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STTT|复旦中山团队领衔的ZSAB-TOP研究:替雷利珠单抗+TIGIT抑制剂+化疗一线治疗BTC,ORR 51.2%,mOS 17.4个月

09月0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8月21日,国际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IF 52.7)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团队牵头开展的ZSAB-TOP II期临床研究结果,樊嘉教授、周俭教授和施国明教授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研究发现,针对晚期胆道恶性肿瘤(BTC)患者,采用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TIGIT抑制剂ociperlimab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emCis)化疗的四药联合一线治疗方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数据显示,该方案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1.2%,优于25%的历史对照数据(P=0.000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7.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到17.4个月。该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创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在晚期BTC中展现出极具潜力的临床抗肿瘤活性和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可控,有望成为未来一线治疗的优化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901122707_315_66.png

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类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正在上升。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导致治疗选择有限,预后极差。在过去十余年中,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s)化疗一直是晚期BT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其疗效有限,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仍不足一年。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在GemCis基础上联用PD-1/PD-L1抑制剂(如KEYNOTE-966和TOPAZ-1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OS(12.7个月 vs 10.9个月和12.8个月 vs 11.5个月),但生存获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临床上仍需探索新的策略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ociperlimab(TIGIT抑制剂)+化疗一线治疗BTC

TIGIT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检查点受体,在多种癌症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自然杀伤(NK)细胞、CD8+ 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模型中,协同阻断TIGIT和PD-1/PD-L1能协同增强CD8+ T细胞的效应功能。CITYSCAPE和MORPHEUS-liver试验表明,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肝细胞癌(HCC)中,将TIGIT抑制剂tiragolumab加入一线治疗药物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或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中,显著延长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改善了客观缓解率(ORR),且安全性可接受。研究者假设,在现有的一线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方案中加入TIGIT抑制剂,可能会改善BTC患者的预后。

ociperlimab是一种创新的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能以高特异性和亲和力靶向TIGIT。一项ociperlimab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试验显示,该方案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并展现了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ZSAB-TOP研究是一项在中国3个中心进行的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ociperlimab(TIGIT抑制剂)及GemCis化疗用于一线治疗晚期不可切除B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共纳入了4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治疗方案为在21天周期中,患者在第1天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和ociperlimab静脉输注,同时在第1天和第8天接受GemCis化疗。化疗最多进行8个周期,双免治疗则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研究者评估的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并与GemCis单用化疗25%的历史ORR进行比较,统计学优效性设定为P≤0.05。

ZSAB-TOP II期临床研究

从2022年3月8日到2023年1月18日,共有45例患者入组并被纳入安全性分析集。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0岁,男性占55.6%(25/45)。大多数患者为TNM IV期疾病(占比68.9%),肿瘤原发于肝内(占比75.6%),并且在入组时为转移性疾病(占比60.0%)。共有44例(97.8%)患者接受了TIGIT和PD-L1表达水平的评估。按TIGIT和PD-L1状态划分的患者分布如下:40.0%(18/45)为TIGIT+和PD-L1+,4.4%(2/45)为TIGIT+和PD-L1-,28.9%(13/45)为TIGIT-和PD-L1+,24.4%(11/45)为TIGIT-和PD-L1-。

ORR 51.2%,3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mOS 17.4个月

在可进行疗效评估的41例患者中,经研究者评估的确认的ORR为51.2%(3例CR,18例PR),显著优于25%的历史对照,达到了预设的统计学优效性标准(P=0.0003)。此外,疾病控制率(DCR)为82.9%(表1)。在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23例患者中(包括2例未确认的P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6.4个月。3例患者在治疗后肿瘤明显退缩,达到了手术切除标准,随后停止治疗并接受了根治性手术。

表1 肿瘤缓解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901124841_316_66.png

在中位随访14.6个月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长达17.4个月,12个月OS率达到65.9%(图1)。

微信图片_20250901124949_317_66.png

图1 PFS和OS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TIGIT和PD-L1双阳性的患者(n=16例)似乎能从该联合方案中获得更优的疗效,其确认的ORR达75.0%,且所有3例达到CR的患者均来自该亚组。

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在安全性方面,该四药联合方案的耐受性总体良好。60.0%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表2),最常见的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可控的血液学毒性,这与GemCis的已知安全性特征相符。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且绝大多数为1-2级的轻度不良反应,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表2 安全性数据(TRAEs)

微信图片_20250901125258_318_66.png

该研究结果表明,一线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和ociperlimab联合GemCis化疗的四药方案在晚期BTC患者中展现了具有临床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和生存获益,其ORR和OS数据均表现优异。同时,该联合方案安全性可控,并未因TIGIT抑制剂的加入而带来额外的安全风险。这些积极的发现表明,双免疫联合化疗的策略可能成为晚期BTC一种潜在的、更优的一线治疗选择。当然,这些充满希望的结果仍有待未来更大规模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Shi G, Huang X, Ma L, et al. First-line tislelizumab and ociperlimab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ZSAB-TOP):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2 study.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Aug 21;10(1):26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ari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02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替雷利珠单抗+TIGIT抑制剂+化疗一线治疗BTC,ORR 51.2%,mOS 17.4个月
09月01日
武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肿瘤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9月01日
徐坛坛
金乡县人民医院 | 口腔科
替雷利珠单抗+TIGIT抑制剂+化疗一线治疗BTC,ORR 51.2%,mOS 17.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