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新一代ALK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现状分析:治疗前后配对活检研究

08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Mini Oral

Session Title

MA02.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Other Than EGFR-Positive Tumors

摘要号

MA02.01

英文标题

Contemporary Landscape of Acquired Resistance to Next-Generation ALK Inhibitors: Paired Pre-/Post-Treatment Biopsy Analysis

中文标题

新一代ALK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现状分析:治疗前后配对活检研究

讲者

Sarah Waliany, MD, MS

讲者机构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ancer Center

背景

新一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已取代第一代(1G)TKI克唑替尼成为ALK重排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线(1L)治疗方案。目前缺乏关于未经克唑替尼治疗、直接使用新一代TKIs后出现获得性耐药(AR)机制的研究数据。本研究报道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ALK TKI治疗前后配对活检分析。

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接受第二代(2G;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塞瑞替尼)和/或第三代(3G;洛拉替尼)ALK TKI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前后配对活检,并通过新一代测序(NGS)进行评估。治疗前活检标本采集于目标TKI用药前即刻。采用McNemar精确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基因改变频率,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有无克唑替尼治疗史患者的差异。

结果

研究共纳入101例患者的152份配对活检标本。68例患者具有84份2G TKI治疗前后配对标本。在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61.5%(8例)的2G TKI治疗后活检标本检出获得性ALK耐药突变,而未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者为33.8%(24例)(p=0.07)。2G TKI治疗后复发率≥5%的获得性基因改变包括:TP53(11.5%)、SETD2(11.1%)、SMARCA4(8.8%)、MET(7.1%;扩增4.8%,意义未明变异2.4%)、SMAD4(6.5%)、EGFR(6.0%;扩增1.2%,意义未明变异4.8%)、KEAP1(5.9%)、NOTCH2(5.6%)和CDKN2A/B(5.4%),有无克唑替尼治疗史患者的发生率相似(表)。在未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MET扩增在2G TKI治疗后的发生率较治疗前呈数值上升趋势(5.6% vs 1.4%,p=0.25)。23.8%(20例)的2G TKI治疗后标本未检出ALK或其他基因的获得性改变。60例患者具有68份洛拉替尼治疗前后配对标本。在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37.5%(12例)的洛拉替尼治疗后活检标本检出获得性ALK突变,而未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者为13.9%(5例)(p=0.048)。洛拉替尼治疗后复发率≥5%的获得性基因改变包括:CDKN2A/B(15.2%)、TP53(13.4%)、MDM2(13.0%)、MET(11.8%;均为扩增)、EGFR(7.4%;扩增4.4%,意义未明变异2.9%)和NF1(6.5%)。在未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MET扩增在洛拉替尼治疗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前(22.2% vs 2.8%,p=0.016)。33.8%(23例)的洛拉替尼治疗后标本未检出获得性基因改变。

结论

与克唑替尼序贯治疗相比,一线使用新一代ALK TKIs与较低的获得性ALK突变率相关,提示脱靶AR机制发挥更重要作用。MET扩增是常见的脱靶AR机制,凸显了TKI治疗后活检对指导ALK/MET双重抑制治疗的关键价值。对于相当比例患者,NGS未能明确AR机制,强调需要深入研究非基因组AR机制。

ALK.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