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大会前瞻】一线靶向治疗开始后36个月内疾病进展(POD36)是CL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测因素

11月08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Poster Abstract Session

Session Title

642.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Poster III

摘要号

abs25-3971

英文标题

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36 months (POD36) of starting first-line targeted therapy independently predicts poor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中文标题

一线靶向治疗开始后36个月内疾病进展(POD36)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不良预测因素

讲者

Sameer Parikh

讲者机构

Mayo Clinic, 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Hematology, Rochester, MN, United States

背景

在化学免疫治疗(CIT)后24个月内出现早期疾病进展是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总生存期(OS)的明确不良预后因素。最初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报道,接受CIT治疗的CLL患者(约四分之一)在24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D)也与较差的OS相关。

然而,在接受靶向治疗的CLL患者中,早期事件状态的预后效用尚不明确。近期,我们在一项国际队列研究中报道,对于共价BTK抑制剂(BTKi)耐药且未接受过CIT的CLL患者,BCL2抑制剂(BCL2i)治疗的结局比预期更差。我们假设,一线(1L)靶向药物治疗中的早期疾病进展将识别出超出当前常规预后指标的高风险疾病患者。

方法

从梅奥诊所CLL数据库中筛选出接受以下1L治疗的患者:a) BTKi(±抗CD20单克隆抗体[CD20mAb]);b) BCL2i + CD20mAb;c) BTKi + BCL2i ± CD20mAb。疾病进展(PD)的定义为:a) 新发或进展性淋巴结肿大或脾肿大;和/或 b) 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较最低值增加≥50%,且持续(>2个月)且无法解释的ALC ≥10×10⁹/L;和/或 c) Richter转化。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评估临床因素与POD36状态之间的关联。

评估1L开始后36个月内出现PD(POD36)患者的OS,并与无早期PD(非POD36)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包括:a) 从PD时间(POD36)和1L开始后3年(非POD36)开始计算;b) 在1L开始后存活3年的患者中进行Kaplan-Meier界标分析。通过Cox回归分析比较:a) 按组别从POD36开始的OS;b) 从1L治疗开始以POD36作为时间依赖性协变量的OS。

结果

共有787例CLL患者开始1L靶向治疗(n=538 [68%] BTKi ± CD20mAb;n=151 [19%] BCL2i + CD20mAb;n=98 [13%] BTKi + BCL2i ± CD20mAb)。1L开始时的中位年龄为67岁(范围26-92岁),67%为男性。

在具有完整CLL-IPI数据的患者(n=519)中,44%和15%分别属于高风险和极高风险CLL-IPI评分。具体的1L治疗前疾病特征包括:TP53异常(del17p或TP53突变)120/639例(19%)、del11q 103/634例(16%)、未突变IGHV 406/591例(69%)、复杂核型(核型分析中≥3个克隆性结构或数量异常)70/273例(26%)、CD49d阳性表达229/449例(46%)。治疗前β2-微球蛋白水平中位数为3.3 mcg/mL(范围1.2-24.4 mcg/mL)。

从1L开始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95% CI 46-54个月)。496例患者符合POD36状态定义标准;72例(15%)出现PD,424例未出现PD。单变量分析显示,TP53异常(OR 2.9;95% CI 1.5-5.7,P=0.001)与POD36相关;复杂核型、未突变IGHV状态、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年龄、性别及是否联合CD20mAb与POD36状态无关。从确定POD36状态开始的中位OS未达到。

与非POD36患者相比,POD36患者的OS显著缩短(HR 3.5;95%CI 2.1-6.0,P<0.0001),4年OS率估计值分别为65%和88%。在1L开始后3年时间点的界标分析中(n=50;POD36),POD36患者的OS也较短(HR 3.5;95%CI 1.8-6.8,P=0.0002)。

在整个队列(n=787)中,当以POD36作为时间依赖性协变量评估从1L治疗开始的OS时,单变量分析显示POD36状态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HR 4.3;95% CI 2.6-7.1,P<0.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年龄、性别、TP53异常状态和IGHV状态后,POD36仍是较短OS的独立标志物(HR 4.2;95% CI 2.1-8.4,P<0.0001)。

结论

大多数患者通过1L靶向治疗实现了持久的CLL疾病控制,早期PD的发生率远低于既往CIT报道。然而,在接受1L靶向治疗的CLL患者中,36个月内出现PD与死亡风险增加约4倍相关。这些结果若在更大数据集中得到验证,将为识别需要新型治疗策略的高风险患者亚组提供实用指标。


参考文献

https://meetings-api.hematology.org/api/abstract/vmpreview/292616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