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HER2新视界-灼见领航 第五期 | HER2突变非小细胞:二线治疗策略及未来一线探索方向

10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新视界KV_画板 1 副本 2.jpg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治疗领域,HER2突变已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治疗靶点。目前,针对HER2突变型NSCLC的一线治疗尚无标准方案;而在后线治疗中,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突破性进展,为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2025年8月,宗艾替尼相继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HER2突变型晚期NSCLC的口服靶向药物。


基于此背景,【肿瘤资讯】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艾星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攀文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心情教授,围绕HER2突变NSCLC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推动领域的学术发展。

HER2突变NSCLC前沿进展

在NSCLC中,HER2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扩增及蛋白过表达三种形式,其中HER2突变发生率约为2%–4%1,2。目前,CSCO指南及NCCN指南仍推荐以化疗为基础的系统性治疗作为HER2突变型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3,4。后线新型治疗药物进展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宗艾替尼已被NCCN指南(2025.V8)列为经治晚期或转移性HER2突变型NSCLC患者的优选药物4

在Beamion LUNG-1研究中,宗艾替尼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队列1患者(N=75)接受宗艾替尼120 mg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达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4.1个月。在伴有脑转移的患者中,宗艾替尼亦表现出颅内活性,经RANO-BM评估的颅内ORR为41%,疾病控制率(DCR)为81%。安全性方面,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s)多为1–2级,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仅为17%5

另两款新型药物Sevabertinib及瑞康曲妥珠单抗亦进展快速。在SOHO-1研究中,Sevabertinib在队列D(未接受HER2靶向治疗)的ORR为60.5%,DCR为81.5%;在队列F(初治HER2激活突变)的ORR为59.0%,DCR为84.6%。在HORIZON-LUNG研究中,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的ORR达74.5%,DCR高达98.9%,mPFS为11.5个月6,7

dUlaIFSPvEOhgKimOzD2TobEp3Y7Azir.png

灼见领航:共议后线治疗策略及未来探索方向

后线治疗策略:TKI优先,ADC序贯

当前 HER2 靶向治疗领域药物进展迅速,短期内已有两款 ADC 药物、一款小分子 TKI 获批,另一款小分子 TKI 亦在推进中,后线治疗药物序贯成为临床关注焦点。

经研讨,专家群体普遍认为,基于当前数据及药物均可及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口服小分子 TKI(如宗艾替尼)作为后线治疗初始方案,耐药后再序贯 ADC 药物。这一选择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其一,安全性上,小分子 TKI 整体无明显肺部毒性,可避免 ADC 可能引发的间质性肺炎等严重不良反应,为患者保留后续治疗机会;其二,便利性上,口服剂型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符合 “先简单后复杂” 的临床治疗原则。

一线治疗探索与耐药机制研究

一线治疗是 HER2 突变NSCLC靶向治疗的下一重要突破方向,专家们围绕一线治疗策略及未来研究方向达成多项共识。

鉴于宗艾替尼在二线治疗中展现的优异疗效数据,专家一致认为需推动宗艾替尼向一线进军,解救当前一线化疗主导的现状。后续可进一步开展研究探索联合治疗模式。在联合方案的选择上,专家激烈讨论:部分观点倾向于 TKI 联合化疗,认为二者毒性谱不重叠,安全性可控,且能为后线保留 ADC 治疗机会,同时基于FLAURA2研究探索,该模式更为成熟;亦有观点提出,若 TKI 与 ADC 联合毒性可控,或可进一步提升疗效,该联合模式可能是更优之选。

此外,耐药机制探索被明确为关键研究方向,专家指出,无论是 TKI 还是 ADC,患者最终均会面临耐药,需深入解析耐药机制,为后线治疗提供新方案,如探索免疫治疗、新型 ADC 在耐药后的应用可能,构建全程治疗管理体系。

会议总结

最后,吴一龙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指出,HER2 突变型 NSCLC 治疗领域近年进展迅猛,已涌现多款ADC与TKI药物,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二线治疗中,小分子 TKI如宗艾替尼因便利性与安全性优势,被优先推荐用于序贯治疗前端,后续再考虑 ADC 药物;未来研究需聚焦三大方向,即推进药物向一线治疗探索、解析 TKI 与 ADC 耐药机制、探索一线联合方案。吴教授强调,当前领域待解的未知,将为优化 HER2突变NSCLC治疗布局的临床研究提供关键方向。

净版海报-0912.jpg

参考文献

1. Robichaux JP, et al. Cancer Cell. 2019; 36(4): 444-57. e7.
2. Zhang S, et al. Thorac Cancer. 2023; 14(1): 91-104.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
4.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8. 2025.
5. Heymach J, et al. 2025 AACR CT050.
6. Herbert H.L,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8504.
7. Lu S, et al. AACR 2025 CT009.

【审批编号】SC-CN-18127
【有效期至】9/26/2026
仅供医药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