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新辅助低剂量放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与化疗新策略显效——江苏省肿瘤医院团队胃癌研究成果亮相ESMO 2025

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免疫治疗重塑胃癌治疗格局的时代,中国学者正以创新思维探索更优方案。2025年10月17~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李刚、陈诚与孙岩教授团队的原创研究——GAS-Jiangsu 01(2025 ESMO 2127P)备受关注。该单中心II期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新辅助低剂量放疗(LDRT)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与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及胃食管交界处(G/GEJ)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展示出令人瞩目的病理缓解率,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全新思路。

微信图片_20251014191217_1112_118.jpg

本期特邀专家---李  刚 教授

李  刚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江苏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美国佐治亚医学院 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胃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手术质量与安全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普外科学组委员

本期特邀专家---陈  诚 教授

陈  诚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挂职)
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射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
英国Guy’s and St Thomas’ NHS Foundation Trust 访问学者

本期特邀专家---孙  岩 教授

孙  岩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

病区主任,主诊组长,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 内科学分会 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 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 胃肠学组 委员
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秘书
江苏省抗癌协会 胃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 感染性肿瘤专委会  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 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 委员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 胃癌专委会 常委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专委会 常委
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 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委
南京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 常委
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会 委员

研究背景

局部进展期G/GEJ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仍面临疗效有限的挑战。尽管新辅助化疗是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案之一,但其对部分患者的获益仍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引入为提高应答率带来了曙光,而如何进一步激活肿瘤免疫反应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低剂量放疗(LDRT)可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促进肿瘤抗原释放,从而协同增强免疫治疗效果。基于这一机制假设,GAS-Jiangsu 01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低剂量放疗+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的新辅助治疗策略,旨在探索其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

研究方法

GAS-Jiangsu 01是一项单臂、单中心的II期临床试验,纳入经病理确诊、临床分期为cT3~4aNanyM0、可切除的G/GEJ腺癌患者。

治疗方案包括2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APOX化疗及12次放疗:

· 替雷利珠单抗:200 mg,d1,Q3W;

· 化疗:卡培他滨1000 mg/m²,bid,d1~14,Q3W;奥沙利铂130 mg/m²,d1,Q3W;

· 低剂量放疗(LDRT):30Gy,2.5Gy×12f,于首个化疗周期开始后的1周内对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实施照射。

新辅助治疗结束后4~6周,行根治性手术。

主要终点为总病理学完全缓解率(tpCR,ypT0N0);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病理学缓解率(MPR,残留肿瘤细胞<10%)、R0切除率、肿瘤降期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病理反应由两名病理专家独立评估。

wechat_2025-10-15_183523_768.png图1. 研究分配

研究结果

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共入组21例患者(中位年龄66岁,范围48~76岁),85.7%为男性。66.6%为GEJ腺癌。61.9%为cT4a,76.2%为cN2~3。所有21例患者均完成了计划剂量的2周期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20例(95.2%)完成了新辅助放疗。

疗效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
· tpCR率为42.9%
· MPR率高达81.0%
·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R0切除率100%

· 所有患者术前无疾病进展,影像学客观缓解率(ORR)达100%;17例(81.0%)患者实现原发灶病理降期。其中,47.6%的患者实现原发灶完全缓解(ypT0),81.0%实现淋巴结完全缓解(ypN0),显示出卓越的局部控制与系统治疗协同效应。

14.5.png

图2. 病理缓解情况

安全性

该联合方案的总体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任何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体重下降(76.2%)、贫血(76.2%)及中性粒细胞减少(71.4%),但多数为1~2级,3级TRAE发生率仅为38.1%(8例),未见4级或5级TRAE。一例患者在接受10次放疗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暂停后经神经科处理实现康复,并顺利完成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考虑到患者既往卒中史及高血压病史,该事件被判定与研究治疗无关。

研究结论

GAS-Jiangsu 01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低剂量放疗联合2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CAPOX在局部进展期G/GEJ腺癌患者中显著提高了病理缓解率,且安全可控。这一创新方案为免疫治疗与放疗、化疗的联合提供了有力临床证据,也为未来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总结

GAS-Jiangsu 01研究由江苏省肿瘤医院李刚、陈诚与孙岩教授团队自主设计和主导,是中国学者在胃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原创探索。该研究创新性地将LDRT与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及化疗联合,充分利用放疗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效应,激发肿瘤抗原释放,从而放大免疫治疗的效应窗口。结果显示,该方案在局部进展期G/GEJ腺癌患者中实现了超过40%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和高达81%的MPR率,不仅显著优于既往单纯化疗或免疫联合化疗的报道结果,也展示了放疗在免疫联合中的“免疫增敏”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仅需2个周期的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即可实现高比例的病理缓解,为患者提供了更短、更高效的治疗周期,同时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这一简明高效的“免疫+放疗+化疗”新模式,为胃癌的综合治疗带来了切实可行的临床启发。

GAS-Jiangsu 01的成果不仅为国内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了创新方向,也代表了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以原创思维推动治疗模式革新的实力与自信。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验证这一模式在长期生存和复发控制方面的获益,并探索其在治疗分层及个体化决策中的潜在价值。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