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Ⅴ)丨从MDT到整合医学:陈克能教授谈食管癌治疗模式的深刻变革

09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从单兵作战到多学科协作,再到更高维度的“整合医学”,肿瘤治疗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演变。这一演变正是《策问》栏目所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宏大的整合理念与复杂的临床现实相遇,它如何才能在一流的医疗中心真正落地生根?为解答这一难题,《策问》栏目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以食管癌为例,为我们清晰地描绘整合医学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实践图景,并深入阐述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独特的优势与价值。

告别单兵作战,食管癌治疗进入“整合医学”新时代

“过去的食管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患者往往只认准某一位外科主任。”陈克能教授回忆道,“但今天,我们已经彻底告别了单一手术治疗的时代。”

随着医学的进步,多学科团队(MDT)模式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常态。然而,陈教授认为,MDT并不能完全涵盖整合医学的广阔内涵。他指出:“整合医学是以更高、更宽、更远的视角来审视患者,它所包含的远不止MDT。”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食管癌的整合医学实践汇聚了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团队。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外科、内科、放疗科医生,还涵盖了营养科、心理学、个体化管理护士,以及病理科、影像科(CT、磁共振、PET-CT)、胃镜室等诊断科室的专家。

“在我们医院的食管癌诊疗现场,经常能看到五位以上的医生共同为一位患者讨论病情,这并非传统的挂号会诊,而是整合医学理念下自发的协作。”陈教授强调,“我们为每一位患者,从诊断的细节、精准的分期到治疗方案的设计,共同寻找最佳的治疗路径。”

整合医学的实践落地:七成以上患者来自全院多科室

整合医学的理念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每日践行的准则。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患者来源的转变。

“以前,食管癌患者主要由外科团队收治。而现在,得益于整合医学的深入实践,我们超过七成的食管癌患者来自于全院各个科室,特别是沈琳教授带领的实力雄厚的内科团队。”陈教授介绍道。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慕名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寻求内科治疗。医院强大的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实力,使得许多因胃癌、肠癌等其他疾病就诊的患者,在院内得到了进一步的精确诊断,并被引导至最适合的食管癌治疗团队。

陈教授自豪地表示:“我们医院的食管癌治疗是一个强大的‘隐形团队’。它不仅包括了规模虽小但影响力巨大的外科,更依托于我们顶尖的内科,以及那些超越了传统挂号模式、贯穿于诊疗全程的整合医学理念。可以说,MDT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我们今天在食管癌治疗领域的实践深度和广度。”

这种跨学科、全方位的整合诊疗模式,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为每一位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标志着肿瘤治疗正迈向一个更加全面、精准和人性化的新高度。

img_v3_02pq_783bb17c-8777-4da4-8b44-3fc422631f9g.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