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鑫教授:深度解读2025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放疗领域关键更新

09月05日
来源:肿瘤资讯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和治疗理念的革新,放射治疗在食管癌不同阶段的应用策略也在持续优化。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2025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在放疗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更新。为此,【肿瘤资讯】特邀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执笔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鑫教授,就新版指南在放疗领域的关键更新内容、背后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临床意义进行深度解读。

王鑫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卫健委食管癌诊疗规范、CSCO食管癌指南、CACA食管癌指南放疗执笔编委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食管癌/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青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分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委员
2020年及2022年度“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优秀典范称号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多次在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世界胃癌大会等国际大会发言,曾获得中美放射肿瘤协会青年研究者奖及三次Best of ASTRO奖
以第一作者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AMA network open,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等一区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循证引领,精准施治:
新版指南放疗四大核心更新

王鑫教授:今年的CSCO食管癌指南在放疗方面更新的内容较多,主要集中在四个核心方面,旨在通过更精准的策略,提升疗效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第一,对于可手术的食管鳞癌,器官保留策略的推荐等级得到提升。在去年的指南中,“放化疗后达到肿瘤完全缓解(cCR)的患者,后续采取密切随访观察+挽救性手术”为Ⅲ级专家推荐。今年,欧洲SANO研究的正式发表,这一策略提升为Ⅱ级推荐。SANO研究显示,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评估无肿瘤残留的食管和食管胃交界癌患者,采用观察等待策略,其2年总生存(OS)率非劣效于放化疗后手术组。尽管该研究中腺癌占比较高,但在其鳞癌亚组分析中,观察组与手术组的生存曲线几乎一致,3年OS约75%。考虑到我国食管癌患者90%为鳞癌,这一亚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依据,意味着一部分对放化疗极度敏感的食管鳞癌患者将有机会获得器官保留,显著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第二,明确推荐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采用累及野照射。此项更新证据源于由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牵头的一项全国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证实,在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中,与扩大野照射相比,采用累及野照射在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局部区域复发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因此,新版指南推荐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采用累及野照射,旨在缩小照射范围,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器官,从而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放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第三,新增了对初始不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放化疗转化治疗后,应积极评估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多项研究表明,对于这部分患者,若能通过转化治疗获得根治性切除,其生存将得到显著改善。例如,有研究显示可获得根治性切除(R0切除)的患者2年OS率近60%,而未能手术的患者则不足5%。此外,放疗在转化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更能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而局部失败是该类患者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第四,新增并规范了寡转移食管癌的治疗原则。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对于寡转移患者,建议在有效的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基础上,积极联合局部治疗(如放疗、手术、射频消融等),可改善总体预后。一项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快乐教授牵头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治疗,可将患者的中位PFS从6.4个月显著延长至15.3个月(p<0.0001)。因此,我们强烈推荐对寡转移病灶进行积极的局部干预,前提是全身治疗有效,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更佳控制,并有望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

此外,指南在备注中也进行了一些微调,例如建议对于出血、穿孔风险较低的患者,可考虑在放疗基础上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安罗替尼等),以期进一步提升疗效。

突破局限,创新实践:
寡转移食管癌治疗策略的优化与展望

王鑫教授:今年指南将寡转移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单独列出并做推荐,是一项重大更新,反映了我们对这部分特殊患者群体治疗理念的转变。

首先,关于“寡转移”的概念,我们参考了欧洲指南和国内共识进行了界定。对于食管鳞癌,寡转移定义为转移器官≤3个,且单个器官转移灶≤3个。而食管腺癌的标准更为严格,限定为单个器官转移且转移灶≤3个,或仅有1个区域外淋巴结转移。另一个核心前提是,所有寡转移病灶均须具备可进行局部治疗(主要是放疗)的条件。

推荐“全身系统药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这一模式,主要基于以下考量:当前,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晚期患者经治疗后,其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可获得显著退缩。在这一肿瘤最小的“窗口期”,针对退缩的病灶追加以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这种综合治疗模式的优势在于,它通过“药物控制全身、放疗清扫残余”的策略,有望将部分晚期患者转化为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的状态。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晚期患者都适用此策略。局部治疗的介入必须建立在“寡转移”和“全身治疗有效”这两个前提之上,即肿瘤负荷相对有限,且对药物治疗敏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治疗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协同作用,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推荐,鼓励临床医生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的加持下,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手段,为寡转移食管癌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5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针对退缩的病灶追加以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09月09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放疗领域关键更新
09月07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食管鳞癌,寡转移定义为转移器官≤3个,且单个器官转移灶≤3个。而食管腺癌的标准更为严格,限定为单个器官转移且转移灶≤3个,或仅有1个区域外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