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破局与领航,陶运淦教授前瞻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整合与未来

09月17日
审校:陶运淦 教授

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在9月12日的头颈肿瘤专场中,来自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的陶运淦教授分享了题为《Immunotherapy and local treatment in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精彩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陶运淦教授进行专访,就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治疗策略、与局部治疗的协同增效以及未来前沿热点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围术期免疫治疗:从临床获批到疗效优化,精准界定获益人群

 Q1. 围术期免疫治疗是当下头颈肿瘤领域的热门方向。从早期的PD-1单药探索,到如今免疫联合放、化疗等方案的百花齐放,您如何评价免疫治疗在局晚期头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与潜力?这一模式最有望率先改变哪些患者群体的标准治疗?

陶运淦教授: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领域确实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公布的KEYNOTE-689研究获得了阳性结果,证实了对于这部分患者,术前应用两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基于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于2025年6月正式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CPS≥1)的围手术期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联合放疗,可选择性联合顺铂),随后继续单药维持治疗。我们预计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也可能在明年批准。这一方案目前已经被写入了美国NCCN指南,未来该方案非常有潜力被写入中国乃至全球各国的临床指南,其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当前的方案只是一个起点,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例如,两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所带来的病理缓解率(mPR和pCR)相对有限。因此,未来的核心研究方向是如何进一步提升疗效。这包括探索更优的联合治疗策略,例如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免疫疗法,或是与传统化疗相结合,以期提高病理缓解程度,为患者带来更长远的生存获益。

在获益人群的选择上,精准定位至关重要。当前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模式更适合用于中等分期的患者。因为对于分期过晚、肿瘤进展迅速的患者,仅使用两个疗程的帕博利珠单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疾病,存在治疗窗口期内肿瘤进展的风险。而对于肿瘤负荷较小、术后本就无需辅助放疗的早期患者,新辅助治疗的附加价值则相对有限。因此,如何通过临床特征或生物标志物精准筛选出最适宜的患者群体,是最大化其临床价值的关键。

同步联合策略:平衡疗效与毒性,探索增效减毒新路径

Q2. 在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中,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几项关键III期试验带来了经验,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基于现有数据,您认为在提升疗效、筛选获益人群以及管理联合毒性这三个关键点上,未来有哪些优化方向?

陶运淦教授: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探索同样至关重要,但同样也有挑战。我们团队今年公布了KEYNOTE-412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结果显示,在标准同步放化疗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进行巩固治疗,确实观察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提升趋势,但这一趋势尚未转化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因此还不足以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获批上市。提示此类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后续的III期临床试验须针对更细分的患者人群,以期明确获益群体。

在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上,目前尚无完美的预测指标,PD-L1的表达水平(如CPS≥1,特别是CPS≥10的群体) 仍然是当前筛选潜在获益人群的主要依据。

如何平衡疗效与毒性,是这一领域的永恒课题。单用PD-1/PD-L1抑制剂的毒性相对可控,但若要追求更高的疗效,势必需要引入更强效的联合方案。例如,双特异性抗体(如靶向PD-1/VEGF的药物)、ADC药物,或是在同步放化疗前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等,都是非常有潜力的方向。然而,这些强效疗法的引入,尤其是ADC类药物与放化疗的同期应用,可能会带来显著的毒性挑战。因此,未来的突破口在于,通过设计精良的临床研究,探索这些新型药物的最佳联合时机与给药剂量,并最终通过严谨的III期临床研究来充分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局部治疗革新:融汇前沿技术,谋求与免疫协同的更优解

Q3. 近年来在局部治疗领域,如机器人手术、精准放疗等方面有哪些重要的进展?局部治疗技术与免疫治疗如何进行“强强联合”,以实现‘1+1>2’的协同增效?

陶运淦教授:局部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为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更多强有力的“武器”。在手术领域,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等微创技术的探索日益增多,但目前多为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其确切地位仍有待大规模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来定义。当前,一项备受关注的、旨在比较机器人手术与精准放疗在HPV阳性口咽癌患者中疗效的EORTC 1420 Best-of trial(NCT02984410)研究正在开展中,其最终结果将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我们期待。

在精准放疗领域,质子治疗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进展。尤其在颅底、鼻咽甚至口咽等解剖位置复杂的部位,质子独特的物理学特性使其能够在保证肿瘤靶区剂量的同时,显著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从而减少治疗相关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反应。

免疫治疗与这些先进局部治疗技术的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协同增效潜力。一方面,有效的免疫治疗可以使肿瘤缩小,为原先难以实施的微创手术创造条件,扩大其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在精准放疗中,若免疫治疗能有效控制全身的微转移灶,我们或许可以考虑缩小淋巴结引流区的照射范围,从而进一步降低放疗毒性。这种将全身性免疫调节与高精度局部控制相结合的策略,正是实现“1+1>2”疗效的关键所在。

未来治疗版图:ADC、细胞治疗与尖端放疗多点开花

Q4. 您认为头颈肿瘤的精准治疗领域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前沿热点?您团队在这一领域有哪些研究布局?

陶运淦教授:头颈肿瘤的精准治疗领域正处在一个技术爆发的时代,诸多前沿方向正蓬勃发展,未来可期。

首先,在创新药物研发层面,多个赛道齐头并进。靶向不同新靶点的ADC药物、以PD-1为基础并联合其他靶点(如LAG-3,TIGIT,VEGF,IL-2等)的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以及不依赖PD-1通路的免疫激动剂,例如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er, TCE)(如靶向CD3/4-1BB的分子)等,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将ADC药物联合PD-1抑制剂作为新辅助或诱导治疗在手术和/或放疗前应用,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研究模式。

其次,细胞治疗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其在实体瘤中的价值,无论是基于患者自身的个体化细胞治疗(如CAR-T, TCR-T, TIL等疗法),还是通用细胞治疗,都在进行早期临床探索。

再者,在先进放疗技术方面,除了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以及未来尖端方向的FLASH放疗如质子FLASH、电子FLASH甚至X线FLASH等技术,有望通过超高剂量率的照射,在极大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实现更好的肿瘤控制和更低的正常组织损伤。探索这些尖端放疗技术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将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方向。

我们团队近期也正聚焦于此领域的临床探索。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是个体化肿瘤疫苗的研究。我们获得的初步数据显示,在局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手术和放疗后使用个体化疫苗,能够有效激发并扩增患者体内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展现出非常积极的信号。未来,我们期待能就此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入的研究,以验证其临床价值。

专家介绍

陶运淦
MD, PhD

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放射肿瘤科头颈/皮肤科/内分泌科主任
法国头颈部肿瘤放疗协作(GORTEC)候任主席、董事会成员及科学委员会成员
2025年欧洲医学瘤学会(ESMO)亚洲大会科学委员会头颈部肿瘤专题联合主席(代表欧洲)
国际头颈部肿瘤创新方法大会(ICHNO)ESMO主席
法国头颈部肿瘤协作组科学委员会成员
Unicancer头颈部肿瘤组放射肿瘤专家
头颈部肿瘤国际协作组(HNCIG)董事会成员(代表法国协作组/GORTEC)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头颈部肿瘤组活跃成员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鼻咽癌项目专家小组成员
多项国际/欧洲及法国国家级临床II/III期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或共同主要研究者,包括GORTEC 2007-01、PembroRad、DEBIO-1143-201、REACH、Nivo-Postop等研究
在NEJM, Lancet Oncol, JCO, Annals Oncol, Nature review Clinical Oncol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要贡献者)
担任NEJM,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Nature, Lancet Oncol, JCO, Annals Oncol等主要期刊的审稿人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x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7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CPS≥1)的围手术期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联合放疗,可选择性联合顺铂),随后继续单药维持治疗。
09月17日
王福军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 肿瘤外科
值得学习收藏的好文章
09月17日
安顺龙
菏泽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