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夏大庆教授:PFS超3年!舒格利单抗维持治疗为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11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RAS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重要的驱动基因之一,在中国肺腺癌患者中约占所有基因突变的 9.8%~12.3%[1]。其中,KRAS G12C突变在KRAS突变晚期肺腺癌中国人群中占比最高,约28%[1]。尽管该基因早在临床中被发现,但由于其特殊的蛋白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目前,KRAS G12C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仍参照无驱动基因突变的非鳞NSCLC方案进行[1]。本期,安徽省立医院刘婷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的诊疗经验。该患者一线接受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最佳疗效达到部分缓解(PR)。在完成第4周期联合治疗后,加予局部放疗以加强病灶控制。6周期联合治疗后,患者转为舒格利单抗维持治疗,至今病情保持稳定(SD),且耐受性良好。该病例为KRAS G12C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参考。现将病例诊疗过程整理如下,并邀请安徽省立医院夏大庆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刘婷 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治。
科研成果:
202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期间参与数项临床及基础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病例简介

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患者男,74岁。

主诉:体检发现肺部占位2月余。

现病史:2022-8-30,患者因于外院体检查胸部CT提示右肺占位就诊于我院门诊,完善胸部增强CT(2022-08-31,图1)提示:右肺上叶前段占位伴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偶有少许咳嗽、咳白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1 CT(基线,2022-08-31)

既往史: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病史。

个人史:有吸烟史,20包/年,未戒烟;否认饮酒史。

家族史:母亲哮喘病史,余无特殊。

辅助检查

肝胆脾胰超声(2022-09-09):1.肝胰脾未见明显占位;2.胆系未见明显结石;3.腹腔所见部位未见明显积液;4.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肺穿刺病理(2022-09-13):(右侧肺组织穿刺活检)浸润性腺癌。

基因检测(2022-09-15):检测到送检样本KRAS基因G12C突变。

颈部淋巴结超声(2022-09-16):右侧锁骨上颈动脉外侧低回声结节(考虑MT淋巴结可能)。

头颅MRI(2022-09-17):1.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异常信号影伴软化灶;2.副鼻窦炎症。

PET-CT(2022-09-19):全身骨骼显影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匀,左右对称,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分布区。

淋巴结穿刺(2022-09-20):(右侧锁骨上低回声活检)纤维及淋巴组织内见低分化癌巢,结合免疫标记结果,符合肺腺癌。免疫组化结果(IHC22-16813):CK7(+),TTF-1(+),NapsinA(+),p40(-),CK5/6(-),Ki-67(+,40%)。

初步诊断

右肺腺癌(cT1cN3M0,ⅢB期,KRAS G12C突变),伴同侧肺门、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2022-09-21、2022-10-17、2022-11-12、2022-12-05、2023-02-28、2023-03-26,分别行6周期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为“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并于2022-02-07至2022-02-09,行肺部病灶放疗(95%PGTVnd 6020cGy/28f/42d,95%PTV 5040cGy/28f/42d)。

治疗2周期后复查,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

治疗4周期+放疗后复查,疗效评价为病情稳定(SD)。

治疗6周期后复查,疗效评价为病情稳定(SD)。

免疫维持治疗:2023-05-19至2025-08-26,予舒格利单抗维持治疗,共36次。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优甲乐治疗后好转。至今,患者病情保持稳定。

治疗期间影像学结果(胸部CT):

图片3.png

图片4.png

病例小结

图片5.png

夏大庆 教授
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癌诊治一体化平台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亚洲冷冻学会会员
安徽省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常务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与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安徽省老年医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EBUS相关操作及呼吸介入诊疗技术
主持及参与安徽省科技公关项目、安徽省卫健委科研项目3项
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杂志文章10余篇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安徽省金牌职工、安徽省岗位技术能手

专家点评

本病例为一名74岁男性,诊断为ⅢB期KRAS G12C突变右肺腺癌,伴同侧肺门、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一线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2周期后达到PR,肺部肿瘤最大直径由2.2cm缩小至1.56cm;随后适时加予局部放疗,并配合免疫维持治疗延续疗效。至今,仍持续SD,无进展生存期(PFS)已逾3年,且生活质量良好。该案例充分彰显“免疫+”模式协同增效及拖尾效应,为局晚期KRAS G12C突变NSCLC实现长生存提供了可行范式。
本例患者的诊疗过程极具代表性,其核心难点在于:

  • 1.确诊时已出现多发转移,不适合局部治疗;

  •  2.KRAS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KRAS G12C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相对有限;

  • 3. KRAS突变为潜在的NSCLC不良预后因素,其中KRAS G12C突变在肺腺癌中是相对较明确的复发高危因素。

化疗作为KRAS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基石,既往多项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培美曲塞的化疗方案可能会带来更好的预后[2];若叠加抗血管生成药物,生存获益可能再被放大——回顾性研究发现,与单一化疗相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14.23个月 vs 10个月,P=0.0002)[2]。本例患者先行多周期“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快速缩瘤,肿瘤负荷显著下降后,及时插入局部放疗巩固局控,为后续免疫维持赢得时间与空间。

Ⅲ期双盲GEMSTONE-302研究以43.5个月超长随访给出硬核数据[3]: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的中位PFS达9.0个月(vs 安慰剂组:4.9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1%(HR 0.49,95%CI:0.39-0.60);中位OS达25.2个月(vs 安慰剂组:16.9个月),降低疾病死亡风险达32%(HR 0.68,95%CI:0.54-0.85);两组的4年OS率分别为32.1%(95% CI:26.7-37.6)和17.3%(95% CI:11.1-24.7)。且所有亚组均显示出一致的OS获益[4]。在非鳞癌亚组中,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达9.6个月(vs 安慰剂组 5.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41%(HR 0.59,95% CI:0.45-0.79)[5];中位OS达26.0个月(vs 安慰剂组 19.8个月,HR 0.72,95% CI:0.53-0.98);两组的4年OS率分别为35.5%(95% CI:28.3-42.8) vs 20.2%(95% CI:12.1-29.9)[3]。且无论PD-L1表达状态如何,舒格利单抗联合治疗均显示出一致的PFS/OS获益。该研究数据为本例患者选择舒格利单抗维持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截至目前,患者已完成36周期舒格利单抗维持治疗,仅出现可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未出现其余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评估持续SD,维持治疗PFS已逾2年,生动诠释了免疫“拖尾效应”带来的长生存红利,也为KRAS突变NSCLC打造“化疗-抗血管-局部-免疫”一体化治疗范式,提供了可参考的新范本与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迪明,徐宁.KRAS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5,30(08):1260-1264.
[2] Qi He, Xiaoyan Liu, Liyan Jiang, et al. First-line treatments for KRAS-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Cancer Biol Ther. 2025 Dec;26(1):2441499.doi: 10.1080/15384047.2024.2441499.
[3] Zhou C, Wang Z, Sun M, et al. 1318P Four-year outcomes from GEMSTONE-302 study: First-line sugemalimab pl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i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n Oncol. 2024;35:S839.
[4] Zhou C, Wang Z, Sun M, et al. Interim 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GEMSTONE-302 trial: sugemalimab or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NSCLC. Nat Cancer. 2023;4(6):860-871. doi:10.1038/s43018-023-00578-z
[5] Caicun Zhou, Ziping Wang, Yuping Sun, et al. Sugemalimab versus placebo, in combination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GEMSTONE-302): interim and final analyses of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3 clinical trial[J]. Lancet Oncol. 2022 Feb;23(2):220-233. doi: 10.1016/S1470-2045(21)00650-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展思懿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