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镜教授:深度解读2025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内科治疗的更新要点与临床实践

09月03日
来源:肿瘤资讯

食管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诊疗水平的提升关乎国民健康福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内科治疗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规范与引领临床实践,2025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对内科治疗部分进行了重要更新。值此新版指南发布之际,【肿瘤资讯】特邀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就新版指南内科治疗部分的更新要点、制定考量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进行深度解读。

黄镜 教授
美国NCI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消化道肿瘤病区主任教授
美国NCI博士后,博士生后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理事
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
作为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牵头人开展了包括PD-1抗体、PD-L1抗体、靶向药物MIL93、化疗药物的脂质体新剂型LY01610和LY01616、溶瘤病毒OH2及PD-1/CD47双抗等多种新药的全国多中心注册研究,涉及新药的1、2和3期临床研究,取得了多个新药的上市,推动了新药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ogy, Nature medicine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其中发表的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论文分别为ESI高被引论文,和被引大于100次的学术论文
2023年作为第一获奖人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循证为本,精准引领:
新版指南内科治疗的要点更新与考量

黄镜教授:2025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内科部分的更新,是经过多轮深入讨论后形成的共识。我们集结了肿瘤内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并在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内部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与探讨,最终确立了今年的更新内容。其核心在于更加凸显“精准治疗”的理念,所有更新均基于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推动我国食管癌治疗向更高效、更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本次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精准分层:基于8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特别是亚组分析数据,新版指南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的推荐级别进行了细化。明确将PD-L1表达CPS≥1的人群列为Ⅰ级推荐;而对于PD-L1表达CPS<1的人群,则列为Ⅱ级推荐。这一调整整合了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批的三款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及国内上市的5个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数据,与国际前沿认识保持同步,将有力推动食管癌一线治疗的精准化,让优势人群获得最大收益。

2.“去化疗”方案的探索与补充: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新版指南在注释中也纳入了“去化疗”方案。这主要基于两项研究:一是基于ALTER-E-003研究的初步结果,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的联合方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二是CheckMate-648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双免联合方案,在 PD-L1 CPS≥1的患者中同样显示出良好疗效。这些方案作为可选治疗写入注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疗选择。

3. 食管腺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在食管腺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治疗上,指南同样体现了精准原则。

  • Claudin 18.2靶点:针对新药佐妥昔单抗,考虑到其两项全球Ⅲ期研究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入组患者相对较少,且获益似乎不如胃体胃窦癌患者显著,因此指南将其联合化疗方案定为Ⅱ级推荐。


  • HER2靶点:基于DESTINY-Gastric04研究的最新数据,德曲妥珠单抗在二线治疗中单药对比标准化疗取得了优效性结果。因此,新版指南将德曲妥珠单抗被纳入推荐用药。鉴于其已获批三线治疗适应症,且二线治疗的新结果已公布,分别将其写入了Ⅰ级和Ⅱ级推荐,为HER2阳性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4. 化疗基石地位的优化与明确:指南也充分听取了全国同道的意见,对与免疫联合的化疗药物选择进行了明确。在注释中指出,一线治疗中可考虑的铂类药物包括顺铂、奥沙利铂和奈达铂;紫杉类药物则包括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和脂质体紫杉醇。这为临床医生在制定具体化疗方案时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导。

多维协力,全程管理:
提升内科治疗价值的未来之路

黄镜教授:肿瘤内科在食管癌治疗中主要聚焦于局部晚期和远处转移的患者。随着新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我们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为了进一步发挥内科治疗的作用,我认为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 鼓励并参与临床研究:对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或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我们应积极鼓励其参与临床研究。这是探索更优治疗模式、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途径。


  • 深化多学科协作(MDT):对于存在争议的复杂病例,应常规进行多学科团队(MDT)会诊。通过MDT,整合各学科智慧,为患者寻求最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 加强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我们需要持续加强对新版指南的推广和培训,确保规范化的治疗理念和方案能在各级医院得到有效落地。


  • 促进和谐的医患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治疗方案及最新的医学进展,有助于增进其对治疗的理解与配合,从而为取得最佳疗效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新版指南为食管癌内科治疗确立了新的标准。作为内科医生,我们应以指南为准则,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规范和优化工作,共同为提升我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努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07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获益良多,谢谢分享。
09月06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食管癌诊疗指南内科治疗的更新要点与临床实践
09月05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食管腺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在食管腺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治疗上,指南同样体现了精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