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深度剖析 | 14岁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应用伊鲁阿克实现肿瘤显著缓解

08月13日
来源:肿瘤资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肺癌的大多数,约 60% 的患者存在可靶向的驱动基因突变,而 ALK 重排或融合突变较为罕见,发生率约为 3% 至7%。本病例报告一例14 岁 ALK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接受伊鲁阿克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的病例。

患者为14岁女性,父亲和祖父均有肺癌病史。因7个月内体重减轻20公斤、咳嗽、咯血和严重胸痛入院治疗。体格检查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右肺呼吸音减弱。实验室检查显示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CT扫描显示,右肺下叶132×97mm的肿块,伴多发肺结节、纵隔和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肝结节和腹腔淋巴结肿大。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显示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显示CK7、TTF-1和Napsin A阳性,P40阴性。分子检测发现ALK融合基因阳性。

图片2.jpg

患者出于经济和药物可及性方面的考虑,决定选择伊鲁阿克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初始剂量为 60mg 每日一次,8 天后调整至 120mg。在治疗早期,即 1 - 2 周内,患者原本较为严重的胸痛症状以及咯血情况便有显著的改善,其中咯血量从每日 100 - 500ml 降至完全停止,胸痛也从需要借助强效止痛药缓解发展到完全缓解。1 个月后进行 CT 检查发现,右下肺的肿瘤缩小 80.3%,同时肺部结节、淋巴结以及肝结节等均呈现出好转的态势,而且患者体重还增加 3 公斤。继续治疗至 4 个月时,肿瘤近乎无法测量,结节和淋巴结基本恢复正常大小。到 6 个月时,肿瘤区域仅残留纤维条索影,未见明确的结节和肿大淋巴结,肝脏也未见异常。一直到 9 个月后,患者整体病情稳定,生活质量保持良好水平。

J0y4ytDDjbUEBntMkZT1vSngZeahwW0B.jpg

在本病例中,患者年龄较小,病情进展迅速且存在多部位转移,然而伊鲁阿克仍能发挥出如此显著的疗效,这可能由以下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首先,伊鲁阿克本身的抗肿瘤活性较强,它对 ALK 融合突变展现出高选择性和高抑制活性,这为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奠定基础。其次,患者自身的 ALK 融合突变类型可能对 伊鲁阿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从而使得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再者,年轻患者通常身体代谢较为迅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这使得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反应性更佳,进而也促进伊鲁阿克 疗效的发挥。目前,伊鲁阿克 主要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其在其他种族人群中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年龄、种族以及疾病所处阶段等因素都有可能对药物的最终疗效产生影响。基于此,未来的研究计划中,将开展更大样本量的临床队列研究,旨在进一步验证伊鲁阿克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疗效表现,并深入探索年龄、遗传因素与肺癌预后之间的内在关联,以便为精准治疗以及疾病预后的评估提供更为全面且有力的依据。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ear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4日
苗雨
清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肺癌的大多数,约 60% 的患者存在可靶向的驱动基因突变,而 ALK 重排或融合突变较为罕见,发生率约为 3% 至7%
08月13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
08月13日
尚瑞国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癌症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除了遗传因素外,可能跟环境有一定关系。