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Ⅴ)丨李平教授:追问“疗效本质”——中西整合的肿瘤防治破壁之路与全球视野

09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2025年8月15日-17日,2025 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于郑州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策问》栏目特邀CACA副理事长、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李平教授,深入剖析中西整合模式中“以疗效为本”的底层逻辑,为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整合医学体系注入中国智慧。

疗效为本:中西整合模式的优势与临床实践

李平教授:肿瘤的治疗,重在整合,尤其体现在中西医两套方法的整合上。临床实践已证实了这种模式的优势,而所有优势最终都落实在疗效上。此前,患者与家属关心的是“病能不能治好”,来到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的患者,往往有着“治得更好”的期盼。秉承这一理念,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目前已成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运用中西整合方法治疗肿瘤年服务人次最多的机构。在综合性医院推行中西整合普遍存在难度,部分医院的中医科仍沿用纯中医的单一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与患者的期望仍有距离。想要弥补差距,必须整合靶向、免疫等先进治疗理念与技术,使之与中国传统医药有机结合,实现取长补短。

整合医学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上,具体表现为三到五年复发率的下降和生存率的提升。其次,整合医学更直观的优势是能减轻治疗副作用。例如,针对奥沙利铂等化疗药导致的手足麻木,若事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症状便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对于伊立替康引起的严重腹泻,预先服用“半夏泻心汤”也能实现有效控制。同时,在靶向与免疫治疗广泛应用的当下,中药的介入可降低皮疹、腹泻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在处理免疫介导的肝肾毒性或胃肠道反应时,有机整合中药治疗更能有效减少激素用量,实现平稳过渡。

中医有着“阳化气,阴成形”的理念,强调人体的抗病能力需要“阳气”支撑,即一定的温度。通过传统中西医结合方法,再配合提升肿瘤或转移灶局部温度的物理手段,有助于调节“阳化气”的微环境,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等方法的疗效。正是基于上述获益,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每年的服务量接近9000人次,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在140%以上,这充分证明了中西整合模式的价值,也使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成为了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的线下培训基地。

走向世界: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整合医学体系

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的科技与医药发展已今非昔比。很多创新药、器械广泛出海,而医药理念的出海则更早,世界整合医学协会首任主席樊代明院士所提倡的整合思想已获得世界同行公认。中国抗癌协会与国际同行的频繁学术交流中,中国的整合理念,特别是中西整合在肿瘤治疗上的突破,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这既是鼓舞,也是沉甸甸的责任。肿瘤防治对患者而言,最核心的诉求是疗效提升,而这种提升需要通过科学数据、患者感知和医生设备判断三个维度来共同证明。

以疗效提升为核心,是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专业委员会的目标与担当。目前委员会正致力于打造具有整体观的肿瘤疗效判别系统,原因是现代医学的疗效判断主要依据肿瘤大小,虽正确但不全面。在很多情况下,肿瘤可以与人体“和睦相处”,只要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高和生存时间长,未必需要将其完全消除。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西整合的疗效判别新标准。今年4月,中西整合专业委员会联合二十余位中西医委员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交建议书,以建立中国中西整合临床数据库,并获得大力支持。该数据库将体现中国中西医结合疗效判别技术标准,反映总体状态,包括“精气神”状态和活动能力。同时,该数据库将实现开源,届时全球专家学者只需通过开放的数据库,便能直观了解经过规范化中西整合治疗患者的肿瘤情况和人的整体状态如何。

img_v3_02pq_23d1bf8d-7e19-43c5-aeda-f166db9cf70g.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tho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