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可切除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08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Oral

Session Title

OA12. Novel Clinical Approaches and Translational Investigation in Mesothelioma

摘要号

OA12.03

英文标题

Neoadjuvant Nivolumab or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Resectable Diffuse Pleural Mesothelioma

中文标题

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可切除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讲者

Joshua Reuss, MD

讲者机构

Georgetown Lombardi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背景

虽然手术在局限期弥漫性胸膜间皮瘤(DPM)中的作用存在争议,但对于特定患者可考虑采用包含围手术期化疗(CT)、手术和放疗(RT)的积极三联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在晚期DPM中已显示生存获益,但其在DPM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这项前瞻性、多中心、多组临床试验研究了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nivo)和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nivo/ipi)在可切除DPM患者中的应用(NCT03918252)。

方法

经多学科评估认为可切除的上皮样或双相型DPM患者被依次纳入,接受新辅助治疗:A组(纳武利尤单抗 240m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q2w],共3剂)或B组(纳武利尤单抗 3mg/kg静脉注射q2w共3剂,联合仅在第一天给予伊匹木单抗 1mg/kg)。术后患者可选择接受辅助RT和/或CT,随后接受纳武利尤单抗 480mg静脉注射q4w持续1年。共同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发生率)和可行性(手术在计划手术日期≤24天内完成的比例),可行性定义为后验90%可信区间(pCI)包含80%。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无事件生存期(EFS-从新辅助治疗开始至无法手术的进展、术后复发或死亡的时间)和总生存期(OS - 从新辅助治疗开始至死亡的时间)。

结果

30例患者(A组16例,B组14例)入组并接受新辅助ICB治疗。A组中位年龄64岁,81.3%(13/16)为男性,87.5%(14/16)为上皮样组织学(2/16为双相型);B组中位年龄68岁,57.1%(8/14)为男性,78.6%(11/14)为上皮样组织学(3/14为双相型)。A组和B组分别有81.3%(13/16)和78.6%(11/14)患者接受手术,13和11例患者中分别有11例、11例患者分别在预定的可行性窗口期内完成手术。A组和B组的可行性后验均值及pCI分别为67.0%(90% pCI:47.8-83.4)和75.0%(90% pCI:56.0-90.3)。每组各出现1例DLT(A组肺炎;B组ALT升高),均未影响手术实施。A组完成手术的13例患者中,分别有9例(69.2%)、7例(53.9%)和7例(53.9%)接受辅助CT、RT和纳武利尤单抗治疗;B组完成手术的11例患者中,各有5例(45.5%)接受上述三种辅助治疗。A组中位随访43.2个月时,中位EFS和OS分别为9.6个月(95% CI:2.5-27.7)和19.3个月(95% CI:14.9-34.7);B组中位随访21.5个月时,中位EFS和OS分别为19.8个月(95% CI:5.5-未达到[NR])和NR(95% CI:20.4-NR)。

结论

在局限期DPM围手术期治疗中引入新辅助ICB安全可行,且未延误切除时机。与既往单纯系统治疗数据相比,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显示出更优的长期临床疗效。计划中的相关性分析将探索免疫学、分子和病理学特征,以确定最可能从该方案中获益的患者亚群。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no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6日
王郭虹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与既往单纯系统治疗数据相比,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显示出更优的长期临床疗效
08月14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与既往单纯系统治疗数据相比,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显示出更优的长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