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中国之声 | 通过机制分析与多区域定制策略提升NSCLC术前ctDNA检出率

08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Mini Oral

Session Title

MA06. Improving Care Judiciously

摘要号

MA06.04

英文标题

Improving Preoperative ctDNA Detection in NSCLC Through Mechanistic Profiling and Multiregion-Informed Customization

中文标题

通过机制分析与多区域定制策略提升NSCLC术前ctDNA检出率

讲者

Yue He

讲者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背景

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临床应用仍受限于技术挑战。术前ctDNA释放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当前多项采用ctDNA指导术后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更凸显了提升检测敏感性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特定患者群体中ctDNA非释放的潜在机制。

方法

前瞻性纳入73例原发性NSCLC患者,采用无cfDNA污染采血管收集术前血液样本,术中获取多区域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本研究开发的VIGIL™平台整合150个个性化体细胞变异位点及21个核心基因(包括SNV、插入缺失和融合基因),检测下限达0.002%。

结果

术前可检出ctDNA的释放组(Shedder)患者男性比例更高,更常见实性病灶而非磨玻璃影。与既往研究一致,该组非腺癌组织学类型占比更高。释放组肿瘤免疫微环境呈现显著活化状态,特征性富集CD4+ T细胞、γδ T细胞、CD8+记忆T细胞及M1型巨噬细胞。术前ctDNA释放状态与复发风险增加显著相关。EGFR突变在非释放组(Nonshedder)更常见,而TP53突变在释放组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驱动突变在释放组呈现互斥。回顾性探针分析显示释放组克隆性新抗原水平更高,非释放组则多见亚克隆新抗原,提示克隆性新抗原在不同进化背景下对ctDNA释放的促进作用更强。 为提升检测客观性,我们进一步对67例具有超100个突变追踪位点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相较于固定位点tumor-informed或tumor-agnostic策略,定制化肿瘤知情方案显著提升检出率(I期病例达40%)。追踪位点增加至100个以上时,检测敏感性较16个(TRACERx,2017)或50个(MEDAL,2023)位点方案提升近一倍。这种改进源于多区域采样和追踪位点增加有效校正了克隆假象,实现对克隆和亚克隆突变的更全面捕获。

666.jpg

结论

本研究优化了肿瘤知情ctDNA检测策略,有效降低了非释放组的假阴性率,增强了ctDNA作为临床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性。虽然研究基于术前血液样本,但该方案的高敏感性在术后纵向监测中同样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