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前腺纪实 | 2025年前列腺癌MDT诊疗新视角

09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jpg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其发病率持续攀升,诊疗策略正经历从传统模式向精准化、个体化、微创化的革命性转变。前腺纪实科学研讨会特邀浙江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超声介入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部门的王华教授、陈丽羽教授、王一凡教授、任文彪教授、郑林峰教授、王旭教授、汪松教授,从药物治疗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与前景通过多学科协作,整合影像精准定位、病理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术式选择,探索前列腺癌诊疗的当前格局和未来方向。

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非转移性疾病领域

ARASTEP研究1: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比安慰剂联合ADT,用于治疗PSMA PET/CT阳性的高危生化复发(BCR)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计划纳入970例患者,其主要终点为基于PSMA PET/CT评估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该研究创新性地以PSMA PET/CT作为筛选和监测工具,标志着前列腺癌治疗向更精准的分子影像学引导模式迈进。

鼓楼医院真实世界研究2:该项来自中国鼓楼医院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188例接受达罗他胺治疗的非转移性(nmHSPC, 71%)和转移性(mHSPC, 29%)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数据。研究显示,达罗他胺用于nmHSPC患者1年无生化复发进展率(bPFS)达72.8%,且治疗耐受性良好,停药率仅2.3%。此外,在接受手术的nmHSPC患者中(n=68),达罗他胺治疗后实现81%的阴性切缘率和28%的病理缓解率(含完全缓解pCR),提示其在新辅助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

DAROL研究(欧洲亚组分析)3:DAROL是一项全球性、前瞻性、单臂、非干预性研究,旨在评估真实世界中达罗他胺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第三次预设中期分析(IA3)的欧洲亚组数据显示,达罗他胺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持续性优异,近60%的患者在治疗24个月后仍未停药或死亡(欧洲亚组无事件率57.8% vs. 总体人群58.4%)。疗效方面,欧洲人群与总体人群趋势一致,24个月总生存(OS)率为83.9%,24个月无转移生存(MFS)率为78.1%,再次验证了达罗他胺的长期疗效和跨人群的稳定性。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领域

ARANOTE研究生活质量(QoL)分析4:ARANOTE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对HRQoL及疼痛控制的影响。达罗他胺+ADT延缓疼痛进展,降低疼痛进展风险达28%(HR=0.72,95% CI: 0.54–0.96);延缓生活质量恶化时间,降低风险达24%(HR=0.76,95% CI: 0.61–0.94)。与安慰剂组相比,达罗他胺组延长了前列腺癌功能评估量表(FACT-P)总分下降时间5.1个月(中位时间分别为16.6个月及11.5个月,HR=0.76,95% CI:0.61–0.94)。在接受达罗他胺治疗的患者中,任何时间点达到PSA<0.2 ng/mL者与始终PSA≥0.2 ng/mL者相比,其FACT-P总分下降和疼痛进展的时间均明显延长,提示PSA缓解与HRQoL改善密切相关。

四川省人民医院真实世界研究5:该项来自中国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了达罗他胺+ADT(n=96)与阿比特龙+ADT(n=82)治疗mHSPC的疗效。结果显示,达罗他胺组在多个关键终点上表现出显著优势:降低进展至mCRPC风险达59%(HR=0.41, P=0.002)、降低影像学进展风险达79%(HR=0.21, P=0.001)、降低死亡风险达69%(HR=0.31, P=0.037)。该研究为达罗他胺在mHSPC一线治疗中的优势提供了重要的真实世界证据。

网状Meta分析(老年mHSPC)6:此项网状Meta分析综合比较了不同方案(三联、二联、ADT单药)在老年(≥70/75岁)mHSPC患者中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治疗方案中,达罗他胺三联方案(达罗他胺+ADT+多西他赛)的总生存(OS)获益排名第一(HR=0.47 vs. ADT),为老年高瘤负荷患者提供了最优的治疗选择。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领域

TALAPRO-2研究(HRR缺陷亚组)7:TALAPRO-2研究探索了他拉唑帕利(PARP抑制剂)+恩扎卢胺对比安慰剂+恩扎卢胺在携带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中的疗效。探索性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显著降低了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3%(HR=0.47)和死亡风险达40%(HR=0.60)。在不同HRR突变亚型中均观察到获益趋势,尤其在BRCA2(rPFS HR=0.25)和CDK12(rPFS HR=0.36)突变亚组中获益最为显著。然而,在PALB2突变亚组中,联合治疗未显示出客观缓解率(ORR)优势。
 
CAPItello-280研究8:该研究旨在探讨capivasertib(AKT抑制剂)+多西他赛+ADT三联疗法治疗mCRPC的疗效。然而,基于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IDMC)的中期分析,认为该研究不太可能达到rPFS和OS这两个主要终点,因此已宣布终止。这提示针对该通路和人群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2025年国际学术会议公布的前列腺癌研究进展凸显了治疗阵线前移(如ARASTEP研究针对高危BCR)、治疗策略优化(达罗他胺在nmCRPC、mHSPC全病程的卓越疗效和QoL优势得到多项RCT和RWE证实)以及精准个体化治疗三大趋势。达罗他胺凭借其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药物。

超声医学在前列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其中前列腺炎在20-50岁男性中患病率约8.4%,BPH在50岁以上男性中患病率达50%,80岁以上人群高达83%,且30%-50%需临床干预;Pca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列第6,年增长率12.7%,早期诊断率不足30%,凸显精准诊疗技术的迫切需求。,除了在在前列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外,利用超声介入技术开创新的局部治疗方式也在同步探索中,结合系统性治疗,以期带来更多的临床治疗进展。
 
超声介入技术基于实时超声成像(频率3.5-7.5MHz,经直肠探头5-10MHz),通过穿刺引导架或自由手操作实现器械精准置入,具有实时动态监控(穿刺误差≤2mm)、微创性(针径0.8-1.6mm,并发症<5%)、可重复性等核心优势。

  • 在精准诊断方面,超声造影通过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增强病变组织血流信号,前列腺癌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良性增生结节则为缓慢增强、持续增强。超声造影辅助穿刺可将前列腺癌检出率提升12%-18%,显著优于常规超声,有助于早期诊断。在局部治疗方面,微泡造影剂可以设计为携带特异性药物,进入到颅内等系统性药物难以转运的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解决血脑屏障难以穿透的问题,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微创治疗应用涵盖穿刺活检、置管引流、热消融、HIFU刀、纳米刀、冷冻消融、药物注射、粒子植入及物理隔离技术。在前列腺炎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为其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在肝癌和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中实现精准消融(边缘误差 < 2mm)和组织选择性保护,为前列腺癌局部治疗提供新思路;物理隔离技术可以减少放射性损伤,避免放射性肠损伤等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评分。


  • 未来超声介入技术如超声引导不可逆电穿孔(IRE)联合免疫治疗、超高频探头(>15MHz)实现亚毫米病灶检出、AI辅助穿刺路径规划,以及靶向微泡造影剂实现肿瘤精准显像与载药治疗一体化,将会持续推动前列腺疾病诊疗向精准化、微创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Morgans AK, et al. ASCO. 2025; Abstr No. TPS5131.
2. Liang S, et al. ASCO. 2025; Abstr No. e17108.
3. Briganti A et al. 2025 EAU P001.
4. Morgans AK, et al. ASCO. 2025; Abstr No. 5004.
5. Ren SQ, et al. ASCO. 2025; Abstr No. e17094
6. Zhou SS, et al. ASCO. 2025; Abstr No. 5088.
7. Zschaebitz S, et al. ASCO. 2025; Abstr No. 5019. 
8. Crabb SJ, et al. ASCO GU. 2023; TPS28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