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VI)|徐泽宽教授:在指南与实践间求索,以整合智慧为患者导航

10月15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2025年9月19日至21日,2025 CACA东北整合肿瘤学大会作为2025 CACA七大区整合肿瘤学大会的重要一环于沈阳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策问》栏目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泽宽教授,围绕临床实践与医学指南的动态关系展开深入探讨,阐释了如何在指南的框架下,通过整合团队智慧与持续求索,为复杂病例做出更优的个体化决策。

以患者为中心:在指南框架下进行个体化决策

徐泽宽教授: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病人不按书生病”的困境。患者的病情发展与治疗反应,并不会完全遵循指南的描述。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几点至关重要。首先,必须仔细地去了解病情,这是最根本的。其次,我们也要熟稔相关的指南,指南是重要的理论框架。当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指南不完全一致时,我们的抉择必须回归到以患者为中心。

我们会以指南为基础,再去查阅大量文献,看看国内外是否有类似的病例报道以及成功的处理经验。如果有的处理方式虽然超越了常规指南,但有文献支持且对患者有利,我们可以考虑借鉴采纳。最终的目标,是将每一位患者的疾病都处理好。而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又会反过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指南,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循环提升的良性过程。

整合团队智慧:让理论与实践双向奔赴

徐泽宽教授:对于一些罕见的、复杂的,或是检测指标不在常规分类中的病例,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这时,MDT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的胃肿瘤中心,对于复杂病例,常规会进行MDT讨论。会前,管床医生会先进行全球范围的文献检索,寻找相似病例的诊疗经验。在MDT中,不同学科的专家,如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的医生,可以相互学习,弥补各自知识面的局限,从而对疾病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理论与实践并非矛盾体,而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指南和规范为医生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学习路径和实践指导。但医生不能仅限于此,当遇到超越指南的复杂情况时,除了院内的MDT,我们甚至会直接联系国内该领域做得好的医院或专家,进行跨中心的“云MDT”,集思广益。正是每一次这样的临床实践,在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指南;而不断完善的指南,又更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才能让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最终让患者获益。

策问六专家海报-09.jp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