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带来的不良预后。

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至2023年间收治的242例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基于蛋白酶抑制剂(PI)的诱导治疗,随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研究采用NGS和NGF双平台对患者进行连续的MRD评估。评估的时间点包括:诱导治疗后、ASCT后、巩固治疗后以及维持治疗期间每6个月一次。

持续MRD阴性被严格定义为:在相隔至少1年的两次或多次连续检测中,NGS和NGF双平台均显示阴性(灵敏度达到10^-6)。通过对1334份样本的验证,两种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Pearson r=0.86)和一致性(76.2%)。双平台联合评估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假阴性结果。此外,研究还通过PET-CT、低剂量全身CT和DWI在各个时间点评估髓外病变情况。

结果

在中位随访38个月(范围:7-64个月)期间,共有78例患者(32.2%)出现疾病进展,27例患者(11.1%)死亡。队列中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的发生率较高,达到65.1%,其中39.2%的患者具有“双打击”特征,主要表现为1q21+和t(4;14)。

研究发现,获得MRD阴性的中位时间为确诊后8.6个月,总体MRD阴性率为59.6%。任何时间点的MRD阴性均与更好的预后相关,但持续阴性的意义更为重大。数据显示,持续MRD阴性(占患者总数的45.9%)与卓越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密切相关,达到96.5%,显著优于短暂阴性组(69.8%)和持续阳性组(57.0%)。多变量分析证实,持续MRD阴性是PFS的最强预测因子(HR=0.16, p=0.001)。

最令人振奋的发现在于高危亚组。在具有HRCA的患者中,持续MRD阴性带来了显著优越的3年PFS(94.3%),远高于持续阳性病例的43.2%。更惊人的是,持续MRD阴性拉平了不同遗传风险分层之间的生存差异:标危组、单一高危因素组和≥2个高危因素组的3年PFS分别为100%、95%和93.4%,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对于预后极差的“双打击”MM患者,持续阴性组的5年总生存率(OS)高达83%,而持续阳性组仅为24%。此外,研究还发现失去持续MRD阴性状态预示着疾病加速进展,92%的转阳发生在首次阴性后的2年内。

结论

本研究强调,必须采用双平台(NGS/NGF)监测以检测10-6至10-5水平的MRD,弥补单一NGF灵敏度的局限性。诱导治疗后达到MRD阴性与长期维持MRD阴性相关。

尤为重要的是,对于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持续MRD阴性与预后显著改善相关,甚至能克服高危因素带来的生存劣势。研究指出,持续MRD阴性的丧失是疾病加速进展的预警信号,提示转阳后需进行密切监测。通过多模态NGS/NGF确认的持续MRD阴性可作为“功能性治愈”的替代终点,无论患者基线风险如何,这支持将其作为临床试验和实践中的主要终点。

参考文献

Peng Y, Yao L, Zhu M, et al. Sustained MRD negativity via multimodal NGS/NGF overcomes high-risk cytogenetics and predicts long-term survival in transplant-eligible multiple myeloma: A real-world cohort study. ASH 2025. Abstract abs25-1385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