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大会前瞻】低剂量达沙替尼vs标准剂量达沙替尼vs标准剂量伊马替尼作为新诊断CML-CP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

11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Poster Abstract Session

Session Title

632.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Poster III

摘要号

abs25-12432

英文标题

An open 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low dose dasatinib (50 mg OD) vs standard dose dasatinib (100 mg OD) vs standard dose imatinib (400 mg OD) as upfro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 chronic Phase (CP)

中文标题

一项开放标签随机研究:低剂量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vs标准剂量达沙替尼(100 mg每日一次)vs标准剂量伊马替尼(400 mg每日一次)作为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一线治疗

讲者

Neelabh Nayan

讲者机构

AIIMS, New Delhi,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New Delhi, India;

背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应用,已使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接近正常预期寿命。 

“最佳生物学剂量”的概念,被定义为在维持相似疗效与良好依从性的同时,能够降低治疗毒性的最低给药剂量。基于此概念,研究者们开展了相关研究,以评估低剂量达沙替尼(50 mg,每日1次)作为CML-CP一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经过全面的文献回顾,本研究计划比较伊马替尼400 mg 每日1次、达沙替尼100 mg 每日1次以及达沙替尼50 mg 每日1次这三种方案,在新诊断CML-CP患者中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三臂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新诊断CML-CP患者在确诊时被随机分配接受上述三种药物之一。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比较三组CML-CP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实现早期分子学反应(EMR)的比例;次要目标包括评估三组患者对TKI治疗的初始反应速度、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相较于其他两种药物的成本效益,以及12个月时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

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研究共将205例疗效可评估的CML-CP患者纳入主要目标分析,其中154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达到EMR。其中,达沙替尼50 mg组(第1组)、达沙替尼100 mg组(第2组)和伊马替尼400 mg组(第3组)的EMR率分别为88.06%、78.26%和59.42%,分类变量分析显示三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虽然通过减半时间(HT)进行的BCR-ABL1动力学分析未显示出三组间有显著的差异,但方差分析显示三组BCR-ABL1IS平均降低比率(RR)存在显著差异。由于CML领域缺乏成本效益的标准定义和参数,难以量化临床获益的经济价值。因此,研究者对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治疗进行了直接成本分析,通过分析直接自付费用(中低收入国家的重要指标)评估其经济性。

研究的12个月MMR率分析显示,达沙替尼50 mg组与达沙替尼100 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而达沙替尼50 mg组与伊马替尼400 mg组、达沙替尼100 mg组与伊马替尼400 mg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安全性分析方面,研究中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以血液学毒性为主,其中贫血的发生率最高。此外,达沙替尼100 mg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最高。针对胸腔积液这一特定不良事件,达沙替尼100 mg组有8例患者出现该事件,其中3例患者因此需停止治疗;相比之下,低剂量达沙替尼组有2例患者报告,伊马替尼组则无此现象。然而,该不良事件在三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结论

本研究显示,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治疗CML-CP在3个月时的EMR率优于其他两组。另外,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特征且更经济。药物动力学分析结果亦支持使用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作为CML-CP的一线治疗。研究还发现,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和达沙替尼100 mg每日一次在12个月时诱导MMR的效果均显著优于伊马替尼400 mg每日一次,但本研究统计效力不足以检测这些差异。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者认为低剂量达沙替尼是标准剂量达沙替尼在新诊断CML-CP患者一线治疗中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