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更好的构建“医防协同”体系,促进医生学术交流与患者科普教育双轨并行,推动前列腺癌防治的发展和进步,北京卫康公益基金会主办“前列腺癌医防协同能力提升行动”项目,特邀全国泌尿领域相关专家分享实际临床诊疗经验。
本期由任丽萍教授带来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治案例的分享,欢迎关注!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肿瘤科
福建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福建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委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一届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健康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案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初诊年龄74岁,初诊时间:2022.10。
现病史:2022-10-13因腰腿酸痛就诊我院门诊。行磁共振平扫“考虑前列腺MT并累及双侧精囊腺,腹盆腔多发肿块,多发骨转移,”为求诊疗入院。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TPSA:118.70ng/ml, 睾酮:16.89nmol/l。
前列腺磁共振平扫+增强(2022-10)

考虑前列腺MT并累及双侧精囊腺,伴左侧盆壁、盆腔肿块、盆骨及双侧股骨多发转移;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显示,转移可能。
胸腰椎MRI(平扫+增强)

部分胸腰椎椎体及附件信号异常并强化,考虑转移, L2椎体病理性骨折。
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

(2022-11-03)穿刺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前列腺穿刺活检”
1.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70%,Gleason 评分:4+3=7分,预后分组:III组。
2.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90%,Gleason 评分:4+3=7分,预后分组:III组。
3.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40%,周围见高级别PIN病变;Gleason 评分:4+3=7分,预后分组:III组。免疫组化:P504S(弱+),34BE12(-)。
4.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30%,周围见高级别PIN病变;Gleason评分:4+3=7分,预后分组:III组。免疫组化:P504S(弱+),34BE12(-)。
5.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80%,Gleason 评分:4+5=9分,预后分组:V组。免疫组化:P504S(+),34BE12(-)。
6.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70%,Gleason评分:4+5=9分,预后分组:V组。
7.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80%,Gleason 评分:4+3=7分,预后分组:III组。
8.前列腺腺泡腺癌,癌占穿刺组织比例约60%;Gleason 评分:4+3=7分,预后分组:III组。免疫组化:P504S(弱+),34BE12(-),P63(-)。
疾病诊断
前列腺癌累及双侧精囊腺、左侧盆壁,伴盆骨及双侧股骨、腰椎椎体多发转移(cT4NxM1c IVB期)。
治疗经过
治疗方案
1.全身治疗方案(ADT药物选择:基于院内药物可及性,选择亮丙瑞林微球)
于2022.11.08起予行“亮丙瑞林微球3.75mg q4w+阿比特龙1g qd+泼尼松5mg bid”去势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辅以铝碳酸镁片、替普瑞酮护胃)
2. 针对骨转移的治疗(护骨药物选择:地舒单抗)
于2022.10.18给予“地舒单抗120mg q4w”护骨治疗。
定期复查
持续PR(2022.10 vs 2023.1 vs 2023.7)

持续PR(2024.3 vs 2024.9)

生物标志物曲线图



PSA明显下降,未发生骨相关事件。
继续原方案至2024.12:ADT+阿比特龙/泼尼松;持续地舒单抗护骨治疗。
仔细分析生物标志物曲线图:
PSA水平控制可,但有波动,2024.4起呈现上升趋势;
患者初始为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是否需考虑更换ADT药物?


治疗更换
1. 2024.12院内戈舍瑞林微球已经可及,基于多项研究证实戈舍瑞林去势效果更强。予更换全身方案为:戈舍瑞林微球+阿比特龙治疗。
2. 继续予地舒单抗持续护骨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目前PFS:32m,未发生骨相关事件及相关毒副作用。
案例总结
mHSPC骨转移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全身抗肿瘤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如戈舍瑞林微球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化疗、靶向治疗等,需根据病变侵犯情况选择具体方案;二是使用骨保护药物(如地舒单抗),以延缓和预防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同时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获益。
本例为高瘤负荷骨转移的mHSPC患者,明确诊断后即针对骨转移启动骨保护治疗,自2022年10月初使用地舒单抗至今,未发生骨相关事件。抗肿瘤治疗遵循指南,采用以ADT为基础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的方案。
治疗期间,为进一步提升疗效、维持去势效果,参考戈舍瑞林微球前列腺癌注册研究(Study302),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三大临床优势:维持去势平稳(维持去势比例数值提高68%,且无患者出现睾酮波动)、重复给药时无睾酮闪烁现象、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故将ADT药物从亮丙瑞林升级为戈舍瑞林微球。
截至目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达32个月,全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4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