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年会】王洁教授:晚期N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

09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肿瘤学继续教育。在9月11日的NSCLC免疫治疗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分享《晚期N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的精彩汇报,【肿瘤资讯】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4ef9ee09-35a3-4ed3-9f74-e7b816c01d2a.png

免疫单药治疗的疗效瓶颈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单药治疗显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KEYNOTE系列研究奠定帕博利珠单抗在PD-L1高表达(TPS≥50%)患者中的地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显著延长。然而,单药治疗的5年生存率仍存在瓶颈(KEYNOTE-024研究中为31.9% vs 化疗组16.3%),提示单一免疫治疗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联合治疗策略的突破

为克服免疫治疗的局限性,多种联合治疗策略应运而生,包括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联合ADC药物等。这些策略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cYHrlnN9ReDCFf67cArZMVoLNk4YpTEP.png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CAMPASS研究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对比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NSCLC,显著改善PFS(HR=0.51,P=0.0057),中位PFS分别为8.7个月 vs 6.0个月。

TQB2450-III-12研究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化疗序贯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显著延长PFS(HR=0.64,P=0.001)。

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安罗替尼)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可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SSGJ-707(PD-L1×VEGF双抗)在早期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仍需大型III期研究验证。

免疫治疗联合ADC药物

ADC药物通过精准递送细胞毒性药物至肿瘤细胞,同时释放免疫原性抗原,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TROPION系列研究显示,Dato-DXd(Trop2 ADC)联合PD-1抑制剂一线治疗NSCLC的中位PFS达11.1个月,但≥3级不良事件(AE)比例较高,需优化安全性管理。

双抗与多抗药物的崛起

双抗和多抗药物通过同时靶向两种或多种抗原,实现更精准的肿瘤靶向和免疫激活。

c1cb7d62-83a8-4247-a364-e77f21f1a445.png

PD-1×CTLA4双抗

卡度尼利单抗和沃苏米单抗在PD-L1低表达或免疫耐药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例如,卡度尼利单抗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中的ORR达40%,DCR达85.9%。

PD-1×VEGF双抗

HARMONI-2研究显示,Ivonescimab(PD-1×VEGF双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PFS(HR=0.51,P<0.0001),但OS获益尚不明显,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三抗及多抗药物

SHR-1701(PD-L1×TGF-β)和Rilvegostomig(PD-1×TIGIT)等三抗药物在EGFR-TKI耐药和免疫耐药的NSCLC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疗效,为难治性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

双抗与ADC联合

双抗与ADC药物的联合可通过“杀伤-抗原释放-免疫激活-解除抑制”的闭环机制实现协同增效。例如,Sac-TMT联合tagitanlimab在未经治疗的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抗肿瘤活性,mPFS达15.0个月。

新型ADC载荷与序贯治疗

新型ADC载荷(如双载荷、放射性核素)及优化的序贯治疗策略正在探索中,旨在提高疗效并降低毒性。

安全性管理的挑战与优化

联合治疗虽显著提升疗效,但也带来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例如,ADC联合免疫治疗的Meta分析显示,97.5%患者出现任何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55.3%出现≥3级AE,30.0%因AE导致治疗中断。未来需通过优化剂量、开发远程监测工具及深入研究耐药机制,进一步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总结与展望

PD-1/PD-L1抑制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靶点,在NSCLC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然而,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耐药性促使联合治疗策略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成为必然趋势。以“免疫治疗联合ADC药物”及“双抗”为核心的治疗方案已在多项研究中展现协同增效,期待更多III期研究结果的公布,为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理解及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有望进一步突破疗效瓶颈,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注:本文图源CSCO照片直播及大会直播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ear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8日
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单药治疗的5年生存率仍存在瓶颈(KEYNOTE-024研究中为31.9% vs 化疗组16.3%),提示单一免疫治疗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09月18日
张德伟
黄骅市人民医院 | 放疗科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单药治疗显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