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ASH 2025丨胡凯主任团队:CD19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前瞻性I/II期研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1月11日
来源:肿瘤资讯

第6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于12月6-9日在美国奥兰多盛大举行,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ASH年会汇聚来自全球百余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学者与临床专家,交流探讨突破性研究成果与诊疗理念。


本期为您带来北京高博医院胡凯主任团队李丹阳医生关于CD19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前瞻性I/II期研究,本项研究入选大会口头发言

胡凯
主任医师

北京高博医院淋巴瘤骨髓瘤科 主任
从事血液科临床与研究工作二十余年,现任北京高博医院成人淋巴瘤科主任医师、行政主任。专业方向聚焦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涵盖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尤其在 CAR-T细胞治疗、CIK/NK细胞免疫疗法,以及化疗联合靶向、自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策略方面经验丰富,擅长处理复杂移植并发症。
教育背景包括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四川大学内科学硕士及北京大学临床血液学博士,并完成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工作。
作为国内较早探索 CAR-T治疗的专家之一,累计开展 CAR-T治疗约1,000例,主导或参与临床研究100余项,其中40余项担任主要研究者。其研究成果先后在EHA、ASH、EBMT、APBMT等国际会议上展出57项(含8项口头报告、36项壁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并参与5部专业书籍的编译与翻译工作。

摘要号:abs25-2187

题目:Prospective phase I/II study of CD19-directed CAR-T therapy in relapsed/refracto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Clinical outcomes and safety profile
CD19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前瞻性I/II期研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第一作者:李丹阳

通讯作者:胡凯

单位:北京高博医院

背景: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已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分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复发或难治性(R/R)PCNSL的预后通常较差,中位生存期约为4个月;而SCNS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9个月至1.5年不等。值得注意的是,CNSL患者被排除在所有基于CAR-T的关键性研究之外。因此,我们面向高度复发/难治性CNSL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开展了一项CD19 CAR-T的 I/II期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CD19 CAR-T在高度难治CNSL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并为CNSL患者的CAR-T治疗提供更多临床证据。

方法:
这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单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于2019年3月至2024年7月进行。在加速滴定阶段,纳入6例患者,采用逐步递增的CAR-T细胞输注剂量(0.1×106/kg、0.2×106/kg、0.5×106/kg)以监测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

在I期研究中,采用标准的3+3剂量递增设计,共纳入9例患者,接受常规剂量范围1~2×106/kg的CAR-T细胞输注,以评估治疗相关毒性。若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则进入II期扩展队列。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包括所有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主要关注的CAR-T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此外,还需确定后续II期试验的推荐剂量。次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R)。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探索性终点是探讨CAR-T细胞在脑脊液中的转运情况。

结果:
研究共入组69例受试者,其中45例接受了CD19 CAR-T细胞输注。从输注起至数据截止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01个月(范围3.19–50.1个月)。患者中男性17例(37.8%),中位年龄60岁(范围29–68岁)。组织学亚型中,PCNSL占23/45(51.1%)。在加速滴定阶段及I期研究共纳入15例患者后,确定2×106/kg为II期临床研究的输注剂量。

安全性方面,在45例接受输注的患者中,24例(53.3%)发生1/2级CRS;无≥3级CRS事件;CRS的中位发生时间为输注后12.95小时,中位持续时间为36小时。6例(13.3%)发生ICANS,仅1例(2.2%)为4级ICANS。患者死亡原因为疾病进展。

疗效方面,45例患者的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75.6%(95% CI:60.5–87.1),CRR:66.7%(95% CI:51.7–79.5),数据截止时,中位OS尚未达到,中位PFS为20.12个月。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桥接治疗疗效、ECOG评分、既往治疗情况及IELSG/IPI评分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此外,我们对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脑脊液(CSF)样本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CAR-T细胞可转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在脑脊液内扩增,特别是在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

结论: 
本研究表明,CD19 CAR-T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其不良事件可控,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yn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1月16日
张婉君
蒙城县中医院 | 血液肿瘤科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已取得显著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