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学术年会】朱正飞教授:放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0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小细胞肺癌(SCLC)以其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早期易发生远处转移的特点,是胸部肿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在SCLC的综合治疗体系中,放射治疗长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对放疗在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肿瘤资讯】整理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朱正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协会分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青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部肿瘤慢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计划
获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根治性放疗

LS-SCLC的治疗目标是治愈,同步放化疗是基础治疗方案。当前局限期SCLC根治性放疗有三大原则: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巩固治疗是标准模式;放疗应尽早参与;选择合适的放疗剂量。在常规分割与加速超分割两种主流放疗模式中,基于后者的剂量递增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放疗剂量的相关探索 

在一项由中国研究者开展开放标签、随机III期试验中,224例初治局限期SCLC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PTV:45Gy/30次,GTV:同步加量至54Gy/30次)和对照组(PTV:45Gy/30次)。结果令人振奋,试验组的中位OS达到60.7个月,对照组为39.5个月(HR=0.55,p=0.003),试验组 vs 对照组的中位PFS为30.5 vs 16.7个月(HR=0.70,p=0.044)。试验组的中位达到5年。安全性方面食管炎等急慢性毒性反应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精准放疗时代,适度的剂量递增是实现增效减毒的可行路径。

在一项开放标签、随机II期试验中,176例初治局限期SCLC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放化疗,以评估试验组(60Gy/40次/4W)vs 对照组(45Gy/30次/3W)的效果。主要终点是PFS和OS,两组的中位OS为43.5 vs 22.5个月(HR=0.68),中位PFS为18.6 vs 10.9个月(HR=0.77)。

但并非所有剂量优化的探索都能取得阳性结果,在另一项开放标签、随机II期试验中,198例初治局限期SCLC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个放化疗组,以评估65Gy/2.5Gy/QD/5.2W vs 45Gy/30次/3W放疗剂量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此项虽在主要研究终点PFS上取得优势(17.2 vs 13.4个月, p=0.031),却未能转化为OS获益(39.3 vs 33.8个月,p=0.137)。安全性方面,新型放疗技术也没有增加食管炎等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今年WCLC上,一项由中国研究者开展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III期研究共纳入530例局限期SCLC,按1:1随机分配接受大分割放疗(HypoRT)对比标准常规分割(ConvRT)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2年OS。这是在现代放疗时代,首个直接比较HypoRT对比ConveRT在局限期SCLC患者中疗效的III期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割放疗方案可以为患者带来和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相当的疗效/获益,且安全性更优。

以上研究提示,放疗剂量的优化是复杂的生物学与物理学问题,单纯缩短疗程或改变分割模式未必能带来生存获益的改变。

免疫时代的放疗剂量

III期、双盲、随机化、安慰剂对照ADRIATIC改变了局限期SCLC的治疗格局。研究达到PFS和OS双终点,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患者)免疫巩固治疗组的中位OS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5.9 vs 33.4个月,HR=0.73),中位PFS显著优于安慰剂组(16.6 vs 9.2个月,HR=0.76)。另一项II期ACHILES研究也探索了免疫巩固治疗的疗效,但研究结果为阴性。结果带来提示,并非所有的免疫治疗药物都能取得阳性结果,不是所有免疫治疗药物适用于临床。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胸部巩固放疗

在免疫治疗时代之前,ES-SCLC患者的治疗长期以来以系统化疗为主,经典CREST研究显示,对化疗有效的ES-SCLC患者,进行胸部巩固放疗虽未能改善主要研究终点——1年OS率,却在次要终点上将2年OS率从3%提升至13%,使胸部巩固放疗获得NCCN指南2B级推荐,但临床应用存在较大争议。

如今ES-SCLC已进入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时代。一项由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展的II期单臂研究,创新性地设计免疫+化疗诱导治疗后,对有效患者进行免疫+胸部巩固放疗序贯免疫维持治疗。对比传统数据,结果优异,中位OS达到21.4个月,中位PFS达到10.1个月,未来还需要在大型III期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预防性颅脑照射(PCI)

PCI的地位确立于1999年发表于NEJM的一项里程碑式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若SCLC(其中超过80%为局限期SCLC)患者采用全身药物治疗有效,达到接近于CR,此时采用PCI,不但能降低脑部进展,更重要的是也使患者的OS提高约5%。 

PCI在ES-SCLC中的应用存在争议。欧洲的一项EORTC研究结果表明,ES-SCLC进行脑部的预防性照射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但一项在日本开展的研究发现,PCI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造成差异的关键原因可能在于日本研究采纳了两个更严格的要求:首先,研究强制要求所有患者在计划接受PCI前,必须进行脑部磁共振(MRI)。这一措施成功排除了全身治疗后的无症状性脑转移患者。其次,不论患者是否接受PCI,后续都必须进行定期的脑部MRI随访,这使得任何早期出现的脑转移都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可以尽早接受挽救性治疗。

在免疫治疗时代,ADRIATIC研究探索性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接受PCI,患者都能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中获益。但此项分析是非随机对照的亚组分析,不能作为PCI有效的最终证据。另也有多项探索性研究提示类似的结果。在没有更高级别证据之前,局限期SCLC患者推荐采用PCI。

对PCI最大的困惑在于它可能导致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目前,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海马保护性PCI(HA-PCI)应运而生。有三项关于HA-PCI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均提示,HA-PCI可以保护神经认知功能,或有改善趋势。

SCLC脑转移的放疗

一直以来,SCLC脑转移最大的争议是行全脑放疗(WBRT)还是立体定向放疗(SRS)。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FIRE-SCLC,首次对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SRS与WBRT的真实世界结局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尽管WBRT在控制颅内新发病灶方面更优,但没有总生存期获益,SRS组显著优于WBRT组(中位OS 8.3 vs 5.2个月,p<0.001)。即使在进行了倾向性匹配分析之后,SRS的生存优势依然存在。

国际多中心回顾性CROSS-SCLC研究进行了一项巧妙的横向比较分析,对比了接受SRS治疗的SCLC和NSCLC患者的预后。结果发现,基线>10个病灶的SCLC进展病灶个数更多,但两组患者的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率、脑脊膜转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另一项多中心、前瞻性II期研究结果显示,SRS在1-10个脑转移的SCLC患者中显示出初步良好结果,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总结:

局限期SCLC根治性放疗:提高加速超分割放疗剂量似乎有效,需进一步验证。

广泛期SCLC胸部巩固放疗:免疫时代需重新考量。

PCI:局限期SCLC没有足够证据不支持,海马保护应该使用。

SCLC脑转移的放疗:可行SRT的证据支持逐渐增多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no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02日
周晓灿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药店 | 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月02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SCLC脑转移的放疗:可行SRT的证据支持逐渐增多。
10月02日
马坊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的疾病之一。在SCLC的综合治疗体系中,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