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Ⅴ)丨张红梅教授:中西医结合,贯穿肿瘤“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新篇章

09月02日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演进,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广阔的前景。它不仅满足了患者多样化的治疗与康复需求,更在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25年8月的郑州,《策问》栏目聚焦中西医整合这一医学焦点,邀请众多领域专家进行深度的思想交锋与智慧碰撞。其中,西京医院的张红梅教授就中西医整合在肿瘤“防、筛、诊、治、康”全流程中的实践优势,以及如何推动这一“中国方案”走向世界,分享了她深刻的见解。

中西医结合:贯穿肿瘤“防筛诊治康”五大领域

张红梅教授指出,中西医整合模式的优势天然存在于肿瘤诊疗的全周期中,因为它深刻契合了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朴素需求——既要有效控制肿瘤,又要尽可能减轻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最终实现长期的健康。

防:中西智慧,预防为先

在肿瘤预防层面,中西医理念相得益彰。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通过调整如“湿热”、“脾虚”等偏颇体质,从根本上改变肿瘤发生的“土壤”,降低患癌风险。而西医则聚焦于高危因素的精准干预,例如通过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以及倡导戒烟限酒来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二者结合,构成了从宏观体质到微观病因的全方位预防体系。

筛与诊:协同增效,精准判断

在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环节,中西医的结合同样能发挥协同效应。中医的“望闻问切”,特别是面诊、舌诊、脉诊等传统诊断方法,能够为西医的定性、定位、分子分期诊断提供有益的补充。张教授特别提到,一些研究已经开始探索通过舌象等中医表征来预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治:减毒增效,提升生活质量

治疗是中西医结合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现代西医治疗手段(如化疗、靶向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常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中医药便能发挥其独特优势。例如,针对靶向药物引起的“手足皮肤反应”,中药外用洗剂可显著缓解症状;对于化疗相关的胃肠道反应、失眠、盗汗等,中医药调理亦有良效。
此外,张教授强调,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艾灸等,在对抗治疗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是整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康:全程管理,身心同治

进入康复阶段,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愈发凸显。中医不仅有药物调理,更注重“食补”与传统功法的应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这些都能帮助患者强身健体,促进机能恢复。结合西医倡导的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和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为肿瘤康复者构建一个集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管理体系。

中国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向世界

如何让中西医结合这一蕴含中国智慧的医学模式为世界所认可和接受?张红梅教授认为,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她提出了四个关键方向:

  • 1.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基石:必须通过设计严谨、数据扎实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只有当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才能让国际医学界真正认识并重视中医药的价值。

  • 2.深入的机制研究是关键:现代医学注重作用机制的阐明。如何利用网络药理学等前沿技术,揭示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下的多靶点、整合性抗肿瘤机制,是当前科研工作者需要着力探索的方向。

  • 3.纳入权威指南是桥梁:学术指南是临床实践的“指挥棒”。张教授欣喜地看到,CACA指南中已经包含了中医药内容,甚至在国外的指南中,也推荐将太极、八段锦等作为肿瘤患者的运动康复方式。未来,应推动更多中医药成果被国内外权威指南采纳。

  • 4.加强国际教育与交流是途径:除了培养国内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还应创造机会,让国际学者和学生学习、了解中西医整合的理念与技术。同时,通过多边学术交流,积极展示中国的研究成果,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小结

张红梅教授的分享,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图景及其走向世界的光明前景。这不仅是一种治疗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科技的完美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高质量研究的涌现和国际交流的深入,中西医结合这一“中国方案”必将为全球肿瘤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造福更多患者。

策问五专家海报-03.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