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 | 徐建明教授团队STTT发文!菲诺利单抗联合SCT510一线治疗晚期HCC显著延长患者PFS和OS

08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徐建明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Finotonlimab (PD-1 inhibitor) plus bevacizumab (bevacizumab biosimilar) as first-tier therapy for late-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zed phase 2/3 trial”的研究论文。研究旨在评估菲诺利单抗(一种抗PD-1抗体)联合SCT510(一种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对比索拉非尼,作为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耐受性。

图片1.png

徐建明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消化肿瘤科 主任 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大数据与真实世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 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首任主任委员

研究背景

 HC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新发病例数位列第四,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高居第二。超过70%的HC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且五年内总体复发率高达约70%。对于不可切除的HCC,全身性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多年以来,索拉非尼一直是全球晚期HC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其带来的中位总生存期(mOS)通常不足一年。随着生物疗法的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HCC治疗中显示出潜力,但单药治疗的效果有限。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参与调节癌症免疫反应,因此靶向VEGF的抗体有望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IMbrave150研究证实,阿替利珠单抗(PD-L1抑制剂)与贝伐珠单抗(抗VEGF抗体)的联合疗法显著改善了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并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

菲诺利单抗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可靶向PD-1,已在多种癌症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SCT510则是一种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菲诺利单抗与SCT510联合用药(双药联合组)在中国晚期HCC患者中的治疗潜力。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在中国67家医院进行的随机、开放标签的II/III期临床试验(NCT04560894)。研究于2020年11月11日至2022年9月28日期间共纳入了398例HCC患者。III期研究共纳入346例患者。主要入选标准包括:年龄不小于18岁、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1、经诊断为HCC且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性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为B期(不适合手术/局部治疗)或C期、Child-Pugh评分≤7分的患者。

在III期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双药联合组或索拉非尼组。双药联合组患者每3周接受一次静脉输注菲诺利单抗(200 mg)和SCT510(15 mg/kg);索拉非尼组患者每日两次口服索拉非尼(400 mg)。II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生存率、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等。

研究结果

III期研究中,双药联合组纳入230例患者,索拉非尼组纳入116例患者,两组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9个月和19.0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双药联合组的中位PFS显著长于索拉非尼组(7.1个月 vs 2.9个月;HR=0.50, 95%CI 0.38~0.65, P<0.0001)

图片2.png

双药联合组的中位OS同样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22.1个月 vs 14.2个月;HR=0.60, 95%CI 0.44~0.81, P=0.0008),死亡风险降低了40%

图片3.png

双药联合组在1年、1.5年和2年的生存率均高于索拉非尼组(分别为66.8% vs 55.2%, 57.0% vs 38.5%, 49.9% vs 36.8%)。BICR评估的双药联合组的ORR为32%,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的4.3%。双药联合组的DCR为78.6%,索拉非尼组为60.3%。

图片4.png

安全性方面,在III期研究中,97.0%的双药联合组患者和93.1%的索拉非尼组患者报告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双药联合组发生≥3级TEAEs的比例高于索拉非尼组(52.6% vs 37.9%)。双药联合组最常见的≥3级TEAEs包括血小板计数降低(7.0%)、蛋白尿(6.5%)和高血压(8.7%)。索拉非尼组最常见的则是掌跖红肿综合征(6.9%)。因TEAEs导致死亡的患者比例在双药联合组为3.0%(7例),在索拉非尼组为3.0%(2例)。因TEAEs导致停药的患者比例在双药联合组(13.0%)高于索拉非尼组(4.3%)。

研究结论

本项研究表明,与索拉非尼相比,菲诺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SCT510)作为不可切除HCC的一线治疗方案,在PFS和OS方面均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该联合疗法的安全性可控,未发现与同类已上市产品相比非预期或不可控的安全性信号。该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双药联合方案作为晚期HCC一线治疗新选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ky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4日
万军鸽
叶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菲诺利单抗联合SCT510一线治疗晚期HCC显著延长患者PFS和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