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年会|李子禹教授:胃癌诊治的中国贡献——外科视角

09月1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在泉城济南盛大召开。此次盛会汇聚了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与未来方向。在胃癌综合诊治专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子禹教授以“胃癌诊治的中国贡献——外科”为题,系统阐述了中国胃癌外科在过去二十年间,如何通过理念的统一、技术的变革及范式的转换,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最终迈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肿瘤资讯】特整理讲题内容,以飨读者。

从跟跑到并跑,迈向领跑

胃癌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大健康挑战。长期以来,以外科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中国胃癌外科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系统性的、分阶段的演进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里程碑式的阶段:理念的统一、技术的变革以及范式的转换。这一过程是中国外科医生不断学习、实践、创新,最终为胃癌诊治贡献中国力量的真实写照。

理念统一:D2根治术的规范化与普及

在21世纪初期,中国胃癌外科手术领域存在标准不一、技术参差不齐的局面,甚至有“南派”、“北派”之分,手术操作理念与淋巴结清扫范围缺乏统一规范,这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改变的契机源于中国外科团队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CLASSIC研究的深度参与。该研究不仅旨在评估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手术质量控制体系。所有参与中心的外科医生必须提交手术视频,通过统一标准的评审后方可入组患者。这一过程为中国引入了规范化手术的科学范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自2008年起,在中国胃癌协作组的组织下,以季加孚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大规模的“胃癌规范化手术巡讲”。该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市,培训了上万名外科医生,极大地推动了D2根治术在中国的普及和标准化。这一历史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D2根治术实施率从20%以下大幅提升至92%以上;围手术期死亡率从3.9%显著下降至0.24%。

D2根治术的规范化,是中国胃癌外科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坚实的一步。它为后续的技术革新和模式转变提供了高质量、同质化的外科基础,是中国外科医生对提升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做出的基础性贡献

技术变革:微创手术的崛起与引领

在手术理念统一之后,中国胃癌外科迎来了以微创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尽管早期国际上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肿瘤学安全性存有疑虑,但中国学者利用庞大的病例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最终在该领域实现了引领。

由中国学者主导的CLASS系列研究,为微创胃癌手术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

CLASS-01研究:作为国际上首个比较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其结果证实了腹腔镜手术在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方面不劣于开腹手术。该研究成果被NCCN、日本、韩国等多个国际权威指南采纳,确立了腹腔镜D2根治术的新标准。

CLASS-02研究:证实了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短期疗效上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CLASS-04研究:对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No.10淋巴结清扫术进行了探索和规范。

与此同时,在机器人手术领域,由余佩武教授牵头的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研究,通过对5400余例患者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具有相当的远期肿瘤学结局,且在短期恢复方面(如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具有优势。

如今,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已成为中国各大医疗中心治疗胃癌的主流方式,进展期胃癌的微创手术比例已超过50%。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严谨探索和丰硕成果,已开始反向输出,引领着全球微创胃癌外科的发展方向。

范式转换: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的确立

随着外科技术的精进,医生们愈发认识到,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仅靠完美的手术操作尚不足以实现治愈,必须将有效的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因此,治疗范式从“手术为主”向“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由沈琳教授和季加孚教授共同牵头的RESOLVE研究应运而生。这项研究直面了亚洲人群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于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是术前(新辅助)化疗更优,还是术后(辅助)化疗更优?该研究结果明确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SOX方案)的患者,其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术后辅助化疗组。这一结果为新辅助治疗模式在亚洲人群中的应用提供了最高级别的证据,确立了其标准治疗地位,并已被日本等国指南所引用。

Matterhorn研究则探索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FLOT化疗方案在胃癌及胃食管交界部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FLOT化疗相比,度伐利尤单抗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标志着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

结论与展望

中国胃癌外科在过去二十年中,通过理念的统一、技术的变革和范式的转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规范化D2根治术的大范围普及,到在微创手术领域提供改变国际实践的中国证据,再到通过临床试验确立新的围手术期治疗标准,中国外科医生不仅显著改善了国内胃癌患者的预后,也在世界胃癌治疗的舞台上发出了响亮的“中国声音”。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精准化、个体化的道路上探索,为攻克胃癌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ky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8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中国胃癌外科在过去二十年间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最终迈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09月18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